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醫科大學各學院簡介
基礎醫學院簡介
昆明昆明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是集教學、科研及學生管理為一體的教學單位,其前身為1986年成立的昆明醫學院基礎醫學部,2000年更名為基礎醫學院。
學院現設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與醫學遺傳學、生理學、藥理學、物理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等8個系和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中心下設形態學、機能學、細胞生物學與分子生物學、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公共基礎等5個實驗室,擁有設施先進的機能學實驗室、細胞生物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數碼顯微互動形態學實驗室和計算機實驗室;設有昆明醫科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昆明醫科大學熱帶醫學研究所2個科研機構;設黨政綜合辦公室、教學辦公室、學科及科研管理辦公室、團委、學生工作辦公室等8個管理機構。學院現有教學用房面積近3萬平方米。
學院現有教職工239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62人,具有博士學位者44人、碩士學位者124人,博士生導師7人,碩士生導師4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全國優秀教師、云南省突出貢獻優秀專業技術人才、云南省教學名師、云南省優秀教師、云南省師德先進個人獲得者等近20人次。
學院1980年作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首批碩士點授權單位,相繼成立了心腦血管病理生理研究室、呼吸生理研究室、臨床解剖研究室、人類遺傳與分子生物學研究室、腫瘤病理研究室、心血管藥理研究室、寄生蟲學研究室。2011年獲基礎醫學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面向全國招收病理生理學、生理學、寄生蟲學、生物化學、藥理學、病理學、人體解剖學、微生物學和神經生物學等9個專業的碩士研究生,病理生理學、神經生物學、人體解剖學和病原生物學分別以腦缺血、中樞神經損傷和原蟲研究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
學院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教學為中心,以人才培養為目標,積極開展教學改革和科學研究,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目前我院共有省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名師5人、省級教學名師工作室4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省級精品課程3門、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2門、省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2門、校級精品課程5門、校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7門,承擔學校各醫學及醫學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國際留學生等各層次的教學任務。學院歷來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與美國、加拿大、新加坡、泰國等多國均有合作交流,每年選派20余名教師到國內外進修學習,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隨著師資培養力度的加強,學院教師在各級各類教學講課比賽中獲獎的數量(或級別)一直名列前茅,多人擔任全國核心期刊編委。近五年獲云南省教學成果一、二等獎3項,出版“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和全國規劃教材70余部。同時,學院重視科學研究,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專項基金、衛生部科研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學基金及美國NIH等科研項目110余項,先后獲國家衛生部科技進步獎2項、云南省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云南省科技進步二、三等獎20余項,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勵二等獎1項。在國內外核心刊發表科技論文近800篇,其中 SCI收錄100余篇。
目前,基礎醫學院已經形成從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到留學生的一整套人才培養體系。學院將以改革促發展,以質量求生存,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努力以一流的師資隊伍,一流的教學質量和一流的培養模式,為培養一流的醫學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為把學校建成在我國西部和東南亞地區有較大影響力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醫科大學奮進。
第一附屬醫院(第一臨床醫學院)簡介
