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作為特區大學、窗口大學、實驗大學,深圳大學的教學方面有哪些特色?
答:深圳大學積極探索大眾化教育背景下的特色人才培養新模式,形成了“視野寬廣、素質優良、注重實踐、創新創業”的人才培養特色,構建自主化、個性化、探究型、創造性學習的本科教學新體系。 1.實行分層分類因材施教,通過二次選拔,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A.理工創新實驗班(本碩連讀4+2)和臨床醫學專業:實行高水平、小規模、研究型、國際化的精英培養。入讀學生第一年可享受全額學費獎學金,第二學年起,可申請“拔尖創新人才獎學金”。 B.特色實驗班:培養特色人才。 數理金融實驗班(經濟學院、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投資科學國際接軌實驗班(經濟學院)、國學精英班(文學院)、創新實驗班(生命科學學院)、海洋科學菁英班(生命科學學院與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合辦)、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實驗班(計算機與軟件學院、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創業精英班(管理學院)。 2.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學校專門開設創新研究和創業指導課程,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實踐能力。通過創新型實驗室、學生開放基金、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學科競賽、就業實踐基地、大學生創業園等多種途徑,提供系統、多樣的創新創業實踐機會。 3.按院(系)招生,入學后多次機會選擇專業: A.入學后,前三個學期不分專業,學習公共課、基礎課,第四學期開始,按學生志愿及有關專業要求確定專業(按專業錄取的廣東省外學生可優先選修原錄取專業)。 B.在大一第一學期和大二第一學期,學生共有2次機會轉入其他學院或專業。熱門學院或專業(含本學院)通常需結合大一的成績,需達到一定績點,部分學院或專業需參加英語或數學考試,擇優錄取。 4. 實行學分制,學生修滿規定學分,即可畢業。學生修讀期間,可以按學校規定,自主選修課程,自主修讀輔修專業、雙專業、雙學位。 5.與港澳地區和國外高校開展合作辦學,通過學分互認,學生互派,試行雙校園培養方式。 6.注重學生素質和基本功訓練。學生在校期間須通過英語口語、信息技術應用和普通話、體質心理健康測試。 7.本科學制一般為四年(建筑學、城鄉規劃、臨床醫學專業為五年)。因某種原因需延長在校學習時間的彈性學制為八年。 8.優秀本科畢業生可獲推薦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