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那么多人要考公務員?
來源:華圖公務員考試研究中心 閱讀:7908 次 日期:2007-09-23 09:48:24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為什么那么多人要考公務員?”,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先看一組數字:
 
2005年國家公務員的考試人數是37萬
2006年是國家公務員的考試人數50余萬
2007年國家公務員的考試人數突破55萬
今年的國家公務員的考試競爭最高比例達1:4000
大部分熱門職位競爭比例超過1:500
……
        自2001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招考以來,在短短6年的時間里,報名人數從3萬多人猛增至55萬人,其中大部分為高校應屆畢業生及畢業一段時間后依然沒有找到合適工作的往屆生,也有一部分在職人員。大學生報考公務員熱已經成為中國教育改革后凸顯出的一大社會現象。尤其是隨著公務員社會地位逐步上升,越來越多的畢業生把進政府機關工作視為實現個人抱負、提升人生價值的舞臺,于是,“考霸”、“考碗一族”屢見不鮮,誓啃“皇糧”,抱定 “金飯碗”不動搖?!肮珓諉T熱”已經成為一種大眾皆知的社會現象。許多人發出了這樣的疑問:我們為什么要當公務員?每一種熱點現象的背后,必定有它內在的原因,簡要分析,主要基于以下幾點:
 
        公務員·職場新風尚
 
        目前我國勞動力市場的狀況是:下崗工人增多,大部分行業人才的供求趨于飽和,再加上擴招的大學生接連畢業,使我國本來就不景氣的勞動力市場的就業形勢更加嚴峻。在漫漫的就業征程中,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是越來越多畢業生及從業人員的夢想。所以無論什么,只要和工作沾邊,就奮不顧身奔上前。公務員考試制度的改革給廣大需就業人員一個機會,數以十萬計的人員正熱烈投身于“天下第一考”——公務員考試的行列中來!雖然有時候難免帶點“盲目”色彩,但機會在前,也就顧不得許多了。
        就業形勢的嚴峻,致使公務員成為職場新風尚。
 
        公務員·職業優勢凸顯
 
        工作的穩定性。公務員享有國家完善的社會保障。養老、醫療、住房等等,都不是公司企業員工所能望其項背的。而且,公司企業員工的工作壓力大,競爭力大;而公務員工作相對輕松,大多數公務員都能享受國家法定假日。公司企業員工合同往往一年一定,其工作就如踩在西瓜皮上一樣,隨時有失去的可能;而公務員卻是一進終生,除非違法違紀,很少有可能失去工作。另外,普通的崗位,工作壓力也相對較小。
福利的可*性。我國借鑒了西方文官制度,公務員的收入是通過國家法律確立的,人大在制定、審議年度財政預算的時候會對此專項列支,并立法保證專款專用。因此,良好的福利待遇和充分的職務保障,使國家公務員少了許多后顧之憂。隨著《公務員法》的出臺,公務員的激勵保障機制進一步健全,納入政府體系的公務員能夠擁有更多的社會保障,從養老金、醫療保險金到住房公積金,還有生育保險、各類津貼,這些所有的保障體系為公務員筑起了牢固屏風,任憑“風吹雨打”。
        對公務員工作的穩定性和福利可*性的追求以及對生活質量的注重,成為眾多高學歷和在職人員重新報考公務員時所看重的東西,
        地位的尊貴性。中國人自古就有官尊民卑的思想,一個公務員,尤其是上級機關的公務員,即使在其單位內部無權無勢,但在社會上,尤其到了基層,卻享受著人們尊敬的眼光。僅以出差為例,公司企業員工大多自己打理,而公務員出差尤其下基層,卻由下面安排得十分妥當。能夠體面、穩定、有尊嚴地生活,當然是世人都渴望的生存狀態。
        因此,“學而優則仕”的傳統觀念由父母灌輸到下一代身上,左右著年輕人的就業選擇。
 
        公務員·高“含金量”
 
很多高學歷人士報考公務員,甚至一些有著不菲收入的白領,也躋身公考之列,其報考人數年年遞增,一個最重要原因就是追逐高“含金量”,事業發展的舞臺更大,機會更多。
        公務員與白領相比,社會地位、生活環境、未來的潛在收入各方面都有優勢。在我國市場制度還不完善的情況下,掌握政府資源的人擁有大量機會;公務員所在的政府機關部門作為制定、解釋和執行政策的部門,與有關眾多企業構成上下管理、服務關系,交往的平臺非常大,可以形成重要的人脈資源;另外,對于政策的解讀,政企關系的實踐,都有助于一個人迅速了解中國國情和社會,熟知社會游戲規則,從而有助于自身職業生涯的發展。
 
       因此,立志做一個高素質的公務員,用自己的遠見卓識和聰明才智,恰當正確地運用國家政策,為人民大眾服務的同時,為自己贏得一個高質量的生存狀態,也不失為一種高遠的人生目標。
易賢網手機網站地址:為什么那么多人要考公務員?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