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是云南省最大的集醫療、教學、科研、干部保健于一體的大型綜合醫院之一。始建于1941年,原為“國立云南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即云大醫院),是學校最早設置的附屬醫院。2000年成立第一臨床學院。2012年更名為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第一臨床醫學院)。1993年1月被國家衛生部首批評定為“三級甲等醫院”。
醫院現有職工2052人,其中高級職稱522名;博士生導師33名,有碩士生導師200人;從德國、法國、日本及國內名牌大學畢業的136名博士、375名碩士學成
歸來在醫院服務;有國家級和省級突出貢獻者25人;全國勞模2人,省部級勞模6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全國中青年醫學科技之星1人;享受國務院和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貼44人。醫院的衛生技術人員占職工總數的85%。
醫院占地面積104畝,建筑面積11.4萬平方米,固定資產9.397億元,其中診療儀器、設備總價值達5.75億多元。
設有臨床、醫技科室54個:其中外科20個,內科19個,醫技科室15個。醫院實際開放床位2200張,年住院病人7.9萬人次;年門診病人近235萬人次。
學院設有23個教研室,承擔著學校8個專業39門課程的臨床教學和部分學生生產實習任務;建院以來,為全省乃至全國培養合格的高級醫學人才近7萬人。
學院臨床醫學一級學科招收博士和碩士研究生。擁有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級重點專科,12個省級重點專科,3個云南省創新團隊,6個省級重點學科,4個省級研究所,17個省級研究中心,1個省級研究室。12個省級重點??啤W校優先建設學科2個、重點建設學科1個,1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笆濉逼陂g,學院牽頭組織昆明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省級優勢特色學科群和7個校級重點學科建設工作。科研項目及科技成果數連續多年名列全省衛生系統榜首。近5年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4項,省級科研項目220余項,廳級科研項目300余項,科研經費4000余萬元。從1991年至今,學院先后共獲得云南省科學技術獎275項;廳級科技成果獎140項,9個臨床專業被認定為具有藥物臨床試驗資格,長期承擔多項新藥臨床研究和國際多中心藥物臨床研究。獲得云南省繼續醫學教育基地17個,被云南省衛生廳批準為住院醫師培訓基地以及全科醫師臨床培訓基地和社區培訓基地。
學院重視人才培養,積極引進博士生,選拔培養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重視跨世紀青年學科技術帶頭人培養。目前,已有28位醫教師成為國家級及省級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才。每年選派醫療技術及管理人員100余人赴北美、西歐、亞太等地區留學,進行學術交流、科研合作、考察和培訓,并通過國際交流與合作促進醫院重點、優勢學科發展及項目開展。
醫院被國家衛生部定為國際緊急救援中心(SOS)網絡醫院,承擔著全省危重病人的救治、部分高級干部及外賓醫療保健和為境外人士提供緊急救援任務。在歷次搶險救災、支前、科技扶貧、援外等重大醫療服務中成績卓著,并多次受到上級嘉獎,被國家衛生部評為“中國援外醫療隊先進集體”。
醫院以病人為中心,以優質服務為宗旨,以社會效益為準則,積極開展精神文明建設,營造良好的醫院文化氛圍,提高廣大職工的素質,倡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積極培養職工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
進入新世紀,學院將以占地544畝,編制床位2000張的呈貢新區醫院的建設為契機,抓住機遇,堅持以改革求發展、以管理增效益、以質量創一流,全面實施科教興院、依法治院和樹名醫、創名科、建名院的發展戰略。努力實現醫院發展集團化、醫院管理科學化、醫療服務人性化、質量監控標準化、科研工作開放化、后勤服務社會化、人才培養國際化的發展目標,努力把醫院建設成為省內領先、全國先進、在周邊國家有一定影響的現代化醫院。
第二附屬醫院(第二臨床醫學院)簡介
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創建于1952年,原名“昆明市工人醫院”,1962年更名為昆明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2000年成立昆明醫學院第二臨床學院,2012年更名為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第二臨床醫學院)?,F已發展成為一所科室齊全、名醫薈萃、設備精良、技術力量雄厚的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醫院,是衛生部首批認定的“三級甲等醫院”和“全國百佳醫院”及國際緊急救援中心(SOS)網絡醫院,是國家人社部批準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醫院規模宏大,環境優美,占地面積達101.05畝,總建筑面積25余萬平方米,編制病床1500張,大型設備200余臺(套)。年診療病人161.32萬余人次,年手術量達2.27萬臺次。承擔醫療、教學、科研、指導基層醫院、社區衛生服務、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助等繁重任務。
學院學科科室齊全,技術力量雄厚?,F有在編職工1494人,其中教授132人、副教授234人,博士生導師13人、碩士生導師142人,具有博士學位74人、碩士學位272人。擔任省級專業學術團體主委、副主委或常委126人,擔任全國性專業學術團體委員以上職務136人,國家“百千萬人才”2人,云南省首屆興滇人才獎1人,云南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5人,后備人才5人,云南省衛生廳領軍人才1人,學科帶頭人10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6人,獲云南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14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12人,國外留學歸來130余人。
