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學制:四年;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的前身是暖通空調專業,1998年更名為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2012年該專業進一步拓寬了專業內容,更名為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本專業是一門研究室內建筑環境與設備、建筑設施智能技術、建筑物能源應用并為人們工作、生活創造健康、舒適環境的應用型專業。本專業2005年通過國家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教育評估,2010年通過復評,是山東省特色品牌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經濟建設需要、基礎扎實、知識面廣、能力強、素質高、有實干精神和創新意識的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的高級技術人才。通過學習,畢業生具備暖通空調、建筑給排水等公共設施系統、建筑能源供應系統的設計、安裝、調試、運行管理以及國民經濟多部門所需的特殊環境的設計、研究和開發的基礎理論知識及能力,具有初步制定建筑自動化方案的能力。
主要課程:工程熱力學、傳熱學、流體力學、建筑環境學、流體輸配管網、熱質交換原理與設備、建筑環境測試技術、機械設計基礎、電工與電子學、空氣調節、供熱工程、鍋爐與鍋爐房工藝、制冷技術、通風工程、建筑設備自動化、建筑設備安裝工程技術與管理等。設有暖通空調及建筑設施智能技術兩個專業方向課程群組。
畢業去向:可在城市建設與規劃、能源管理部門、建筑節能與環保部門、工礦企業、設計院所、建筑工程單位、物業管理公司等從事工程設計、施工安裝、暖通空調系統的技術開發、設備營銷和運行或技術管理等工作。也可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從事科研與教學工作或考取本學科及相近專業的研究生。
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 (學制:四年;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本專業是以工程熱物理學科為主要理論基礎,以動力機械及能源的利用與轉換為研究對象,研究如何把燃料的化學能和液體的動能安全、高效、低(或無)污染地轉換成動力的基本規律和過程,研究轉換過程中的系統和設備的自動控制技術的應用型專業,是山東省特色品牌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現代科學技術及經濟發展需要,具有較強的工程設計、施工、運行和技術管理運行的能力,能夠從事有關傳統能源和新能源工程、動力工程、發電工程、城市集中供熱工程、制冷與低溫等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傳熱學、燃燒學、電工學、機械設計基礎、計算機輔助設計、熱工檢測與儀表、燃燒與污染控制、熱工控制系統、流體機械、鍋爐原理、制冷原理與低溫技術、制冷與空調裝置、供熱工程、自動控制原理等。設有制冷與低溫工程和熱電工程兩個專業方向課程群組。
畢業去向:熱電廠、城市供熱、制冷與空調裝置、人工環境、自動控制、能源轉換及新能源利用等領域的運行、設計、制造、安裝及技術管理工作。也可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從事科研與教學工作或考取本學科及相近專業的研究生。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 (學制:四年;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是以研究天然氣為代表的潔凈能源和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供應、轉換和應用的工程技術應用型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現代科學技術及經濟發展需要,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面寬,能力強,具有創新及協作意識,能從事以天然氣為代表的城鎮燃氣、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技術開發與利用、設計、系統管理與運行、能源供應、能源轉換技術等工作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傳熱學、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機械設計基礎、電工與電子學、燃氣輸配、潔凈燃燒與應用、城鎮燃氣氣源、分布式能源、可再生能源、暖通空調、鍋爐與鍋爐房設備、自動控制原理、熱工測試與儀表、能源系統自動化、專業CAD等。
畢業去向:畢業生能夠在城鎮燃氣(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和人工燃氣)輸配及應用、天然氣的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開發與利用、城鎮供熱等領域,從事設計研究、技術開發、施工與運行管理、教學科研等方面的技術工作。也可考取本學科及相近專業的研究生。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