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區事業單位公務員考試信息咨詢QQ及各地區考友QQ交流群
經濟管理學院成立于2004年,其前身為2000年成立的經貿系。現有教職工158人,設有6個本科專業,(2013年春季)在校本科生規模為3691名。
一、機構設置
我院設院長、副院長、教研管理主任、行政主任等領導崗位。教學組織設國際經濟與貿易、財務管理、物流管理、市場營銷、旅游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6個專業教研室和1個綜合教研室。
在行政與教學教務管理機構設置方面,學院設立院辦和教學科。在學生管理機構設置方面,學院現有兩個年級科:本科一部與本科二部。另外,我院還設有黨、團總支辦公室,負責黨內學習、團組織的活動和黨團建設管理工作。
二、師資隊伍
學院不斷加大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引進和培養力度,經過多年的發展,經濟管理學院已擁有一支專職教師為主、專兼職教師結合、結構合理、愛崗敬業、業務水平和素質較高、能夠滿足教學和科研需要的教師隊伍。
經濟管理學院現有專任教師114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8人,講師65人,助教13人。研究生以上學歷84人,占74%。教師平均年齡40歲。
經濟管理學院現有省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我院獲批省部級教改研究項目2項,省級科研項目11項,校級教改研究項目22項,校級科研項目57項,得到資助經費約140萬元。三年來,出版教材11部,發表論文80余篇。
學院有行政與教學管理人員14名(含三名院領導兼職行政),學生管理人員27名(含兩名學生科長)。行政與學生管理隊伍中處級干部4名,科級干部4名(不含系所室領導為教師兼職)。
教學與管理兩支隊伍以提高教學質量為工作中心,密切配合,奠定了我院教學質量管理的人力資源基礎。
三、人才培養模式
學院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思路,努力構建以能力培養為主線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經濟與管理學科協調發展,在人才培養、教學科研、服務社會等三項職能上辦出學科特色,培育優勢專業,注重實踐教學,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服務社會的能力;立足西部,著眼于陜西建設“三強一富一美”西部大省的宏偉目標,面向西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層,緊貼區域經濟發展的相關行業,強化教學的中心地位,培養德、智、體、美兼顧,應用基礎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專業+外語+技能”的應用型經管類高級專門人才,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
四、專業設置
經濟管理學院現有6個本科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財務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旅游管理、市場營銷等。上述6個專業分別設立于2005年、2007年、2009年、2007年、2010年、2005年。國際經濟與貿易本科專業于2010年被評為省級特色專業。現有本科專業依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經多次調研,反復論證,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制定了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教學大綱。堅持“專業+外語+現代化技能”的人才培養模式,突出專業技能和英語、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根據專業培養目標,不斷更新教育思想觀念,注重優化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選用優秀教材,加強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深化改革,提高質量,加強科研,力求我院本科專業能夠為社會發展提供專門型和應用型人才。
五、課程設置
我院本科專業根據市場需求適時調整專業結構,本科專業設置以下課程:公共基礎課(即通識教育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專業限選課和專業任選課五個層次;并設置適合本專業發展的三個模塊方向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方向,課程結構合理。其中實踐教學環節占總學分比例的20%至25%之間。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主要課程包括:西方經濟學、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國際商法、國際市場營銷、國際貿易實務、國際貿易單證實務、國際結算、國際商務談判、管理學、會計學、統計學、物流學、計量經濟學等。
市場營銷專業主要課程包括: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學、貨幣銀行學、經濟法、基礎會計學、統計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學、消費者行為學、廣告管理、市場調查與預測、服務營銷學、物流管理等。
旅游管理專業主要課程包括: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旅游學概論、旅游經濟學、經濟法、酒店管理、旅游資源規劃與開發等。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主要課程包括:管理學、人力資源管理、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組織行為學、統計學、經濟法、基礎會計學、市場營銷、管理信息系統、社會保障制度、財務管理、勞動關系管理等。