教書育人為本,注重臨床教學與專業發展。學院設有臨床醫學、醫學檢驗、康復治療學三個本科專業,15個教研室,云南省繼續醫學教育基地9個, 1個臨床醫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7個博士培養專業,26個碩士培養專業。年度在校本科生1300余人,臨床實習生480余人,博、碩士研究生400余人,每年接收10余名外國留學生、碩士研究生學習及臨床實習,能滿足不同層次的高等醫學教育需要。
自2006年至2013年,學院本科教學工程(質量工程)獲得了1項國家級、21項省級、25項校級項目及39項校級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立項,共計86項。其中,有1門國家級特色專業(臨床醫學),1門省級特色專業(康復治療學)國家和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項,與學校臨床技能實訓中心聯合獲國家級和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門省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3門省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2部省級優秀教材,3位省級教學名師,3個省級名師工作室,1個省級教學團隊,4項省級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祻椭委煂W專業全部課程通過世界作業治療聯盟(WFOT)及世界物理治療聯盟 (WCPT)認證,成為中國內地第一家同時通過兩個國際教育標準認證的康復治療學專業。
學院教師主編、副主編、參編教材共154部。其中,近5年來共主編29部,副主編31部,衛生部及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二五”規劃教材27部。在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教育核心期刊以及國家級、省級的各級期刊上,發表教學論文共計135篇。
努力提高醫療質量,優質服務人民健康。醫院肝膽胰外科、器官移植、燒傷、泌尿、骨科、微創、康復醫學等學科具有突出的優勢。設有1個省級??漆t院,58個臨床和醫技科室,2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5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是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國家衛計委首批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基地、云南省化學中毒救治基地、住院醫師培訓基地、全科醫師臨床培訓基地。在保障醫療安全的同時,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自然災害等醫療救治工作中發揮了突出的作用,為增進人民健康,促進云南社會經濟發展,維護邊疆和諧穩定做出了突出貢獻。
科研及學科建設穩步推進。學院設有5個省級研究所,9個省級研究中心,3個省級研究室,云南省科技廳科技創新團隊2個;近5年期間獲得科研基金總數達3866萬元,其中國家基金831萬元;科研項目338項,其中國家基金項目23項;發表科研論文2409篇,其中SCI收錄30篇。出版專著22本,其中主編5本,先后3次獲省級科學技術一等獎。
廣泛開展對外合作與交流,積極與國際醫學界合作互動,與美國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醫療、教學機構建立了多層次多方位的合作關系,有著廣泛的科研合作、人才培養協議及國際學術交流,先后派出3批援助烏干達醫療隊圓滿完成援外醫療任務。
“十二五”期末將建成立足云南,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東、東非等地區的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管理規范、擁有先進設備和一流技術、能與國際交流互動的現代化醫院和一流的臨床教學基地。為云南省的社會經濟建設、高等醫學教育和衛生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第三附屬醫院(臨床腫瘤醫學院)簡介
昆明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昆明醫科大學臨床腫瘤學院(即云南省腫瘤醫院)始建于1984年,1992年12月正式開診,是云南省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于一體的省級腫瘤專科醫院。是云南省腫瘤防治研究、人才培養及腫瘤學術交流的中心,衛生部肺癌、食管癌、大腸癌等腫瘤早診早治基地、云南省造血干細胞移植定點醫院、云南省腫瘤繼續教育基地、云南省肺癌國際合作示范基地。擁有兩個省級腫瘤治療中心,11個省級腫瘤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云南省肺癌研究重點實驗室、云南省高校腫瘤防治重點實驗室、云南省肺癌防治創新團隊。
醫院現有醫療用房約100000m2,編制病床2500張,設有22個臨床科室,12個醫技科室,職工人數1538人,其中在編職工932人,高級職稱159人,博士31人,在讀博士10余人,碩士 194人;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44人;云南省高層次衛生技術領軍人才2人,省級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學科帶頭人5人,后備人才1人;校級學科帶頭人及骨干教師15人;白求恩獎章獲得者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3人。
