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與計算機學院現有教職工71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及高級實驗師16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49人,擁有著一支職稱結構合理、教學經驗豐富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數學與計算機學院堅持以人為本,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生命線,通過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善教學設施、規范教學管理環節,實現了教學管理的精細化,營造了良好的教書育人氛圍,取得了突出成果。近年來,先后有10多位教師獲全國模范教師、河北省高校教學名師、河北省優秀教師、河北省“三育人”先進個人、河北省師德標兵等榮譽稱號。教師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500多篇,承擔市級以上課題100多項。
數學與計算機學院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現擁有9個計算機機房、600余臺計算機,建有網絡實驗室、ARM10實驗室、數學建模實驗室、單片機、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室、數字電路實驗室、微機原理實驗室、機器人實驗室和10余個穩固的實習、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了優良的實驗、實習環境。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全國軟件技能大賽、全國機器人技能大賽、河北省網絡技能大賽、河北省大學生科技創新技能大賽、全國橋牌賽等活動,取得優異成績。近3年,僅數學建模和數學競賽就有30余人次獲得國家獎勵,180余人次獲得省級獎勵;2013年河北省首屆機器人公開賽,獲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2013年由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河北省教育廳聯合舉辦的“中國聯通杯”全省電子信息職業技能大賽(軟件開發與設計比賽)共獲得一等獎4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6項。
數學與計算機學院通過校企合作,產學研結合,極大提升了畢業生就業層次和就業率,經實訓能確保畢業生在一、二線城市實現100%就業。
數學與應用數學(本科,學制4年)
培養目標:
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數學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可持續發展的專業能力,能夠在科技、教育、經濟和金融等部門從事科研、教學、生產經營和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物理學、概率論、數學模型、近世代數、常微分方程、實變函數、復變函數、數學史等。
就業方向:
畢業生就業選擇包括:教育、科技部門教學、科研、管理崗位,銀行、證券投資公司、計算機公司、保險公司或其他高新技術企業投資分析、軟件開發、市場調研與分析等崗位,或繼續攻讀數學、計算機、財經以及管理等類的碩士研究生。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學制4年)
培養目標:
培養系統掌握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IT領域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計算機專業數學基礎、計算機電路基礎、程序設計基礎、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數據結構、數據庫系統概論、計算機網絡、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軟件工程、信息安全與網絡安全、網絡編程技術等。本專業有3個培養方向。軟件技術方向課程:軟件體系結構、系統建模與分析、軟件測試技術、軟件需求工程、軟件文檔寫作等;嵌入式應用技術方向課程:單片機原理與接口、嵌入式系統原理、嵌入式系統軟件設計、傳感與檢測技術、電子工藝等;教師教育方向課程:心理學、教育學、計算機教學論、課堂教學技能訓練、現代教育技術、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漢字書寫、教師口語、班主任工作實務與技能訓練等。
就業方向:
畢業生能夠在IT行業從事信息管理系統研發與測試、信息資源管理與利用、嵌入式應用系統的軟硬件開發、信息網絡的設計與實施等;能夠在企事業單位的信息技術部門從事信息技術支持,信息網絡管理與維護;能夠在教育機構從事信息技術教育與培訓工作等。
物聯網工程(本科,學制4年)
培養目標:
培養系統掌握物聯網相關理論、方法和技能,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綜合應用能力、創新精神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物聯網工程領域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物聯網數學基礎、物聯網電路基礎、程序設計基礎、算法與數據結構、計算機系統原理與應用、數據庫系統概論、計算機網絡、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傳感器與檢測技術、自動識別技術、電子工藝、嵌入式系統開發與應用、無線傳感網、自動控制原理與應用、物聯網系統設計、物聯網中間件技術、物聯網信息安全。
就業方向:
畢業生能夠在IT業從事物聯網技術相關產品的設計、開發、集成、管理、運行與維護等工作。
咨詢電話:0318-6016301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