第一編 政治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
學習目標和要求: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要弄清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一門什么樣的科學,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和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實踐論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內容。本章的學習要重點掌握哲學的基本問題,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的辯證關系,唯物辯證法的三大規律和四對范疇,認識與實踐的辯證關系,歷史觀的基本問題和兩種根本對立的歷史觀等內容。
第一節 哲學和馬克思主義哲學
一、哲學和哲學的基本問題
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即人們關于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或根本觀點,是人類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的抽象概括和總結,是人們世界觀的理論表現形態。哲學既是一種理論體系,也是社會意識的一種形式,屬于意識形態范疇,是思想上層建筑的組成部分。
哲學的基本問題是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或者說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哲學的基本問題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關于物質和意識誰是第一性、誰是第二性的問題,即是物質派生意識,還是意識派生物質的問題。物質和意識誰是第一性、誰是第二性的問題是劃分哲學史上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根本依據。凡是主張物質、存在是世界的本質,物質決定意識的哲學,就是唯物主義;相反,認為意識、思維是世界的本質,物質是意識的產物或表現的哲學,即唯心主義。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二個方面是物質和意識是否具有統一一性的問題,即人的意識能否認識和反映物質世界的問題。這是劃分哲學史上的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根本依據。凡是認為人的意識能夠認識和反映物質世界的是可知論;反之,凡是認為人的意識不能認識和反映物質世界的是不可知論。哲學基本問題的兩個方面是相互聯系和相互制約的,其中物質和意識誰是第一性誰是第二性的問題是決定性的方面。
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之所以是哲學的基本問題,是岡為它貫穿于包括社會歷史觀在內的全部哲學問題之中,是人們認識世界的歷史起點,也是哲學的邏輯起點,其他所有哲學問題都是從這個問題中派生出來。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哲學史上的革命性變革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近代自然科學發展的產物,是近代社會實踐和階級斗爭的產物,是人類全部思想史的總結,也是馬克思、恩格斯等偉大理論家努力探索的成果。
“合理內核”和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基本內核",創立了嶄新的、科學的世界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是哲學史和思想史上的一場革命性變革。
三、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
馬克思主義哲學,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唯物論與辯證法的統一,唯物主義自然觀和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統一,是關于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類思維發展最一般規律的科學。
同以往的哲學相比,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徹底的實踐性、徹底的革命性和真正的科學性四個特征。在四個特征中,階級性和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兩個最顯著的特征。其中,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特征是它的實踐性。因為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區別于其他哲學的最主要特征,馬克思、恩格斯曾把自己所創立的哲學稱為“實踐的唯物主義”。他們第一次引入并科學地論證了實踐的觀點,強調人們認識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