醫院擁有現代化的腫瘤檢查、治療及研究設備;腫瘤診療技術處于云南省的領先水平。2013年醫院(腫瘤科)獲批為國家臨床重點??平ㄔO項目單位;繼2012年乳腺??浦螅?013年醫院婦科、胸外科、頭頸外科獲得省級臨床重點??平ㄔO項目。
近5年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學基金、云南省國際合作項目、云南省科技強省發展專項、云南省重大項目、高校博士專項基金等科研項目200余項;獲云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云南省衛生科技成果獎46項;編寫專著24部,發表論文近2000篇。
臨床腫瘤學院設有10個教研室,承擔著昆明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博士、碩士、學士的系列教育培養工作。在國內首編了適用于五年制本科生的腫瘤學系列教材,開設了《臨床腫瘤學概論》、《臨床腫瘤外科學》、《臨床腫瘤內科學》、《臨床腫瘤放射治療學》、《臨床腫瘤病理學》等專業課程。2006年“腫瘤學”被列為“昆明醫學院優先扶持重點建設學科”,同時被評為云南省級一類重點學科。《腫瘤外科學》為省級精品課程;《臨床腫瘤放射治療學》、《臨床腫瘤內科學》為校級精品課程;腫瘤外科學團隊、腫瘤放射治療學團隊 、腫瘤內科學團隊、婦瘤教學團隊、腫瘤影像教學團隊為校級優秀教學團隊。
口腔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簡介
昆明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前身為口腔醫學系,創建于1978年,2006年成立附屬口腔醫院,經過30余年的建設和發展,現已成為云南省內集口腔醫學教學、醫療、科研為一體的高等教育和口腔醫療保健基地。口腔醫學為云南省重點學科,口腔醫學專業為國家高等學校特色專業,2013年通過教育部口腔醫學專業認證。
學院現有教職工258名,其中具有高級職稱者46名,碩士以上學位者61名,博士生導師3名,碩士生導師28名。學院于1979年開始招收五年制口腔專業本科生,1986年開始招收口腔內科學碩士研究生,1997年獲得口腔臨床醫學碩士學位授權點,2002年成為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學院設有口腔內科學、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修復學、口腔正畸學、口腔組織病理學、口腔解剖生理學6個教研室,榮獲1個省級精品課程,1名省級教學名師,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省級教學團隊和一部省級優秀教材,1個校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1個口腔醫學研究所,共開設16門口腔專業基礎及臨床課程。
附屬口腔醫院為昆明醫科大學直屬附屬醫院,同時獲衛生廳批準為云南省口腔醫院,建筑面積8825平方米,擁有150張牙椅和34張病床,是云南省規模最大,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的口腔??漆t院,醫院設有10個臨床科室和1個口腔頜面外科研究中心,1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成立5年來,年門診量逾18萬人次。口腔醫院為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臨床實踐學習條件。2007年獲準成為云南省唯一的國家執業醫師口腔實踐技能考試基地??谇会t院是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專科護士培訓基地和云南省口腔疾病診療質量控制中心。
學院所屬的口腔醫學研究所是云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也是云南省口腔醫學研究的重要基地。近6年來,口腔醫學院科研成果喜人,承擔有11項國家級科研項目,30余項省級科研項目,科研經費近1000萬元,發表論文300余篇,其中SCI收錄文章17篇。學院積極倡導國際交流與合作,每年舉辦或承辦國際國內學術會議,邀請國內外專家來我院講學,與日本、泰國、韓國、越南等國家的牙學院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共有20余名教師赴美國、加拿大、英國、泰國研修學成歸來,成為學院的學科骨干。
學院每年招收5年制本科生60-80名,3年制碩士研究生30-35名。目前有在校本科學生392名(含外國留學生和臺灣學生),碩士研究生126名。30多年來,學院緊密結合學校辦學定位,立足培養適應云南口腔醫療教育與衛生事業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口腔醫學人才??谇会t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職業素質,具備良好醫學基礎理論和臨床醫學知識,具備勝任口腔臨床工作的專業能力、終身學習能力和良好職業素質,富有創新精神,畢業時能在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從事口腔醫療工作的中高級口腔醫師。
公共衛生學院簡介
