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大學計算機與控制工程學院下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省級品牌專業)、教育技術、網絡工程、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物聯網工程等八個本科專業。擁有山西省計算機示范實驗教學中心、山西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中北大學-施耐德電氣聯合實驗室、院實驗中心和創新基地,擔負著博士、碩士、本科多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任務。
學院現有全日制本科生2300余名、研究生近300名,生源來自于全國31個省、市和自治區。學院有教師135名,其中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43人,教授21名,副教授31名,全部教師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其中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山西省“333”人才、山西省青年學術帶頭人、教學名師等。
學院擁有“復雜系統建模與仿真”博士學位授權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三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目前承擔著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60余項。近年來,獲國家、省部級獎20余項,在國家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2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10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譯著、教材多部。學院與多個國家的教育和科研機構建立了良好的交流與合作關系。
學院非常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以學風建設為中心,以培養全面人才為目標,積極加強學生思想教育和行為養成教育。鼓勵學生投身各類科技競賽活動,在全國電子設計大賽、國際ACM程序設計大賽、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挑戰杯"、計算機應用大賽等科技競賽中屢獲佳績。
自動化專業(本科理工類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知識、能力、素質各方面全面發展,掌握自動化領域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專業技能,并能在工業企業、科研院所等部門從事有關運動控制、過程控制、制造系統自動化、自動化儀表和設備、機器人控制、智能監控系統、智能交通、智能建筑、物聯網等方面的工程設計、技術開發、系統運行管理與維護、企業管理與決策、科學研究和教學等工作的寬口徑、高素質復合型的自動化工程科技人才。
主干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
主要課程:電路及電子學基礎、自動化基礎理論、計算機技術基礎(硬件、軟件、網絡等)、傳感器與檢測技術、電力電子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運動控制技術、過程控制技術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可從事有關運動控制、過程控制、制造系統自動化、自動化儀表和設備、機器人控制、智能監控系統、智能交通、智能建筑、物聯網等方面的工程設計、技術開發、系統運行管理與維護等方面的工作。就業需求旺盛、選擇范圍寬、發展前景好。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理工類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較強綜合素質和一定創新精神,具備電氣工程領域相關的基礎理論、專業技術和實踐能力,能夠從事與電氣工程有關的裝備制造、系統運行、工程設計、自動控制、信息處理、試驗分析、技術開發以及電子與計算機技術應用等領域工作的寬口徑、復合型工程應用技術人才。
主干學科: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工程電磁場、電工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電機學、電力電子技術、電力工程基礎、電力系統分析、電力系統繼電保護、電力系統自動化、自動控制原理、電氣控制及可編程控制器、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等。
就業方向:學生可在發電廠、電網公司、電力及其他電氣相關設計院、電氣設備制造單位、電力建設與安裝單位、企事業單位中從事電氣運行、設計、管理方面的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機關事業單位等部門從事教學、科研、管理、維護等方面的工作。
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專業(本科理工類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現代通信技術或信號技術及列車自動控制方面基本理論和技能,從事軌道通信和信號設備的安裝、維護、管理及應用開發的,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創新能力的軌道交通運輸生產、施工、管理一線的高素質高級技能型人才。
主干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
主要課程:通信原理、軌道交通專用通信、地鐵概論、通信線路、光纖數字通信、計算機網絡基礎、專業英語、列車自動控制、通信信號新技術、智能電源屏、軌道交通信號基礎設備與實訓、車站信號自動控制系統實訓、信號工考證實訓、城市軌道綜合信息系統、衛星通信與GPS等。
就業方向:學生主要面向鐵路集團公司、城市軌道交通、地鐵、中鐵建電氣化局等大型軌道交通企業就業,從事鐵路及城市軌道交通通信及信號設備的安裝、維護、管理及應用開發工作。
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專業(本科理工類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是電氣、電子信息與控制相結合的寬口徑專業,主要針對工業生產過程及產品的智能化、無人化技術(如各種自動化生產線、機器人、無人飛機等等)快速發展對相應人才的大量需求,培養能夠在工業企業運動控制、過程控制、供電技術、檢測與自動化儀表、信息處理等領域從事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運行維護、科技開發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
主干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電路與電子技術、微機原理與總線接口、自動控制原理、傳感器與執行器、信號與系統、系統工程、機械設計基礎、電機與拖動基礎、電力系統分析智能化系統概論。
