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 用人單元名稱 | 崗位名稱 | 崗位等級 | 人員屬性 | 招聘人數 | 所需專業 | 學 位 | 其它要求 |
1 | 暗物質和空間天文實驗室 | 高能彌散氣體研究 | 中級/副高 | 在編 | 1 | 天體物理 | 博士 | 1)參與暗物質科學用戶平臺建設;X射線以及甚高能天體物理源的研究。2)具備高能空間望遠鏡數據處理經驗,獨立研究、團隊合作精神,有海外留學、研究經歷以及博士后經歷。 |
2 | 太陽活動的多波段觀測研究團組 | 太陽物理研究 | 副高 | 在編 | 1 | 太陽物理 | 博士 | 具有天體物理專業博士學位,太陽χ射線或γ射線研究方向。有博士后經歷者優先考慮。 |
3 | 南極天文中心 | 南極實測天體物理研究 | 研究員 | 在編 | 1 | 天體物理 | 博士 | 實測天體物理和數據處理,超新星、伽馬爆和宇宙學研究。 |
4 | 南極時域天文 | 中級及以上 | 在編 | 1 | 天體物理/宇宙學 | 博士 | 在南極天文領域所涉及的時域天文(超新星、伽瑪暴等變源)或宇宙學有一定研究基礎,已發表國際主流刊物論文5篇及以上。具備團隊精神。 | |
5 | 南極天文科考 | 初級及以上 | 在編/不在編(視應聘人員具體情況) | 1 | 天文、物理、工程類 | 碩士及以上 | 對天文研究有興趣,有志于在南極天文領域發展,有一定的物理和工程基礎,以及較好的計算機編程能力。具備較好的身體素質和團隊精神,愿意參加南極科考并完成有關安裝、調試任務。 | |
6 | 星系中的恒星形成團組 | 星系毫米波觀測研究 | 初級/中級 | 在編 | 1 | 天體物理 | 博士 | 能獨立開展科學研究工作 |
7 | 分子云與恒星形成研究團組 | 恒星形成的紅外光學研究 | 中級 | 在編 | 1 | 天體物理 | 博士 | 在分子云與恒星形成研究方面:①有較強理論基礎,熟練掌握紅外和光學觀測研究方法和技術;②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和一定的研究成果。 |
8 | 南極大科學裝置辦公室 | 亞毫米波望遠鏡研究 | 中級/副高 | 在編 | 1 | 電磁場、天線 | 博士 | 1、精通電磁場和天線技術或大型光學望遠鏡技術;2、電磁場和天線技術、光學技術相關專業;扎實的天線或望遠鏡專業知識和研究能力;3、身體健康,愛崗敬業,富有合作精神;4、具有相關領域研究經驗者優先,有突出成就者可放寬到碩士學位。 |
9 | 用戶支持系統研發 | 中級/副高 | 在編 | 1 | 信息 | 博士 | 1)數據庫、信息系統、天文及相關專業博士學位,扎實的專業知識與研發能力;2)精通數據庫或信息系統,熟悉用戶支持系統;3)身體健康,愛崗敬業,富有合作精神;4)具有數據庫系統研制或用戶系統研制經驗者優先,有突出成就者可放寬到碩士學位。 | |
10 | 青海觀測站 | 射電天文研究 | 研究員 | 在編 | 1 | 天體物理 | 博士 | 1)有較強的科研工作能力和較深厚的研究工作積累,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2)為國家、院重要科技項目或等效項目中子課題項目的負責人;3)具有指導研究生的能力和經歷;4)具有獨立開展國際學術交流的能力;5)身體健康天體物理、分子物理、射電天文專業博士,1965年(含)以后出生,1991年(含)以后參加工作的,從事射電天文研究者的優先。 |
11 | 空間目標與碎片觀測研究中心 | 空間目標與碎片觀測方法 | 初級及以上 | 在編 | 1 | 天體物理,天體測量與天體力學 | 博士 | 具有獨立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和較強的事業心及開拓精神。有較高水平的學術論文發表。 |
12 | 衛星精密定軌及應用研究團組 | 軌道計算 | 初級及以上 | 在編 | 1 | 天體測量與天體力學/應用數學 | 博士 | 天體力學、天體測量、應用數學專業,熟悉衛星軌道運動理論,具有較強的計算機軟件設計方面的基礎和相關經驗。 |
更多信息請查看江蘇省事業單位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