昆明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前身為籌建于1978年的衛生系,1989年更名為預防醫學系,2001年更名為公共衛生學院。學院學科基礎雄厚,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獲碩士學位授權點,是云南省“十五”、“十一五”Ⅱ類重點建設學科。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是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是博士點省級立項建設單位,獲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MPH學位授予權。與云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立了研究生教育創新聯合培養基地,初步建立了高校與公共衛生機構合作培養人才的長效機制。目前有預防醫學、公共事業管理(衛生事業管理方向)、衛生檢驗與檢疫、食品衛生與營養學4個本科專業,其中,預防醫學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云南省普通高校重點建設專業和云南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教學團隊是省級教學團隊,《邊疆民族地區公共衛生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是省級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經過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和艱苦奮斗,公共衛生學院現已成為云南省公共衛生人才最重要的培養基地。
公共衛生學院實行院、系管理模式,設有黨政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系、環境衛生與職業醫學系、營養與食品科學系、社區衛生系/兒少與婦幼衛生系、衛生事業管理與衛生經濟系、預防醫學實驗中心、預防醫學培訓中心、云南省全科醫學培訓中心、健康研究所。學院擁有一支治學嚴謹、責任感強,專業知識扎實,教學特色鮮明,并具有很好的團結協作精神的年富力強的教學團隊?,F有專任教師81人,其中博士生導師6人,碩士生導師25人;教授16人,副教授19人;擁有博士學位15人,碩士學位52人。2人任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人口基金會顧問,1人任國際雜志(SCI收錄)執行編委。團隊成員在頂級雜志《Nature》、《Lancet》發表論文3篇。專任教師中有云南省中青年學科技術帶頭人2人,云南省中青年學科技術帶頭人后備人才1人, “西部之光”培養計劃人才1人。
秉承“情系邊疆、開放通連、勤求博采、德濟眾生”的辦學理念,按照“人文素質+專業素質+職業素質”的人才培養模式,到目前為止,公共衛生學院共為國家培養輸送了2000多名本??粕痛T士研究生,遍布于海內外。多數畢業生心系邊疆,扎根基層,優秀人才層出不窮,其中許多人在國家和省地縣等各級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出入境檢疫檢驗、醫院、醫學科研院所、醫藥公司和衛生行政部門等機構擔任業務骨干與領導工作。他們現已成為云南省公共衛生戰線的主要技術力量,在保護公眾健康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法醫學院簡介
昆明醫科大學法醫學院是全國最早設置法醫學專業的9所高等醫學院校之一,1984年成立并于同年招收法醫學本科生,1996年批準為法醫學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并招生,2005年新增法學專業(醫事法學方向)。法醫學院年招收本科生160余名、研究生20名左右。學院下設法醫病理學與法醫臨床學系、法醫物證學與刑偵技術系、法醫毒物分析系、法學系四個系6個教學組及學院黨政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擁有7400余平方米的獨立辦學大樓,建立了一批具集教學、人才培養、科研及社會司法鑒定服務的較高質量和水平的實驗室,包括法醫病理學組織實驗室、DNA實驗室、大鼠標準化行為實驗室、法醫臨床學實驗室、藥物濫用毒理實驗室、毒物分析實驗室、刑事技術模擬實驗室、模擬法庭實驗室等。學院長期開展科學研究工作,在法醫病理學、法醫物證學等學科優勢特色突出,包括藥物濫用、顱腦損傷、遺傳標記、毒藥物代謝、交通事故等領域。法學學科主要研究領域包括醫患法律關系研究和司法鑒定法律制度研究等。建院以來,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6項、省、部重點及攻關項目2項,省應用基礎研究項目36余項。獲國家、省級科技成果獎10余項,省級教學成果獎3項。參編全國規劃教材20余部,主、參編教材學術專著30余部,在國內外有影響的刊物上發表論文750多篇,SCI收錄25余篇。
學院長期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根本,立足云南,面向全國,服務政法,保障基層”的辦學思路,堅持“以培養高素質、能力強的應用型高級法醫學和醫事法學人才”為目標,始終堅持與云南省公安廳聯合辦學模式,法醫學專業招生納入公安招生計劃,實行提前錄取,定向招生,定向分配。和省內外政法機關共建法醫專業實踐教學基地9個,法學專業實踐教學基地2個,形成了較完善的專業實踐教學網絡,創建了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2012年,該特色作為云南高校唯一模式入選教育部全國高校、科研院所21個聯合培養典型案例之一。自1984年學院成立以來,“立足云南、面向全國”為云南省和其他省市政法機關以及醫藥衛生系統培養應用型高級法醫學和醫事法學專業人才。目前,在校法醫學專業和法學專業本科生、研究生近660人,培養歷屆畢業法醫學本科生25屆1300余人,四年制法學本科生5屆200余人。法醫學本科畢業生長期保持高就業率,法學本科畢業生全部實現就業。已招收培養15屆法醫學碩士研究生120余名,已畢業碩士研究生80余名。
法醫學院擁有團結、敬業、拼搏、創新的高水平師資隊伍,現有在編在崗教職工44人,學術隊伍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高級實驗師3人,講師及以下職稱教師28人,博士學位7人,碩士學位27人,碩士研究生生導師15人,博士導師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云南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才1人,國家認可實驗室和檢查機構評審員2人,省師德標兵1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昆明市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2人,校重點學科帶頭人3人,學校骨干教師5人。教師出國留學進修40余人次,20余人次承擔國家、省級學術團體職務。聘中國政法大學、四川大學等全國著名大學法醫學、法學兼職教授7人。
