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專業
專業名稱:人力資源管理(非師范),學制四年,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專業課程:組織行為學、組織與工作設計、人力資源戰略與規劃、工作分析、薪酬與福利、績效管理、招聘與人才測評、培訓與人力資源開發、勞動關系與勞動法、勞動經濟學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思想政治素質高,具有科學與人文基本素養,具備比較扎實的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和專業知識,掌握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技術和方法,具有一定的計算機軟件操作技能和人力資源管理實務操作能力,能在政府部門和企業、事業單位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服務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應用型人才。
專業名稱:漢語言文學(非師范),學制四年,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專業課程: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文學概論、寫作。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扎實的漢語言文學基礎和良好的人文素養,熟悉漢語及中國文學的基礎知識,具有較強的審美能力和中文表達能力,具有初步的語言文學研究能力,同時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傳媒機構及政府機關等企事業部門從事與漢語言文字運用相關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專業名稱:廣播電視學(非師范),學制四年,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專業課程:新聞學理論、傳播學理論、中外新聞傳播史、廣播電視節目制作、廣播電視新聞采訪與報道、廣播電視寫作、電視攝像、廣播電視編輯、廣播電視節目策劃、廣播電視經營管理、新聞評論。
培養目標:本專業立足于新聞傳播學的內在規律,著眼于廣播電視事業發展的現實需要和未來前景,培養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廣博的文化知識,敏銳的社會觀察力,寬闊的國際視野和嫻熟的專業技能,能夠在廣播電視機構以及其他傳媒、企事業單位從事新聞采訪、報道、拍攝、編輯、主持、策劃、管理等工作的廣播電視應用型人才。
專業名稱:英語(師范) ,學制四年,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專業課程:基礎英語、高級英語、閱讀、聽力、口語、語音、語法、寫作、英美文學、語言學概論(英語)、翻譯(筆譯)、翻譯(口譯)、英語國家概況、科研方法與論文寫作、英語教學法、詞匯學、文體學、語言測試學、網上閱讀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和技能、掌握較為寬廣的文化知識,并能熟練運用英語于基礎教育、經貿、文化、科技、旅游等部門從事教學、管理和運用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英語人才。
專業名稱:數學與應用數學(師范),學制四年,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專業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空間解析幾何、常微分方程、復變函數、實變函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大學物理、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數學建模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數學科學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具有運用數學知識和使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接受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熟悉現代教學技術,掌握中學數學的教學方法,具備在基礎教育領域從事數學教學和教學研究的專業化師資。
專業名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技術方向) (非師范) ,學制四年,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專業課程:計算機導論、高級語言程序設計、離散數學、計算機組成原理、數據結構、編譯原理、面向對象技術與方法,算法分析與設計、數據庫系統、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軟件工程、計算機體系結構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方向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地、較好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系統掌握計算機基礎理論、軟件開發、軟件管理等計算機應用技術,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軟件開發能力,獲得軟件工程師基本訓練的應用型人才。能在軟件園、網絡公司、移動通信、信息產業部門等企、事業單位從事系統分析、軟件開發、測試、應用軟件維護與管理、系統集成與部署等的應用型人才。
專業名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移動互聯網方向) (非師范) ,學制四年,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專業課程:計算機導論、高級語言程序設計、離散數學、電路與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邏輯設計、計算機組成原理、數據結構、編譯原理、數據庫系統、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移動數據庫技術、Linux管理與應用、移動互聯網應用技術、JavaME應用開發、WML網頁程序設計、Android/Iphone平臺應用與開發、WAP網站開發與應用、移動搜索引擎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方向將培養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開發、移動通信、移動互聯網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熟悉軟件系統、移動終端系統應用開發、智能手機軟件產品的研究開發和生產的各種環節,能夠熟練應用移動終端平臺、軟件開發工具、數據庫知識解決企事業單位移動終端計算與應用的工程實際問題,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創新意識,具有較強的編程能力和較高的外語水平,能在軟件園、網絡公司、移動通信、信息產業部門等企、事業單位從事移動互聯網軟件開發、測試、應用維護與管理、移動互聯網WAP平臺的系統集成與部署,同時具備移動互聯網WAP平臺計算和移動搜索引擎開發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專業名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聯網方向)(非師范) ,學制四年,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專業課程: