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區事業單位公務員考試信息咨詢QQ及各地區考友QQ交流群
一、課程的性質和任務
基礎化學是一門培養學生具有化學基本知識和能力的基礎必修課。主要研究基礎化學常見元素單質、化合物的性質,以及無機化學和有機化學常見反應類型和反應規律。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有關的化學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及基本實驗技能,了解這些知識、理論和技能的應用,培養分析和解決涉及化學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礎。
二、總要求
本考試要求將《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等中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化學計算等知識分為識記、理解、分析計算、綜合應用四個層次。識記:指對相關課程中的有關術語、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能直接應用。理解:指對相關課程中的概念、公式、方法、基本定律和元素的基本性質有一定的理性認識,在理解的基礎上能運用所學知識與簡單的實際問題相聯系。分析計算:指在理解元素的化學性質及相關基本定律和計算公式的基礎上進行有關化學計算。綜合應用:指能綜合運用化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三、課程內容的基本要求及重點和難點
(一)物質及其變化
[要求]物質的聚集狀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和能量關系,對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式的有關計算,化學反應熱效應及熱化學方程式書寫。
1.了解物質的聚集狀態的特點。
2.理解化學反應熱效應及熱化學方程式書寫
3.掌握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式和氣體分壓定律。
[重點和難點]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式和氣體分壓定律
(二)化學反應速度和化學平衡
[要求]化學反應的速率,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化學平衡,化學的移動以及化學速率與化學平衡綜合應用,化學平衡的有關計算。
1.了解化學反應的速率,化學平衡。理解:速率常數,平衡常數。
2.理解影響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因素。
3.掌握化學平衡的有關計算。
[重點和難點]化學平衡的有關計算。
(三)電解質溶液和離子平衡
[要求]強電解質溶液,水的解離和溶液的pH值,酸堿電離平衡及鹽類水解等相關計算,難溶電解質溶度積規則及有關計算。
1.了解酸、堿的基本概念。
2.理解酸堿質子理論,同離子效應和緩沖溶液,電離平衡。
3.掌握電離平衡及鹽類水解等相關計算,難溶電解質溶度積規則及有關計算。
[重點和難點]酸堿質子理論和難溶電解質溶度積的計算。
(四)氧化和還原
[要求]氧化還原反應,原電池,電極反應和電池反應,電極電勢,氧化劑和還原劑的強弱,氧化還原反應進行的方向,能斯特方程式及有關計算。
1.了解原電池的基本概念。
2.理解電極反應和電池反應,電極電勢,氧化還原反應進行的方向。
3.掌握能斯特方程式及有關計算
[重點和難點]電極電勢和利用能斯特方程的計算
(五)原子結構和元素周期律
[要求]原子核外電子運動狀態,原子中電子的排布,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與元素,周期系內各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層結構的特征,元素性質周期性變化規律。
1.了解原子參數,元素性質周期性變化規律。
2.理解四個量子數,電子的排布原理。
3.掌握核外電子排布,周期系內各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層結構的特征。
[重點和難點]各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層結構的特征。
(六)原子結構和元素周期律
[要求]共價鍵理論,雜化軌道的理論與分子幾何構型,分子間力及氫鍵,離子鍵與離子晶體。
1.了解離子鍵、共價鍵特征。
2.理解雜化軌道的理論,分子間力及氫鍵,分子的空間構型。
分子的空間構型。
(七)配位化合物
[要求]配位化合物,配合化合物的結構,配合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狀況,配位化合物的穩定性及有關計算。
1.了解配位化合物的定義、組成及命名等基本概念。
2.理解配位化合物化學鍵的本質及空間構型。
3.掌握配位化合物的穩定性及有關計算。
[重點和難點]配位化合物空間構型和配位化合物的穩定性的有關計算。
(八)堿金屬和堿土金屬
[要求]堿金屬和堿土金屬元素的自然資源,堿金屬和堿土金屬單質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了解堿金屬和堿土金屬元素自然界中存在形式及分布。
2.理解:堿金屬和堿土金屬單質、氧化物、氫氧化物及鹽的性質。
[重點和難點]堿金屬和堿土金屬氧化物、氫氧化物及鹽的性質。
(九)鋁錫鉛砷銻鉍
[要求]鋁的單質、氧化物、氫氧化物或酸及鹽的性質。
1.了解鋁單質的性質
2.理解鋁的氧化物、氫氧化物或酸及鹽的性質。
[重點和難點]鋁的氧化物、氫氧化物或酸及鹽的性質。
(十)氫希有氣體鹵素
[要求]鹵素單質、氫化物、含氧酸及其鹽的性質。
1.了解鹵素單質的性質
2.理解鹵素氫化物、含氧酸及其鹽的性質。
[重點和難點]鹵素氫化物、含氧酸及其鹽的性質。
(十一)氧硫氮磷碳硅硼
[要求]氧、硫、氮、磷、碳、硅、硼的單質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了解氧、硫、氮、磷、碳、硅、硼的單質性質
2.理解氧、硫、氮、磷、碳、硅、硼化合物的性質。
[重點和難點]氧、硫、氮、磷、碳、硅、硼化合物的性質。
(十二)銅副族和鋅副族
[要求]銅、鋅的單質及化合物的性質。
1.了解銅、鋅的單質的性質。
2.理解銅、鋅化合物的性質。
[重點和難點]銅、鋅化合物的性質。
(十三)鉻錳鐵鈷鎳
[要求]鐵、鈷、鎳的單質及化合物的性質。
1.了解鐵、鈷、鎳的單質的性質。
2.理解鐵、鈷、鎳化合物的性質。
[重點和難點]鐵、鈷、鎳化合物的性質。
(十四)烷烴、烯烴、炔烴和芳香烴
[要求]烷烴、烯烴、炔烴和芳香烴命名、結構、化學性質及其制備。
1.了解烷烴、烯烴、炔烴和芳香烴命名。
2.理解烷烴、烯烴、炔烴和芳香烴的結構、化學性質及其制備。
[重點和難點]烷烴、烯烴、炔烴和芳香烴的化學性質及其制備。
(十五)紅外光譜與共振譜
[要求]電磁波與分子吸收光譜,紅外光譜,核磁共振譜
1.了解產生吸收光譜光譜的基礎,紅外吸收光譜和質子核磁共振譜的譜圖解析方法。
2.能運用分子式、紅外光譜圖及核磁共振譜圖推測簡單有機化合物的分子結構。
[重點和難點]運用分子式、紅外光譜圖及核磁共振譜圖推測簡單有機化合物的分子結構。
四、試卷結構
試卷總分:10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試卷內容比例:
試卷題型比例:填空約15%,選擇約15%,配平化學反應方程式約15%,簡答約15%,
計算設計題約40%。
試題難易比例:較容易題約60%,中等難度題約30%,較難題約10%。
五、參考教材
1.《無機化學》高職高專化學教材編寫組編(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8年。
2.《有機化學》高職高?;瘜W教材編寫組編(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8年。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