法醫學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法醫病理學》為國家級精品課程、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法醫學實驗室為國家級認可實驗室和檢查機構。擁有省級特色專業、省級教學團隊、省大學生創新培養實驗區、省級精品課程(法醫病理學、法醫物證學)等五項省級教學質量工程項目,是云南省研究生教育創新聯合培養基地,法醫學院被司法部指定為全國法醫臨床司法鑒定轉崗培訓機構,是云南省司法鑒定繼續教育基地。學院已成為云南省高等法醫學和醫事法學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司法鑒定的中心。
昆明醫科大學司法鑒定中心是由法醫學院負責管理、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司法鑒定機構,也是學院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平臺。中心1999年被云南省衛生廳指定為“云南省醫療尸檢中心”組成單位之一,是2001年云南省司法廳核準成立的我省首家司法鑒定中心,2012年中心被昆明市司法局推薦為“五星”級司法鑒定機構。中心下設6個業務鑒定室和4個地區(市)鑒定聯絡分支機構,中心司法鑒定工作人員50余人,承擔云南省和省外各級公、檢、法及衛生行政部門委托的各類刑事、民事案件的司法鑒定工作。昆明醫科大學司法鑒定中心為云南省司法鑒定協會副會長、昆明市司法鑒定協會會長單位及云南省司法鑒定協會法醫類專業委員會依托單位,是云南省最具學術權威的司法鑒定機構。
藥學院暨云南省天然藥物藥理重點實驗室簡介
昆明醫科大學藥學院前身是昆明醫學院藥學系,成立于1996年,2000年更名為昆明醫學院藥學院。2008和2009年藥學院分別與云南省天然藥物藥理重點實驗室和基礎醫學院化學教研室合并,更名為藥學院暨云南省天然藥物藥理重點實驗室,目前是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醫學教育專業委員會藥學教育研究會理事單位。
藥學院設有藥學系、藥理系、醫藥化學系、實驗教學中心、社會服務部、黨政綜合辦公室和學生工作辦公室?,F有藥學、藥物制劑學和臨床藥學三個本科專業,其中藥學專業是教育部批準的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也是云南省本科重點建設專業;“產、學、研一體化藥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獲省級立項建設。迄今共招收本科生1688人,累計向社會輸送藥學專業人才843人,目前有在校生845人,畢業生就業狀況良好。近年來藥學、藥物制劑學和臨床藥學三個本科專業每年的招生人數約為200余人。
藥學是云南省優勢特色重點建設學科、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覆蓋藥物化學、藥理學、藥物分析學、藥劑學、生藥學等二級學科。每年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30余名,近五年已畢業碩士研究生210名、博士研究生15名。目前在校碩士研究生91人,博士研究生8人。
現有教師80人。其中博士學位17人,碩士學位50人;教授7人,副教授26人;博導5人,碩導27人。20余人有美國、法國、日本、英國、澳大利亞、西班牙、泰國等國外留學及學習的經歷。有國家百千萬人才1人,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4人,后備人才1人。多人擔任中國藥理學會常務理事、理事,云南省藥理學會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等重要學術職務。已形成一支層次和素質較高、年富力強、開拓進取、具有創新和奉獻精神的師資隊伍。
云南省天然藥物藥理重點實驗室是1992年經省政府批準成立的云南省第一批省級重點實驗室之一。多年來參與了三七、燈盞乙素、天麻素、青蒿素等“云藥”系列的產業化研究,立足云南特色藥用資源及民族民間醫藥基礎開展了富有成效和特色的工作。為“云藥”產業化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撐。
在多年的教學和科研實踐中與時俱進,結合行業對藥學專業人才需求的特點,樹立“校企聯合、開放辦學、實踐創新、醫藥互動”的教育理念,努力挖掘潛力,積極與醫藥企事業單位建立開放合作的立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目前已與30多家從事新藥研發、藥品生產和使用、藥品質檢和流通的科研機構、制藥企業、醫療機構等建立了良好的教學科研合作關系,發揮?“產、學、研”?結合在人才培養上的協同及創新作用。
迄今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31項,省級科研項目142項,科研經費達3338余萬元;發表論文444余篇,SCI收錄107篇;獲專利授權31項,轉讓百萬元以上成果2項。
近年來學科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現有云南省天然藥物藥理學研究創新團隊、云南省丁健院士工作站、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昆明醫科大學天然藥物研究聯合實驗室、云南省高校藥學重點實驗室、云南省藥物學高新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基地等高水平的科技創新和人才隊伍建設發展平臺,已成為云南省藥學專業人才培養和新藥研發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和支撐。
護理學院簡介