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物聯網技術導論、電路與模擬電子技術、數據結構、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數字電子技術、嵌入式系統、計算機組成原理、ARM嵌入式系統基礎、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通信原理、數字信號處理、計算機網絡與通信、射頻識別(RFID)與無線傳感器網絡、傳感器與檢測、RFID與無線傳感器網絡、Zigbee技術及應用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物聯網基本理論、基本技術和應用能力,掌握物聯網系統思想和物聯網系統分析、設計、組建、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與能力,能在國家各級管理部門、工商企業、金融機構、科研單位等部門從事物聯網管理以及物聯網系統分析、設計、組建、管理和評價等方面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專業名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移動通信 3G 、 4G 方向) (非師范) ,學制四年,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專業課程:高級語言程序設計、離散數學、電路與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邏輯設計、計算機組成原理、現代交換技術、數據通信技術、光傳輸技術、GSM移動通信技術、通信原理、IP通信(數據通信)、單片機應用實訓、 3G 移動通信技術、LTE 4G 移動技術應用、 3G 網絡設備維護實務、通信工程制圖、電信工程項目管理、計算機網絡、移動互聯網應用技術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最新通信技術的基本原理,具備 3G 、 4G 通信設備的檢測、調試、組裝、維護能力;兼有較強的計算機操作、計算機組網和應用能力;能夠勝任 3G 、 4G 通信網絡系統的無線網絡規劃、網絡維護、網絡測試、網絡優化等崗位的高素質的應用型綜合技術人才。
專業名稱: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非師范) ,學制四年,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專業課程:管理學原理、高級語言程序設計、信息管理學、數據結構、經濟學原理、管理信息系統、信息組織、信息存儲與檢索、計算機網絡、數據庫系統原理及應用、生產與運作管理、運籌學、管理統計學、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具有寬厚的專業基礎和綜合人文素養,具備良好的數理基礎、管理學和經濟學理論知識、信息技術知識及應用能力,掌握信息系統的規劃、分析、設計、實施和管理等方面的方法和技術,具有一定的信息系統和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實踐和研究能力,能在行政部門、企事業單位、金融機構等部門從事信息管理和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設計、開發、應用和管理等工作、為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復合型、應用型高級技術人才。
專業名稱:物理學(師范),學制四年,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專業課程: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原子物理學、理論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數學物理方法、大學物理實驗、近代物理實驗、教育學、心理學、中學物理課程教學論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物理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基本知識及基本實驗技能,獲得進行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熟悉現代教學技術,掌握中學物理的教學方法,具備在基礎教育領域從事物理教學的專業化師資。
專業名稱:應用物理學(應用電子技術方向)(非師范),學制四年,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專業課程: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原子物理學、數學物理方法、大學物理實驗、近代物理實驗、模擬電路、模擬電路實驗、數字電路、數字電路實驗、單片機及接口技術、信號與系統、傳感器原理與技術、嵌入式系統原理及應用、光電子技術、光通信原理與技術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較扎實的物理學基礎和電子信息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具有較寬廣的專業知識和實踐動手能力,本專業學生畢業后能在電子信息技術及其相關領域從事研究、教學、技術開發與應用和綜合管理等工作,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術人才。
專業名稱:化學 (師范) ,學制四年,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專業課程: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教育學、心理學、化學教學論、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研究、中學化學教學設計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為地方基礎教育培養師德高尚、基礎扎實、業務精湛、扎根基層的高素質專業化師資,能夠勝任中學化學教學和教學研究的教師、教育工作者,能在化學及其相關學科領域從事科學研究、管理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專業名稱:化學工程與工藝 (非師范) ,學制四年,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專業課程:物理化學、有機化學、無機及分析化學、化工原理、化工設備機械基礎、化工儀表及自動化、化學反應工程、化工熱力學、化工工藝學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品德高尚、基礎扎實、具有堅韌意志力和實踐創新能力,掌握化學工程與工藝方面知識,從事化學工程與技術及其相關領域的工程科學與技術、科學研究與管理等方面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專業名稱:生物科學(師范),學制四年,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專業課程:植物生物學、動物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遺傳學、植物生理學、細胞生物學、人體解剖生理學、分子生物學、教育學、心理學、中學生物教學論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為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系統掌握生物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具備先進教育理念,熟悉現代教育基本理論,形成良好的教師素養,能夠進行生物教學、教學研究的教師、教學人員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專業名稱:地理科學(師范),學制四年,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專業課程:地球概論、地圖學、地質學、地貌學、氣象與氣候學、水文與水資源學、土壤地理學、植物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地理信息系統、世界地理、中國地理、教育學、心理學、地理教學論。
