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門類: 醫學
專 業 類: 醫學技術類
專業名稱: 醫學影像技術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現代化發展需要,熱愛醫藥衛生事業,遵紀守法、團結協作、刻苦鉆研、開拓進取,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具備較為扎實的醫學影像技術基礎理論與基本知識,熟練掌握從事影像技術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充分了解醫學影像技術在醫學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和限度, 能在醫學影像技術專業領域利用醫學影像設備從事醫學影像學檢查工作的醫學影像技術應用型人才。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醫學影像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醫學影像技術(常規放射學、CT、MR、超聲學、核醫學、介入放射學)的基本操作技能的訓練,熟練掌握醫學影像學范疇內的各項技術及計算機的基本理論和操作技能,如各種醫學影像設備的成像原理、操作、保養以及常見故障的排除,以及各種圖像處理軟件應用,掌握有關放射防護的規章制度和方法,以及文獻檢索、資料查詢、計算機應用的能力,熟悉常見疾病的影像診斷知識,能運用各種影像學技術獲取診斷所需的優質圖像,熟悉醫學影像檢查相關的醫學倫理學原則。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常規放射學、CT、MR、超聲學、核醫學、介入放射學等醫學影像技術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醫學影像設備的相關檢查技術,掌握設備日常維護、保養、常見故障排除技術;
3.具備開發圖像處理軟件所需要的基本能力,熟練掌握PACS系統的使用和維護技術,以及影像學工作站的后處理技術(能熟練運用Functool軟件、DTI studio軟件、MATLAB軟件等);
4.熟悉有關放射防護的規章制度和法規;
5.了解醫學影像技術學的前沿理論、應用前景、發展動態以及行業需求;
6.具備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勇于創新,能夠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務,具有國際醫學科學交流能力和計算機使用能力。
主干學科:
醫學影像學、醫學影像應用基礎理論,臨床醫學。
核心課程:
影像應用數學、影像物理學、圖像處理算法基礎、醫學影像成像原理、醫學圖像處理、醫學影像檢查技術、醫學影像設備學、醫學影像設備安裝與維修、醫學影像診斷學。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專業實習(醫學影像檢查技術及影像診斷學實習)、專業技能實訓(影像設備實踐基地專業實訓)。
主要專業實驗:
醫學影像檢查技術實驗、醫學圖像處理實驗、醫學影像設備實驗、醫學影像診斷學實驗、影像設備安裝與維修實驗、醫學影像成像原理實驗、圖像信號分析方法實驗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就業方向:各級醫療機構從事醫學影像檢查、診斷和介入、操作及設備的維修與營銷工作;放射治療工作。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