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學院設置電子信息工程、物聯網工程和通信工程3個本科專業,擁有信息與通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專業綜合實驗中心、電工電子基礎實驗教學中心(遼寧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以及由現代電子工藝實習基地、運營商級的通信實訓系統和15個創新創業工作室組成的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50人,在校本科生1200余人。師資隊伍中擁有遼寧省教學名師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人,入選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培養計劃3人,入選遼寧省“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21人,研究生導師7人,校優秀學科、學術帶頭人3人,校優秀教學帶頭人2人。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教師的年齡結構、職稱及學歷結構合理。
學院秉承“和諧、創新、誠信、進步”的辦學理念,在專業的建設過程中始終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科研為先導,實施科研牽動和人才為本的戰略,全面推進專業的各項改革和建設,使專業的教育事業呈現出良好局面。近年來專業教師,先后承擔國家自然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國家級項目6項、各類省部級項目30余項,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5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7項,實用新型專利60余項,在國內外高水平期刊發表科研論文300余篇,其中90余篇被SCI、EI收錄,出版教材和專著10余部。
近年來學院教師獲各級教學成果獎20余項,其中國家優秀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學院擁有省精品課2門、2個遼寧省優秀教學團隊,其中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被評為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省級本科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大連市三育人先進集體、學院被評為“遼寧省優秀基層教學組織”。
學院建設過程中積極致力于人才的多元化培養形成了鮮明特色,同時專業積極開展協同創新以及“做中學”和“研究性學習”等教學新模式,成效顯著。近四年,學生在各類省級、國家級競賽中年均獲獎200余人次。學生在國內核心期刊等雜志發表論文20余篇,申請專利60余項。十年來,學生初次平均就業率超過90%。
★專業介紹
1、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專業介紹:培養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具有創新精神和開放意識,具備電子技術及信息系統的基礎知識,能從事各類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制造、應用、開發以及相關領域管理和營銷工作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專業方向:設有信號與信息處理、應用電子技術等2個專業方向。
主要課程: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單片 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檢測技術與智能儀表設計、隨機信號分析、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電磁場理論、通信原理、計算機原理、計算機程序設計等。
適應崗位群:畢業生可在電子、信息及相關行業從事科學研究、產品開發、生產制造及管理、銷售、技術服務等方面工作。
2、通信工程專業
專業介紹:培養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具有扎實的通信與信息系統理論知識、實踐能力及創新精神,適應能力強,能從事各類通信系統及設備的研究、設計、開發、制造、維護、管理和營銷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通信電子線路、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電磁場理論、通信原理、計算機原理、計算機程序基礎等。
適應崗位群:畢業生可在通信系統、信息處理及相關行業從事科學研究、產品開發、生產制造及管理、銷售、技術服務等方面工作。
3、物聯網工程專業
專業介紹:物聯網工程專業是國家戰略型新興產業急需的指定大力發展的信息類專業,是將虛擬網絡空間和實際物理世界相結合研究的一門交叉學科,人才需求空間巨大。本專業著力培養具備通信技術、網絡技術、傳感技術等信息領域寬廣的專業知識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物聯網概論、物聯網體系結構、無線傳感網絡、嵌入式系統、操作系統、數據庫原理、云計算與物聯網、物聯網安全、物聯網體系結構及綜合實訓、地理信息系統、射頻識別技術、Zigbee技術、3G技術基礎、IPv6技術、軟件工程、軟件測試以及多種選修課。
適應崗位群:主要從事物聯網的通信架構、網絡協議和標準、無線傳感器、信息安全等的設計、開發、管理與維護,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特點。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