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咨詢電話:045186413441、045186413405-806)
1專業簡介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由微電子科學與技術系承辦,是2000年申辦的新專業,從2001年開始招生。該新專業建立的基礎是原電子科學與技術系的微電子專業,始于1974年開始招生的半導體器件專業。
微電子科學與技術系擁有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二級學科博士點和碩士點,是黑龍江省重點學科,與電子科學與技術共享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后流動站;2004年成為教育部批準建設的十五個國家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之一。與機電學院和市政學院共同擁有“微系統與微結構制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北方)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微電子科學與技術系下設實習實驗中心和科研中心。實習實驗中心承擔本科生生產實習、課程實驗、課程設計以及畢業論文工作。從事的研究領域和相關技術是現代信息技術和產業的重要基礎和研究熱點,也是國防建設、武器裝備進步的重要支撐技術。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集成電路設計與應用、無線傳感網絡技術、MEMS微能源、微納器件與系統、高可靠集成電路設計技術及先進SoC技術等。
2師資情況
微電子科學與技術系現有教師24人,其中:教授9人(博導5人),占教師總數37.5%;副教授5人,占教師總數20.8%;講師10人,占教師總數41.7%。
學位結構為:博士學位18人,占教師總數75%;碩士學位4人,占教師總數16.71%;本科2人,占教師總數8.3%。
微電子科學與技術系聘請國外兼職教授4名(其中博導3名),聘請國外合約專家1名。
3學術帶頭人
劉曉為教授(博導),微電子科學與技術系主任,MEMS中心主任,學科負責人,國家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主任,微系統與微結構制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國防科技“511人才工程”學術帶頭人。作為負責人承擔和完成了國家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等科研項目20余項。主要研究方向為:集成電路設計、MEMS集成傳感器、MEMS微能源、物聯網技術、納米技術等。在微慣性器件接口ASIC芯片、微型燃料電池、靜電鍵合工藝仿真等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填補了國內空白。2000年以來發表論文300篇以上,其中被SCI、EI檢索200余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30項以上、計算機軟件著作權1項;獲得省部級科技獎4項。研究開發的靜電鍵合仿真軟件已捆綁在著名MEMS設計軟件IntelliSuite中在國際范圍內銷售。學術兼職:微米納米技術學會常務理事;總裝微米/納米專家組成員;電子學會傳感技術分會副理事長;電子學會力敏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傳感技術學報》與《傳感器與微系統》編委會副主任、《測試技術學報》編委。
4教學與科研
微電子科學與技術系科研與教學用房面積3500平方米,擁有國際先進的軟/硬件環境。在集成電路設計、MEMS與微系統、集成傳感器、無線傳感網絡、微納米技術等領域承擔著國家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等重點科研項目。近5年在國內外期刊和學術會上發表論文300余篇,國家發明專利授權40余項。在集成電路設計方法學、微處理器、集成傳感器、MEMS與微系統等領域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0余項。
微電子科學與技術系下設的實習實驗中心主要承擔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課程實驗、實習、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等實踐教學工作,培養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實習實驗中心擁有微電子平面工藝線、封裝與測量等儀器設備,專業課實驗教學用儀器設備,還擁有MEMSCAD和ICEDA兩個設計平臺。
微電子科學與技術系與國內外企業和研究機構建立了廣泛聯系與合作,國際著名的Altera公司、Mentor公司、ANALOGDEVICE公司、Intellisense公司、COMSOL公司及中國華大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等國內外單位都曾向我系贈送了正版設計軟件及附帶硬件。與國內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航天科技集團和電子科技集團等高校和研究機構都有著緊密的科研合作關系。近幾年成立了三個聯合實驗室:哈工大-Intellisense聯合實驗室,哈工大-COMSOL聯合實驗室、意法半導體ST-HIT聯合實驗室。
微電子科學與技術系所有實驗室面向學生開放,學生在此進行了大量課外科技實踐活動,獲得多項國家級電子設計競賽獎。在教師指導下研制出多種實驗教學用儀器設備,并得到推廣應用。
5學生培養特色,讀研就業情況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主要培養具有微電子器件、集成電路、微電子機械與微系統、電子系統、計算機、信號處理等方面的理論、技術基礎與專業技能,有自主創新能力的跨學科復合型高級人才。
主干課程有:電路、基礎電子技術、集成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通信電子線路、數字信號處理、通信電子線路、C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機組成技術、單片機原理及其應用、固態電子論、微電子器件原理、集成電路設計原理、電子設計自動化基礎,方向選修課有:集成傳感器、微處理器結構、集成系統設計與驗證、嵌入式軟件、CMOS模擬集成電路、MEMS技術、納米技術等。
目前,本科畢業生中有60%左右考取或保送研究生,其余的學生中除少數出國深造或繼續準備考研外均當年就業,可在集成電路、電子器件、微系統與IC相關領域從事科學研究、設計生產、應用開發、經營管理等工作。
更多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