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障礙的分類與診斷標準
1.精神疾病和精神障礙的概念。
2.精神疾病的病因和常見精神障礙分類系統。
3.各種致病因素在精神疾病發生過程中的相互作用。
4.精神障礙的診斷標準。
5.多軸診斷。
二、精神障礙的癥狀學
1.常見的精神癥狀的概念、特征及臨床表現。
2.常見的精神癥狀的分類及識別。
3.腦與精神疾病活動以及精神科學的展望。
三、精神障礙的檢查及診斷
1.病史采集、精神狀況檢查。
2.精神檢查中的一般原則。
3.精神科診斷過程。
4.精神科評定量表的應用。
四、器質性精神障礙
1.器質性精神障礙的概念、診斷要點。
2.器質性精神障礙的的特點及主要臨床意義并能識別。
3.譫妄、癡呆、遺忘、人格改變、AD、VD的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及防治方法。
4.顱腦外傷、顱內感染、軀體感染時精神障礙的臨床表現;
器質性精神障礙的病因、發病機制。
5.器質性及軀體疾病所致精神障礙藥物治療的原則、適應癥、禁忌癥及常見副作用的識別與處理。
五、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
1.精神活性物質、依賴、戒斷綜合征、酒精中毒性精神的特點及主要臨床意義并能識別。
2.阿片類物質戒斷反應的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及防治方法。
3.精神活性物質的分類及病因、發病機制。
4.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藥物治療的適應癥、禁忌癥及常見副作用的識別與處理。
六、精神分裂癥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礙
1.精神分裂癥、偏執性精神病的臨床的特點及主要臨床表現并能識別。
2.精神分裂癥、偏執性精神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及防治方法。
3.精神分裂癥、偏執性精神病的發病機制病因中神經生化假說。
4.精神分裂癥、偏執性精神病藥物治療的適應癥、禁忌癥及常見副作用的識別與處理。
5.精神分裂癥的預后評估。
七、心境障礙
1.常見心境障礙的特點及主要臨床意義并能識別。
2.心境障礙各類型的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及防治方法。
3.心境障礙病因、發病機制。
4.治療心境障礙常用心境穩定劑及其他藥物的適應癥、禁忌癥及常見副作用的識別與處理。
八、神經癥性障礙與分離(轉換)性障礙
1.常見神經癥性障礙及分離(轉換)性障礙各具體類型的特點及主要臨床意義并能識別。
2.神經癥性障礙及分離(轉換)性障礙各具體類型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及防治方法。
3.神經癥性障礙及分離(轉換)性障礙的病因、發病機制。
4.神經癥性障礙及分離(轉換)性障礙治療的基本原則,治療常見藥物的適應癥、禁忌癥及常見副作用的識別與處理。
九、心理因素相關生理障礙,應激相關障礙
1.神經性厭食、神經性貪食、進食障礙、睡眠障礙及應激相關障礙的特點及主要臨床意義并能識別。
2.神經性厭食、神經性貪食、進食障礙、睡眠障礙及應激相關障礙的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及防治方法。
3.神經性厭食、神經性貪食、進食障礙、睡眠障礙及應激相關障礙的病因、發病機制。
4.神經性厭食、神經性貪食、進食障礙、睡眠障礙及應激相關障礙的治療原則,使用藥物治療時的適應癥、禁忌癥及常見副作用的識別與處理。
十、兒童少年期精神障礙
1.精神發育遲滯、兒童孤獨癥、注意缺陷和多動障礙、品行障礙及抽動障礙的特點及主要臨床意義并能識別。
2.精精神發育遲滯、兒童孤獨癥、注意缺陷和多動障礙、品行障礙及抽動障礙的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及防治方法。
3.精神發育遲滯、兒童孤獨癥、注意缺陷和多動障礙、品行障礙及抽動障礙的病因、發病機制。
4.精神發育遲滯、兒童孤獨癥、注意缺陷和多動障礙、品行障礙及抽動障礙的,使用藥物治療時的適應癥、禁忌癥及常見副作用的識別與處理。
十一、軀體治療
1.精神藥物的分類,抗精神病藥、抗抑郁藥、心境穩定劑的作用機制及常見的副作用。
2.各類常用精神藥物的代表性藥物及不良反應及處理。
3.抗焦慮藥物的作用機制、適應癥及禁忌證。
4.電休克的治療方法。
十二、心理治療
1.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
2.心理治療關系。
3.主要心理治療流派。
4.促進變化的策略與技術。
注:
考試內容基本結構表
內容 | 比例 | |
專業 | 精神科 | 約占70% |
相關專業 | 神經內科 | 約占30% |
更多信息請查看廣東省事業單位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