就業方向:主要從事現代企業的生產和管理的自動控制,電氣設備的系統控制和運行維護,電氣與自動化工程領域的產品設計、研發、管理,以及無人系統、智能系統設計和維護、管理等工作。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理工類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以及相關學科的理論、知識和技能與方法,能從事計算機以及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與技術應用的應用研究型高級人才。
專業優勢:本專業擁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碩士點,擁有山西省計算機實驗教學省級示范教學中心。圍繞兩種能力的培養:第一,基于嵌入式系統下的軟硬件開發能力;第二,基于圖形與圖像處理的研究能力。該專業以數據庫技術、中間件技術、時鐘同步、數據通訊安全、可視化技術、視景生成、三維模型構建等為研究內容。技術已應用于中國北方兵器第207研究所,為作戰演練提供了技術支持。
主干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電路分析基礎、電子技術、數據結構、離散數學、微機原理及接口技術、匯編語言程序設計、操作系統、計算機組成原理、軟件工程、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原理及應用、算法分析與設計、Java程序設計、數值分析、專業外語、編譯原理、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計算機前沿動態、嵌入式體系結構、嵌入式應用開發技術、硬件設計實例、嵌入式操作系統等課程。
就業方向:本專業是軟、硬結合,面向系統,兼顧應用的專業。本專業主要培養能在科研部門、企事業單位和行政管理部門等從事計算機教學、科研和應用的高級專門技術人才,畢業生可從事計算機軟硬件和嵌入式系統、網絡系統的設計開發、應用等方面的工作。畢業生可以在教育部門、企事業單位及行政管理部門等單位從事計算機及相關專業的工作。
網絡工程專業(本科理工類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網絡工程專業面向通信、交通、能源、科研院所、軍事部門、高等院校、政府部門等,培養從事網絡系統的規劃與設計、網絡管理和維護、網絡性能分析、網絡軟件開發的高級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為我國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服務。
專業優勢:本專業擁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兩個一級碩士點,擁有山西省計算機實驗教學省級示范教學中心。該專業根據國防研發、生產、試驗等特殊背景的需求,主要從事網絡信息安全、測試數據的自動獲取、處理、存儲、測試結果可視化等方面的研究,并對戰場演練系統中信息服務平臺進行相關研究。研究成果已應用于國防試驗場中,提高了網絡測試系統協同測試能力和信息采集效率,解決了測試設備的精確同步和接口標準化問題,以及網絡異構平臺、異構系統、異構數據庫、異構數據之間的數據交換和數據通訊問題,增強了系統的擴展性和重用性,減輕了系統維護和升級的負擔。
主干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電路分析基礎、電子技術基礎、網絡工程導論、離散數學、數據結構、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操作系統、微機原理及匯編語言、計算機組成、計算機網絡、WEB前端開發技術、企業級應用程序開發技術、JAVA程序設計基礎、移動設備軟件開發數據庫原理及應用、網絡管理與設備集成、網絡通信程序設計、網絡協議分析、網絡安全技術、網絡攻防技術。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后,可從事網絡系統的規劃與設計、網絡運行管理和性能分析、網絡工程設計及維護、網絡安全、計算機網絡軟件開發等方面的科研、教學等工作,可進行與計算機網絡相關的研究、設計、開發和維護等工作。學生畢業后,可在部隊、廠礦企業、科研院所、學校、公司等部門就業。
物聯網工程專業(本科理工類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物聯網工程專業面向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在寬口徑專業基礎教學的基礎上,本專業面向社會發展,培養熱愛祖國,德、智、體全面發展,能夠系統地掌握物聯網的相關理論、方法和技能,具備通信技術、網絡技術、傳感技術等信息領域寬廣的專業知識的物聯網系統實現與應用開發工程師。本專業培養學生在電子、計算機、通信與控制等交叉集成學科領域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系統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實踐技能,具備在物聯網及相關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設計與專業教學技能的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主要就業于物聯網相關的企業、行業,從事物聯網的通信架構、無線傳感器網絡、信息安全等產品及系統的設計與開發,成為物聯網系統產品企業所急需的掌握物聯網技術應用和管理的復合型人才。
專業優勢:目前物聯網被正式列為國家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物聯網具有產業鏈長、涉及多個產業群的特點,是多學科交叉專業?;A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同時涉及電子與通信等相近學科的知識和技能。我校物聯網工程專業的特色是在注重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強化對學生工程實踐能力、職業技能以及素質拓展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經過多年教學實踐積累,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良好的教學環境及山西省計算機教學實習基地示范實驗中心。物聯網工程專業圍繞兩種能力的培養:第一,基于智能信息系統的軟硬件開發及項目管理能力;第二,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能力。
主干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數據結構、C++程序設計、電子技術基礎、計算機網絡、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數據庫原理及應用、單片機原理及應用、物聯網組網與通信技術、RFID原理及應用、Java高級程序設計(JavaEE)、ZigBee技術及應用、移動技術開發(Android)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是國家戰略型新興產業急需的指定大力發展的電子信息類專業,未來有著很大的人才需求。本專業培養能夠系統地掌握物聯網的相關理論、方法和技能,具備通信技術、網絡技術、傳感技術等信息領域寬廣的專業知識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畢業學生應具有較好的數學和物理基礎,具有很強的專業適應能力和廣泛的工作適應性,能勝任通信網,傳感器網絡及智能信息處理技術領域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教學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