培養目標:本專業為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系統掌握地理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技能;具備先進教育理念,熟悉現代教育基本理論,形成良好的教師素養,能夠進行地理教學、教學研究的教師、教學人員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專業名稱:土木工程(非師范) ,學制四年,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專業課程: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流體力學、土力學、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概論、工程地質、工程制圖、測量學、土木工程試驗、工程經濟與管理、工程監理概論、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鋼結構基本原理、基礎工程、土木工程施工、施工組織設計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地方經濟建設發展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土木工程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并具備從事土木工程的項目規劃、勘察、設計、施工及管理能力,能在建筑工程、巖土工程、隧道工程、橋梁工程、礦井工程等的設計、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資、開發等部門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專業名稱:工程管理(非師范) ,學制四年,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專業課程:工程圖學、工程材料、工程力學、工程結構、運籌學、工程經濟學、工程項目管理、建設法規、工程合同管理與法律制度、工程估價、工程財務管理、工程成本規劃與控制、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管理、工程信息管理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注重培養適應現代社會與經濟發展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與工程管理相關的管理、經濟和法律、兼備土木工程技術等基本知識,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具有一定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能在國內外工程項目建設及相關領域從事項目決策與投資管理、項目實施目標控制及全過程管理且具有較強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復合型、應用型管理技術人才。
專業名稱:采礦工程(非師范),學制四年,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專業課程:機械制圖、煤礦地質學、理論力學、測量學及礦山測量、材料力學、流體力學、煤礦安全規程、礦井特殊開采、非煤礦床地下開采、采掘機械與液壓傳動、礦山電工學、礦山機械設備、礦山巖體力學、采礦CAD、井巷工程、煤礦開采學、礦山壓力與巖層控制、礦井通風與安全、礦井災害防治技術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根據國家教育方針及地方經濟發展需求,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具備采礦工程師的基本能力、掌握固體礦床(煤、金屬及非金屬)開采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能在采礦領域從事礦區開發規劃、礦山(露天、井下)設計、礦山安全技術及工程設計、生產技術管理、礦山安全監察和初步科學研究的應用型、技術型人才。
專業名稱:安全工程(非師范),學制四年,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專業課程:機械制圖、工程力學、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流體力學泵與風機、煤礦地質學、電工學、采礦學、安全學原理、安全系統工程、安全管理學、礦井通風與安全、安全人機工程學、安全法律法規、安全評價、礦井瓦斯防治、安全監測與監控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根據國家教育方針及地方經濟發展需求,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掌握安全科學、安全技術、安全管理方面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在工礦企事業單位從事安全工程設計、研究、檢測、監察、評價及管理培訓等方面工作能力的具有高尚品德、扎實基礎、堅韌意志力和一定實踐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術人才。
專業名稱: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非師范),學制四年,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專業課程:理論力學、材料力學、電工技術基礎,電子技術基礎、機械工程制圖、機械CAD/CAM、機械原理、機械設計、互換性與技術測量、機械制造基礎、機械制造工藝學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機械設計制造、自動化相關專業基礎知識,具備工程技術應用能力和良好的業務素質,能夠從事機械產品的設計、制造、應用、運行管理和營銷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專業名稱:小學教育(語文教育方向、數學教育方向)(師范) ,學制四年,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
專業課程:基礎心理學、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教育概論、課程與教學論、學校管理學、中外教育史、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小學班級管理、現代漢語、古代漢語、文學概論、兒童文學、寫作、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高等數學(一)、初等數論、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為基礎教育培養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質、扎實的學科知識和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能在小學從事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的“品德高、基礎厚、能力強、身心健”的語文、數學及相關學科應用型師資。
專業名稱:學前教育 (師范) ,學制四年,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
