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專業簡介
一、行政管理專業歷史沿革
行政管理專業的前身是1983年創建的內蒙古自治區管理干部學院行政管理系,正處于我國行政管理專業教育恢復之機。2000年與內蒙古財經學院合并后組建公共事業管理系,先開展了公共事業管理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后于2007年開始正式招收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生。到2014年6月,共培養行政管理本科專業人才300多名。
二、專業辦學定位
依托內蒙古財經大學經濟和管理學學科優勢,立足內蒙古自治區,面向全國,以“加強基礎教學,拓寬專業口徑,突出主干課程,增強實踐能力”為指導,課程設置上堅持“優化課程結構,強化專業基礎,突出專業特色,注重實踐和應用,培養能力和素質”的原則,使該專業真正成為自治區教學質量高、科研水平強、服務能力優、培養人才多的重要基地。
三、培養目標
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德、智、體、美、能全面發展,具有扎實的行政學、管理學、政治學、法學、經濟學等方面知識,擁有較高的公共精神和人文素養,掌握國家及行業的法律法規,具備適應辦公自動化時代的文秘操作技能,接受行政規范、行政管理程序、行政管理技能、依法行政等業務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政治辨別能力、公共政策執行能力、組織協調能力、信息技術運用能力、創新應變能力和人才開發管理能力,能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中從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的高級專門人才。
四、 專業課程設置
為有效實現本專業培養目標,設置了門類齊全、內容豐富、文理兼具的課程體系,主要有:學科基礎課分別為: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管理學、政治學、社會學、公共管理學、公共組織行為學、公共倫理學、公共經濟學、會計學;專業主干課分別為:公共政策學、公共行政學、電子政務、行政法學、市政學、公共關系學、公共事業管理學;專業選修課分為政府行政管理和企業行政管理兩個模塊,共計20多門課程,主要有:社會調查方法、邏輯學、西方行政思想史、辦公自動化、地方政府學、管理文秘、政府績效評估、勞動關系管理等。
五、師資隊伍
本專業現有專兼職教師共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講師4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4人,碩士以上學位的為100%。
六、未來建設規劃
在學院統一部署下,全體教師同心協力,著力于以下三方面的建設:一是積極準備提升行政管理專業辦學層次,力爭在“十二五”期間,獲得公共管理碩士學位授予權,發展MPA教育,并向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的方向努力,促使行政管理專業教育邁上一個新臺階;二是加強科研水平,力爭出一批既有理論研究深度,也有實踐應用價值的科研精品,以此進一步促進本專業教學水平的提高;三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不斷優化師資結構,引入和培養學科帶頭人與學術骨干,最終形成優秀的科研團隊與教學團隊。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簡介
一、專業歷史沿革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前身是1983年創建的內蒙古自治區管理干部學院行政管理系。該系于2001年申報公共事業管理本科專業,同年10月經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批準,2002年9月招收首屆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本科生,至2013年9月已連續招收了13屆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本科生,為自治區經濟社會建設輸送了近500名畢業生。
二、專業辦學定位
國內綜合性大學舉辦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主要依托文、史、法、哲辦學條件和學科、專業優勢,使其更具全面性和綜合性,而單科性、多科性院校舉辦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則更具特殊性,如公共衛生事業管理、教育事業管理、體育事業管理等。內蒙古財經大學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是定位公共管理一級學科平臺上舉辦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既體現該學科“公共性”的理論素養和價值素養,又體現“管理性”的應用性和工具性。為此,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定位是:在公共管理一級學科的平臺上,主要為政府部門、非政府機構和企事業單位培養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的復合型、應用型高級公共管理人才。
三、課程體系
圍繞專業定位與辦學目標,在課程體系的設計上,遵循“整合性、有序性、開放性和先進性”原則,依托學校經濟、管理類學科和專業優勢,并根據經濟、社會形勢的發展的需要,制定了本專業課程體系。學科基礎課有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管理學、政治學、社會學、政治學、公共管理學、公共組織行為學、行政法學、會計學和社會調查方法。主干課程有公共事業管理學、公共行政學、公共經濟學、公共關系學、公共倫理學、公共政策學和管理文秘。專業選修課設計了文化管理方向、社區管理方向兩個模塊,主要課程有辦公自動化、邏輯學、行政職業能力測試、社區管理、城市公用事業管理、公務員制度、溝通理論與實務等。希望通過上述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既具備該專業扎實的理論基礎,形成自覺的有意識的公共性、服務性的價值修養,又能掌握和操作管理的相關技術、技能和技巧,力爭使我們培養的學生既會“用心”、“用腦”,又會“動手”,成為理論性、價值性和應用性、工具性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
四、師資隊伍
根據本專業建設規劃,加大了師資隊伍的建設力度,著力改善師資數量、質量和結構水平。現有專任教師1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講師3人,具形成了良好的教學和科研隊伍,梯隊明顯、結構合理,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五、未來建設規劃
在學院統一部署下,全體教師同心協力,著力于以下三方面的建設:一是積極準備提升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辦學層次,力爭在“十二五”期間,獲得公共管理碩士學位授予權,發展MPA教育,促使本專業教育邁上一個新臺階;二是加強科研水平,力爭出一批既有理論研究深度,也有實踐應用價值的科研精品,以此進一步促進本專業教學水平的提高;三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不斷優化師資結構,引入和培養學科帶頭人與學術骨干,最終形成優秀的科研團隊與教學團隊。
公關關系學專業簡介
一、專業歷史沿革
隨著社會的變遷和發展,特別是全球化、國際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劇,溝通與理解的重要性越來越為公眾所重視,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社會各界均需要信息傳播、關系協調與形象管理的專業工作人員。內蒙古財經大學公共關系學專業是在這一背景下申請設立的。2007年獲得內蒙古教育廳的批準,2008年招收了第一屆本科學生,是迄今為止內蒙古自治區唯一一個公共關系本科專業。至2014年6月,向社會輸送的100多名公共關系專業畢業生服務于社會各界公關崗位,初顯該專業的優勢和特色。
二、培養目標
培養掌握現代公共關系專業知識和技能,在組織中承擔公眾信息傳播、關系協調與形象管理等事務,善策劃、懂管理、會傳播的公共關系專業人才。在專業技能上,注重培養學生調查研究、策劃設計、組織實施、溝通協調、文字與口頭表達等能力。這類人才能夠在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或社會團體從事公共關系的策劃、宣傳、廣告、銷售、推廣、外聯、開發、調研和行政文秘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就職于專業的公關公司、廣告公司、市場研究和民意調查公司等信息咨詢行業,并通過進一步學習,在高校或科研機構從事公關、廣告和傳播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公共關系學專業畢業生可以承擔企事業單位特別是銀行及其他金融、保險機構客戶關系維系、形象策劃、客戶經理、內部員工管理、大堂經理等工作。
三、師資隊伍
公共關系學專業現有專任教師9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3名,講師2名,助教2名。初步形成了梯隊合理的專業教師隊伍。
四、課程設置
本專業開設的學科基礎課有公關語言學、溝通理論與實務、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管理學、政治學、社會學、市場營銷學、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專業主干課有公共關系學原理、公關實務與案例、公關策劃、管理文秘、傳播學、電子政務和廣告學。專業選修課主要有公關禮儀、辦公自動化、演講與辯論、行政領導學、大眾傳媒、公共危機管理、企業文化、組織設計等。
更多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