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門類: 工學
專 業 類: 紡織類
專業名稱: 服裝設計與工程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服裝設計與工程領域的知識和能力,適應服裝學科與材料、信息、管理、營銷貿易、人文藝術等學科融合發展的趨勢,具有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國際視野,并在服裝設計與工程領域某一方面具有專長,能在服裝企業、服裝行業協會、政府相關部門或其他相關機構等從事產品策劃和設計、工藝技術、生產和經營管理、市場營銷和商貿及行業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服裝設計與工程領域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接受服裝設計、服裝紙樣與工藝、服裝材料、服裝CAD、服裝產品和營銷策劃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備服裝產品設計研發、服裝材料應用、服裝營銷策劃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職業道德、社會責任感和豐富的人文科學素養;
2.具有從事服裝設計或服裝工程技術所需要的自然科學、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知識;
3.具有良好的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和服務意識;
4.掌握扎實的設計、工程基礎知識及一定的經濟管理知識和本專業的理論知識,了解本專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
5.掌握服裝款式、紙樣和工藝設計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具有在本專業領域綜合運用所學理論和知識提出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
6.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從事服裝產品策劃、紙樣與工藝、生產管理、營銷貿易等工作的基本能力,能較熟練地運用計算機進行服裝輔助設計和信息化管理,了解數字化服裝技術發展動態;
7.熟悉文獻檢索的基本方法,具有流行趨勢、行業標準等專業信息的獲取能力和職業發展學習能力;
8.熟悉紡織服裝行業的相關標準,了解服裝新材料、新技術的發展動態和應用前景,了解政府和行業管理部門對服裝行業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9.具有較好的組織管理能力,較強的交流溝通、環境適應和團隊合作能力;
10.具有應對危機與突發事件的初步能力;
11.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環境下的交流、競爭與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學科:
紡織科學與工程、設計學。
核心知識領域:
本專業核心知識領域涵蓋藝術(服裝)設計、服裝結構、服裝工藝、服裝生產與管理、服裝材料與工效、服裝市場營銷和服裝人文科學等知識領域。
核心課程示例:
示例一:服裝美術基礎(128學時)、服裝設計基礎(112學時)、時裝畫技法與效果圖(64學時)、服裝立體構成(64學時)、服裝CAD/CAM(160學時)、服裝材料學(48學時)、工業樣板設計(176學時)、服裝工藝與生產管理(32學時)、服裝營銷學(32學時)、服裝史(32學時)。
示例二:服裝設計基礎(64學時)、時裝畫技法與效果圖(100學時)、服裝立體構成(176學時)、服裝CAD/CAM(32學時)、服裝材料學(64學時)、服裝結構設計(216學時)、工業樣板設計(64學時)、針織服裝設計與生產工藝(32學時)、服裝工藝與生產管理(32學時)、服裝營銷學(32學時)、服裝史(24學時)。
示例三:服裝美術基礎(92學時)、服裝設計學和服裝設計原理(94學時)、時裝畫技法與效果圖(88學時)、服裝立體構成(72學時)、服裝CAD/CAM(52學時)、服裝材料學(48學時)、服裝結構設計(34學時)、工業樣板設計(52學時)、針織服裝設計與生產工藝(32學時)、服裝工藝與生產管理(32學時)、服裝營銷學(32學時)、服裝工效學(50學時)、服裝史(32學時)、服裝紙樣與工藝(104學時)。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服裝工藝實習、生產實習、市場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主要專業實驗:服裝結構實驗、服裝工藝實驗、服裝材料實驗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或藝術學學士。
就業方向:
公司企業、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從事服裝設計、服裝品牌策劃、服裝貿易、服裝企業管理、服裝相關理論研究及時尚傳媒工作。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