財務管理專業主要課程包括:基礎會計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統計學、管理學、審計學、成本與管理會計、中級財務會計、中級財務管理、高級財務管理、資產評估、財務分析、管理信息系統、投資學等。
物流管理專業主要課程包括:管理學、宏微觀經濟學、采購學、運籌學、基礎會計學、市場營銷、經濟法、物流學、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運輸組織管理、物流企業管理、國際物流管理、倉儲與配送、物流信息與技術等。
六、教學設施
經濟管理學院實驗中心自2006年8月建立以來,學院不斷投入財力物力、人力,目前已將實驗中心建設成硬件設備較先進,軟件功能較齊全,并能基本滿足現有專業實驗需求的綜合實驗基地。
實驗中心由六個實驗室和一個ERP沙盤(含財會、物流兩專業)實驗室及一個模擬導游實驗室組成,配有學生機302臺,實驗室面積約770平方米,配備了國際貿易實務流程軟件SimTrade、外貿單證系統、國際貨運代理、報關實務、用友ERP教學軟件、用友財稅一體化軟件及ERP沙盤、工商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實踐平臺、人力資源管理教學系統、人力資源案例教學系統、Flexsim物流設計仿真、第三方物流管理、供應鏈管理與優化、物流管理沙盤、錢龍金融教學軟件、Sinfonia酒店管理軟件、模擬導游實驗室等實踐教學軟件,較好地滿足了各專業實踐教學的需要。
七、榮譽與就業
在教職工長期的共同努力下,學院品牌與學生整體素質都在顯著提升。近三年學院集體和學生所獲得的部分榮譽如下:
經濟管理學院榮獲“全省教育系統2011年度精神文明建設和宣傳思想工作先進集體”榮譽。
2012年9月,經濟管理學院又被評為省級師德建設標兵單位。
2012年9月,經濟管理學院在陜西省經濟學會舉辦的2012年理論研討會征文工作中,榮獲“優秀組織獎”。
國際貿易教研室榮獲“陜西省三八紅旗手先進集體”榮譽。
2012年碩士研究生錄取人數13人,較2011年的8人,2010年的4人,有了顯著的進步。
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申報,初報100余項,經過層層評審,獲得立項國家級4項,省級6項。這是我院教師與輔導員兩支隊伍精誠合作共帶學生申報科研項目的第一次嘗試
經濟管理學院注重學生的體育美育教育,通過組織豐富的課外文化活動、體育競技活動來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品德,樹立共產主義世界觀和人生觀,使學生內在的心靈美化為語言美、行為美以及形態美。
2013年,經濟管理學院國際貿易專業學生在全國大學生外貿從業能力大賽上獲得團體二等獎,其中11名學生獲得個人二、三等獎;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切實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共陜西省委教育工委、陜西省教育廳在全省大中小學開展了“學習雷鋒精神”讀書征文比賽,我院3名學生此次賽中分別獲得二等獎、三等獎。在“APEC未來之聲”中國區陜西賽區選拔賽中2011級財務管理專業的肖瀟同學獲三等獎。
2012年,我院組織學生參加了豐富多彩的校內外實踐教學、科技、文化大賽。共獲得了市級以下及校內獎勵86項,省、部及國家級獎勵32項,其中國家級獎勵7項。為引導青少年學生懂得感恩、學會感恩,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國家語委語言文字報刊社、世紀金榜聯合舉辦了“世紀金榜杯”全國校園文化系列活動之感恩書信大賽,我院5名學生分別榮獲了一、二、三等獎;在青春活力健美操大賽中,2011級代表隊榮獲團體第一名,2012級代表隊榮獲團體第二名;西安翻譯學院學院首屆功夫扇比賽中獲得第一名。
2011年經濟管理學院學生在各類學科競賽,課外文化活動、文藝、體育活動,社會實踐活動中累計獲獎國家級獎勵17人次、省部級獎勵28人次。
09級陳薇薇同學以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身份參加2010年“CCTV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榮獲陜西省二等獎; 2012年5月,在首屆陜西高校模擬導游大賽中,經管院旅游專業10級三名學生一路過關斬將,擊敗數所著名公辦高校選手進入決賽,王曌陽一舉奪取中文組冠軍,獲一等獎,高鴻娟獲三等獎,楊維獲優秀獎。
通過在校學習,經濟管理學院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發展,歷屆畢業生的就業率均保持在較高水平。近年來,學院畢業生的就業率高達93%以上。我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首屆畢業生葉瑜,畢業后擔任大學生村官,三年來帶領父老鄉親脫貧致富,成績卓著,被選為第12屆全國人大代表,成為2013年陜西出席兩會最年輕的代表。是我院數以千計的畢業生的杰出典型。
經濟管理學院積極響應和踐行老院長丁祖詒教授“高尚教育”的理念,在長期的教學科研與學科建設以及學生管理等方面拼搏進取、團結奉獻、銳意創新,不斷強化過程管理、提升學院的整體素質和品牌形象,培養了大批“經世濟民”之才。
經濟管理學院教學大樓位于西安翻譯學院教學東區,是一依山傍水、小橋流水、金柳婆娑、鳥語花香、環境優美的絕佳學習環境。在政府大力鼓勵和發展民辦教育的新形勢下,經管院必將對內提升整體素質,對外樹立良好形象,并以嶄新的面貌竭誠迎接全國各地的莘莘學子來此深造。
經濟管理學院主要部門電話:
院長辦公室:029-85898909
教研主任辦公室:029-85891544
行政主任辦公室:029-85891549
教學科辦公室:029-85891547 029-85891594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