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學院是2001年12月經遼寧省教育廳批準成立的省級示范性軟件學院,同時成為國家外國專家局批準的第一個國家軟件人才國際培訓(大連)基地。
學院自創辦以來,堅持機制創新和體制創新,牢固樹立現代高等教育理念,堅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始終把不斷提高辦學質量放在首位,努力構建辦學特色,在規模、質量、結構、效益諸方面,不斷邁上一個又一個新臺階。
目前,軟件學院擁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軟件工程”、 “計算機技術”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 “軟件工程”1個學士學位授予權。根據IT技術的應用領域和專業特點,學院設立了軟件、網絡、計算機基礎、軟件測試、軟件工程、嵌入式系統、計算機應用等7個教研室;設置了學院辦公室、實驗中心、IBM技術中心等。學院現有從事教學、科研、實驗、管理的教職工110多名,其中:專任教師93名,在專任教師中,其中博士生導師3人、教授9人、副教授28人、博士學位15人;有半數以上的專任教師聘自于教學、科研、生產等領域的高級專門人才,92%任課教師都具有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學院的硬件設施建設在國內的同類院校中均居一流水平,為教學與培訓工作的開展與培養高素質的IT人才,奠定了雄厚的技術基礎條件。
主要教學、科研平臺包括:
2001年,被國家外國專家局批準為“國家軟件人才國際培訓(大連)基地”
2012年,被教育部批準為“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2012年,被商務部批準為“重點聯系服務外包人才培訓基地”
2009年,“五年制雙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被教育部批準為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2011年,軟件工程專業被教育部批準為“本科教學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2009年被遼寧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批準為“遼寧省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信息化工程研究中心”
2009年被遼寧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批準為“遼寧省對日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基地”
2010年被遼寧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批準為“遼寧省對日服務外包研究中心”
2011年,“軟件工程課程教學團隊”被遼寧省教育廳批準為“遼寧省本科優秀教學團隊”;“軟件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被遼寧省教育廳批準為“遼寧省本科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12012年被遼寧省教育廳批準為“遼寧省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
軟件學院具有三大辦學特色:
五年制雙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
為了適應信息時代各行業對軟件人才的需求,學院貫徹落實國家、遼寧省和大連市“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發展軟件產業等一系列指導方針,實施了“傳統專業+軟件工程”的五年制雙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現在已有10多個傳統專業與軟件工程專業進行復合。
立足IT行業人才需求,強化日語教學
學院采用與國際接軌新的教學體系,隨時更新教學內容,采用國內外最新的優秀教材,聘請國內外優秀專家、教授任教,采用國際先進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和優秀原版教材進行專業課的雙語教學。到目前為止軟件工程專業實施雙語教學的課程已有10多門。
學院根據對日軟件人才需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立足本地市場,強化日語訓練。
與國外大學開展學分認證、學生交流和合作辦學。與日本早稻田大學、立命館大學、巖手縣立大學等國外大學進行交流合作,開展學分認證、學生交流和合作辦學。與日本早稻田大學合作開辦CCDL遠程教學課程。
產學研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學院把全方位、深入開展國際合作作為重要發展戰略,制定了一系列與著名大學、跨國公司和國內知名企業的合作原則、組織措施和詳細計劃。針對國際化軟件人才的需求,積極開展合作辦學,提出與國際IT界互動的認證、培訓、實踐體系。通過與IBM公司、華三公司等合作,將相應的技術認證作為課程的一部分。
學院從人才培養體系整體出發,建立以培養動手能力為核心的實驗教學體系,目前擁有IBM技術實驗室、Oracle企業信息化實驗室、華三網絡實驗室、軟件測試實驗室、網絡協議分析實驗室、網絡信息安全實驗室、用友ERP/CRM實驗室、金碟中間件實驗室、嵌入式系統實驗室等多個專業實驗室。
根據企業人才需求,校企共同設計符合企業標準的人才培養計劃,已與IBM、中軟國際、大連華信、東軟、青島軟件園等知名企業簽訂軟件人才定制培養協議,建立了10多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