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門類: 工學
專 業 類: 地質類
專業名稱: 資源勘查工程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知識、能力、素質個方面全面發展,系統掌握礦產資源勘查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技能,獲得相關的工程訓練,能適應21世紀國內外資源勘查工作的需要,在企業、科研院所等部門中從事金屬非金屬礦產、能源礦產等資源勘查評價、開發、科學研究及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應用性、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
1.熟悉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和政策,了解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具有較強的社會服務意識和責任感,良好的職業道德,遵守學術道德規范和保證職業誠信;
2.具有從事資源勘查工程領域工作所需的相關數學、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知識和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基礎知識,掌握地址學的基本理論、技能和工作方法;
3.具有對礦產地質、礦產形成機理和分布規律等進行研究和綜合分析的基本能力;
4.掌握與礦產資源有關的基本實驗、測試方法和分析方法;
5.具有對地球化學、地球物理、遙感等現代勘查方法的信息采集、處理、成果解釋的綜合應用的能力;
6.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科學理論和方法,開展礦產資源綜合評價合經濟分析的基本能力,并具有從事礦產資源勘查工程的初步設計與工程取樣及礦山(油田)地址工作的能力;
7.熟悉本專業領域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具有隊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和環境保護的知識和能力,具有一定的管理知識和能力;
8.有一定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環境下的交流、競爭與合作的初步能力。
9.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初步的創新能力;
主干學科: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核心知識領域:
地質學基礎、礦床地質特征、成礦(藏)理論、成礦(藏)規律、礦石(油氣)的組成和組構鑒定與分析、礦產勘查理論與方法、礦產勘查技術、地學信息采集處理語綜合應用等。
核心課程實例:
示例一:
(1)固體礦產勘查方向:普通地質學、測量學、結晶學與礦物學、晶體光學及光性礦物學、巖石學、地層及古生物學、構造地質學、地球化學、礦石學、礦田構造學、礦床學A、礦產勘查理論與方法A、礦產綜合勘查技術、礦床統計預測、礦業工程概論、流體包裹體、資源經濟學、礦床地球化學。
(2)石油與天然勘查方向:普通地質學、測量學、結晶學與礦物學、晶體光學及光性礦物學、巖石學、地層及古生物學、構造地質學、石油及天然氣地址學、含油氣盆地沉積學、含油氣盆地構造學、油氣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勘探原理、油氣勘查與評價、油層物理學、地震地質綜合解釋。
(3)煤及煤層勘查方向:普通地質學、測量學、結晶學與礦物學、晶體光學及光性礦物學、巖石學、地層及古生物學、構造地質學、煤田地質學、煤層氣地質學、煤巖及煤化學基礎、聚煤盆地沉積學、煤層氣滲流力學、煤及煤層氣地球物理勘探、煤與煤層氣資源勘查、煤與瓦斯公采、煤及煤層氣鉆井工藝、煤層氣采氣工程。
示例二:
(1)固體礦產勘查方向:地球科學概論、結晶學與礦物學、晶體光學及光性礦物學、巖石學AI、巖石學Aii、巖石學AIII、古生物學與地層學、構造地質學、礦相學、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學、遙感地質學、礦床學、礦產勘查學。
(2)石油與天然勘查方向:地球科學概論、結晶學與礦物學、晶體光學及光性礦物學、晶體光學及光性礦物學B、巖石學AI、巖石學Aii、巖石學AIII、古生物學與地層學、構造地質學、石油地質學、勘查地球物理、油層物理學、油氣盆地地質學、油氣田地下地質學、油氣田勘探開發方法、石油構造分析。
示例三:
(1)固體礦產勘查方向:普通地質學、工程測量學、結晶學與礦物學、晶體光學巖漿巖石學、變質巖石學、沉積巖石學、地層及古生物學、構造地質學、礦石學與礦相學、地球化學、礦床學、礦產勘查理論與方法I、礦產勘查理論與方法II、成礦規律與成礦預測、礦產資源經濟學、工程技術概論。
(2)石油與天然勘查方向:普通地質學、礦物學、晶體光學及結晶巖石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構造地質學、巖相古地理學、板塊構造與沉積盆地分析、石油地球物理測井原理、、地震勘探原理、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油層物理學、油氣田地下地質學、地震地下地質學、油氣田開發基礎。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地質認識實習、地質教學實習、專業教學實習與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設計和論文。
主要專業實驗:
礦物、巖石、化石等鑒定實驗、礦石鑒定與可開發性分析與評價,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遙感信息的綜合分析與解釋,找礦信息挖掘與定量評價,勘查工程的初步設計與工程取樣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