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工程
•國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學科
•2007年被評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2011年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專業
•1997年國家首批一級博士點授予權
•2007年成為首批國家一級重點學科
•擁有冶金與材料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東北大學-包鋼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東北大學-首鋼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東北大學-招金集團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依托于冶金工程國家重點學科,建設有多金屬共生礦資源生態化冶金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及特殊鋼先進冶金工藝與裝備、有色金屬冶金過程2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專業概況
冶金工程專業是一門研究從礦石中生產鋼鐵和有色金屬原料并進行加工的應用性學科,專業涵蓋鋼鐵冶金、有色金屬冶金和冶金物理化學三個二級學科。本專業主要為冶金行業及相關領域、科研設計院所、高等院校、國家政府機關培養從事研究、開發、設計、生產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及管理人才。
歷史沿革
冶金工程專業是我校歷史悠久的傳統特色專業,其前身“東北大學礦冶科”始建于20世紀30年代,是我國大學最早設立的冶金專業。并于1950年、1951年明確分離為鋼鐵冶金和有色金屬冶金專業。我國著名冶金專家、科學院學部委員靳樹梁教授、煉鋼專家周自定教授和有色金屬冶金著名專家邱竹賢院士長期在該專業任教,經過幾代人數十年的努力奮斗,把該專業建成了相關學科齊全、整體實力雄厚,專業定位、辦學思想明確,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國內一流專業,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
專業范圍
學生畢業后應掌握冶金過程的基礎理論、鋼鐵冶金和有色金屬冶金的專業知識,具備信息科學與過程控制、材料、機械、能源、資源、環境保護、經濟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識。
名師薈萃
本專業擁有一支素質一流的教師隊伍,現有在崗教師116人,其中教授2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9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名,遼寧省教學名師3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審組成員1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和長江學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8人,遼寧省百千萬人才百千層次16人。
人才培養
半個多世紀以來本專業為國家培養數以萬計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涌現了一大批杰出的科技精英、高級管理人才和廠礦企業負責人。培養出了以張懿院士、干勇院士等為代表的科技英才,培養出了以張程忠、王習慧、李煜煌、蔣開喜、尉克儉、奚正平、劉維國、李永祥、朱蒙、陳向陽、李文秀等為代表的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企業家。
考研就業
冶金工程專業在每年大學招生選專業的網上推薦中,是我校唯一排在全國第一的本科專業。學生畢業后可以繼續攻讀國內(外)大學和科研院所相關專業的研究生,每年讀研的學生占畢業生40%以上,本科生一次性就業率連續5年來達98%以上,在全校各專業中名列前茅。
獎學金設置
本專業的學生享受學校的各級各類獎學金和助學金,同時本專業還單獨設有“中州鋁”獎學金和“鋼鐵冶金振興”獎學金以及“中信鈮鋼-CBMM曹萌之獎學金”,獎勵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和學習刻苦的特困學生。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