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類
材料科學與工程面向一級學科實行按“大類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著重于建立寬厚的學科知識基礎,拓寬知識面,強化基礎、拓寬專業、注重實踐。學生第三學年第一學期開始進行專業分流培養,分為金屬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功能材料三個本科專業。
金屬材料工程專業
該專業培養具備深厚金屬材料科學與工程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在材料設計與結構分析、材料合成與制備、性能檢測與評價、產品質量管理等領域從事教學、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藝和裝備設計、生產與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技術精英人才。
專業主干課程:材料科學基礎、材料熱力學、固態相變原理、材料分析方法、金屬材料學、材料力學性能、材料物理基礎、腐蝕與防護、工程安全與質量管理、熱處理工藝及設備等。
專業方向:金屬材料工程與技術方向(材料制備及品質優化,表面改性技術、材料腐蝕及防護、失效分析和安全評估等方面)和無損檢測方向(包括材料性能無損表征、超聲波信號分析與處理、超薄層復合結構的檢測與評價,以及超聲檢測與無損評價技術等方面)。
畢業生主要在材料與制造業領域的企業事業、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部門,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質量檢驗與評估、經營管理、國際經貿等工作。
該專業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權,并設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
該專業是國家同類專業首個通過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首批“遼寧省本科示范性專業”。該專業培養具備深厚材料科學與工程方面的基礎理論,在材料復合場改性技術、材料加工過程計算機模擬、材料加工工藝控制與優化、材料先進制備技術和新材料開發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藝與設備設計、生產及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技術精英人才。
專業主干課程:材料科學基礎、材料成形原理、固態相變原理、材料分析方法、金屬材料學、工程制圖、傳輸原理、材料成型工藝學、 材料成型過程檢測及控制、數值模擬原理及應用等。
畢業生主要在材料與制造業領域的企業事業、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部門,從事材料設計與加工制造、材料制備工藝及理論、計算機檢測與控制、計算機模擬與軟件開發、技術管理與經營等方面工作。
該專業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權,并設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功能材料專業
該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該專業培養具備深厚材料科學與工程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在功能材料設計、合成與制備、性能檢測與表征、應用等領域從事教學、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與應用、生產與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技術精英人才。
專業主干課程:材料科學基礎、固態相變原理、材料分析方法、金屬材料學、材料物理性能、電子信息材料、生物醫用材料、電磁功能材料、太陽能電池材料、納米功能材料等。
專業方向:電子信息功能材料、生物醫用材料、非平衡低維材料、環境與能源材料、電磁功能材料、儲能材料方向。
畢業生主要在新興產業相關的材料研究與應用領域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高新技術企業事業等部門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與應用、經營管理、國際經貿等工作。
該專業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權,并設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