昆明醫科大學護理學專業始建于1993 年,是西南地區較早、云南省最早開展高等護理教育的院校;護理學專業于1994年開始招收高等護理??茖W生;1998年開始招收護理本科學生。學校于2005年6 月成立了護理學院。2011 年護理學學科被批準為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012年開始招收護理學碩士研究生。2007 年護理學專業被評為云南省重點建設(本科)專業;2011 年獲云南省優勢特色重點建設學科和昆明醫科大學“十二五”校級重點建設學科以及云南省省級特色專業。
學院現有教師31人,其中高級職稱12人,中級職稱17人。設有基礎護理學系、臨床護理學系、護理技能實驗中心、綜合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以及分團委等內設機構。護理技能實驗中心配備了國內外先進的護理教學模型,已建設成為具有整體化、多功能、開放式的現代化實驗室,為專業技能教學提供了優良的條件。昆明醫科大學的12所附屬醫院以及其他醫療機構成為我院的臨床教學基地,實習床位達8000余張,保證了臨床教學的質量。
學院開辦高等護理教育20 年來,培養了大批優秀護理專業人才,獲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已培養本科和??飘厴I生萬余名。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812名。學院近幾年畢業生就業率均達到100%,大部分畢業生活躍在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和學校,從事臨床護理、護理教學和護理管理工作,絕大多數已成為用人單位的骨干力量,畢業生以優秀的業績為母校贏得了社會美譽。
護理學院成立以來積極開展對外學術交流、師資培訓和學生互換交流,先后與國內外如上海、新加坡、美國、泰國、瑞典、芬蘭、香港等地的護理院校或護理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已選派多名教師和學生赴新加坡、泰國、瑞典等國進修學習。
護理學院以“教育上層次,辦學有特色”為目標,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強化學科特色,努力培養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富有創新精神、具備創新能力的高素質護理人才。
人文學院簡介
昆明醫科大學人文學院成立于2005年,同時亦為昆明醫科大學社會科學部,擔負著全院本科和研究生,繼續教育學院本、專科學生進行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以及醫學倫理學、衛生法學等公共基礎課的教學任務。設有勞動與社會保障和市場營銷兩個全日制本科專業,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434人。
人文學院的發展方針是堅持“以人為本、以文載道”的理念,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以培養合格人才為核心,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為基礎,切實把德育放在各項教育工作的首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弘揚人文精神,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人文學院共設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醫學倫理學、大學語文、醫療保險專業教學辦、市場營銷專業教學辦以及研究生教學組等8個教研室,還設有黨政綜合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和資料室。
近年來,為本科學生開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醫學倫理學、衛生法律、醫患交流與溝通、大學語文等課程。為碩士研究生開設自然辯證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兩門課。為博士生開設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課程。并開設有醫學美學、衛生經濟學、文化人類學、中西文化比較、臨床思維方法導論、生命倫理與法等選修課。
人文學院重視教學管理,有省級精品課程《醫學倫理學》和校級精品課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連續兩次入選教育部“精彩一課”示范片,獲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二等獎各一項。為提高教學質量,人文學院形成了豐富內容與新穎形式統一、教師講授與課堂討論結合、政治思想與人文素質并重、課內教學與課外溝通互補的教學風格,教學督導、觀摩教學、授課質量調查等教學質量監督機制。
人文學院具備一支業務水平高、科研能力強的教學、科研隊伍?,F有在編教職工4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6人。碩士以上學歷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80%。近年來,共主持國家、省和橫向科研課題20余項,發表論文120多篇,出版專著、教材40部。
人文學院依托醫科院校醫學教育資源,設計管理學類核心課程,為勞動與社會保障、市場營銷專業“厚基礎、寬口徑”的培養模式提供保障,同時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已形成社會·人文·醫學、營銷視界系列講座、結合教學的“銷售競賽”等社會實踐活動、兩階段實習訓練等培養形式。教師積極參與學生創新活動的策劃與組織,具體指導學生各類科技文化活動,輔導學生社團,鼓勵學生把理論學習與實踐應用緊密結合。
人文學院建有專業資料室,面積為260平方米,30個閱覽位,現藏圖書2萬余冊,各類期刊100余種,近4000冊,各類電子讀物700余盤(盒),為教學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