專業課程:基礎心理學、學前心理學、普通教育學、學前教育學、學前衛生學、學前教育史、學前教育研究方法、幼兒園課程、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學前兒童數學教育、學前兒童健康教育、學前兒童藝術教育、兒童文學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質、扎實的學前教育專業知識,能在幼教機構和其他相關機構從事學前兒童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的“品德高、基礎厚、能力強、身心健”的應用型學前教育師資。
專業名稱:特殊教育(動作與言語康復方向)(師范),學制四年,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
專業課程:特殊教育專業開設人體解剖生理學、普通教育學、普通心理學、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特殊兒童心理學、特殊兒童教育學、中外教育史、特殊教育管理、教育研究方法、學校心理咨詢與輔導、特殊兒童評估學、特殊教育案例分析、特殊教育技術、特殊教育教學法;
動作與言語康復方向開設普通教育學、基礎心理學、特殊教育學、康復醫學基礎、康復評定學、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人體解剖生理學、特殊兒童診斷與評估、行為改變技術、特殊教育史、言語治療學、康復聽力學、感覺統合訓練、特殊兒童康復學、運動療法學、個別化教育的理論與實踐。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質,扎實的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知識與較強教學實踐能力,能在特殊教育機構、康復訓練機構從事特殊兒童教育教學和動作與言語康復訓練工作的“品德高、基礎厚、能力強、身心健”的應用型特殊教育專業人才。
專業名稱:音樂學(師范),學制四年,授予學位:藝術學學士。
專業課程:曲式與作品分析、中國音樂史、外國音樂史、中國傳統音樂理論、和聲、音樂論文寫作、鋼琴、視唱練耳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音樂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具有初步對音樂進行理論分析、創作的能力,能在文化館站、中小學、社會音樂團體等部門從事音樂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專業名稱:舞蹈表演(非師范),學制四年,授予學位:藝術學學士。
專業課程:古典芭蕾基訓、古典舞基訓、素質技巧、中國古典舞身韻、民族民間舞、現代舞、舞蹈編導、舞蹈史、舞蹈學概論、劇目排練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舞蹈表演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專業文藝表演團體、文化館站、中小學從事舞蹈表演和教學的應用型人才。
專業名稱:美術學(師范),學制四年,授予學位:藝術學學士。
專業課程:中國美術史及作品鑒賞、外國美術史及作品鑒賞、素描、色彩、課件設計與制作、黔西北民間美術概論、黔西北民間美術、書法篆刻、版畫、漆藝、美術教學論、油畫基礎、中國畫基礎。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廣泛的人文素養,掌握美術學科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實踐能力和美術教育教學能力,適應地方基礎教育的美術教師。
專業名稱:視覺傳達設計(非師范),學制四年,授予學位:藝術學學士。
專業課程:中外設計藝術史、藝術概論、消費心理學、裝飾與圖案、圖形創意、文字與板式、平面(印刷)設計與印刷制作、展示與陳設、數字媒體設計與制作、企業形象。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寬廣的人文素養,掌握視覺傳達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能熟練掌握現代信息技術,了解當今視覺傳達學科前沿的發展動態以及優秀民間文化藝術,具備一定的視覺傳達研究、視覺傳達制作、藝術組織管理等方面的能力,適應地方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需要的應用型視覺設計人才。
專業名稱:體育教育(師范),學制四年,授予教育學學士學位。
專業課程:體育概論、教育學、體育教學論、教育心理學、運動項目理論與實踐、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體育保健學、體育概論、學校體育學、田徑、籃球、體操、健美操、武術、足球、排球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現代教育理念、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和良好的運動技能,能勝任各級各類學校的體育教學、運動訓練及競賽組織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專業名稱: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師范),學制四年,授予教育學學士學位。
專業課程:社會體育導論、體育管理學、社區體育、體育經濟學、健康評價與運動處方、運動項目理論與實踐、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體育保健學、體育測量與評價、社會體育導論、田徑、籃球、體操、排球、足球、武術、健美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掌握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基礎理論、知識與技能,能從事體育教學工作,能在社會體育中從事健身咨詢、技術指導、組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茖I
專業名稱:會計(非師范),學制三年。
專業課程:經濟學原理,經濟應用數學,數據庫管理系統Foxpro,計算技術與會計學基礎,財政金融,經濟法概論,中級財務會計,財務管理學,高級財務會計,會計信息系統,審計學等專業課程。
培養目標:培養學生系統掌握會計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熟悉國家有關法規和政策,具有較強的會計核算和財務信息分析能力,能熟練地運用計算機處理有關財務、會計業務,并具有對企業財務工作進行預測與決策的基本能力以及較強的外語運用能力,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的應用型會計人員。
專業名稱:旅游服務與管理(非師范),學制三年。
專業課程:旅游學概論、管理學概論、公共關系學、旅游地理、旅游資源學、旅游經濟學、旅游心理學、旅游與酒店會計、旅游文化學、旅行社經營與管理、旅游市場營銷、酒店管理、前廳與客房服務與管理、餐飲服務與管理等。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職業崗位所需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能從事旅游資源開發、旅游項目策劃、旅游產品營銷、導游服務、酒店服務與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專業名稱:建筑工程技術(非師范),學制三年。
專業課程:建筑制圖、建筑電工與電氣、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技術經濟分析、建筑材料、建筑工程測量、建筑工程機械、建筑素描、房屋建筑學、地基與基礎、建筑工程預算、建筑施工、建筑給排水、鋼結構、鋼筋砼及磚石結構等。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對建筑工程的綜合設計技術、施工技術、市場分析、工程管理等能力,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進行開發應用的能力,能夠進行建筑工程的設計與技術施工管理,成為一線技術應用型人才。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