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前景:本專業是以機械工程為基礎,融合信息技術、農業生物技術及環境科學的綜合性學科,探索既能發展農業生產、提高經濟效益,又能保護環境,保證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機械化生產體系,研究農業生產機械化過程中的裝備與先進技術。
學科實力:擁有教職工50人,其中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國家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部級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8人;教授22人,副教授18人;教師中博士學位的占80%,70%以上具有國外研究或學習經歷。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農牧學、機械學、自動化控制技術及經營管理學等相關方面的基本理論,具備農業機械及其自動化裝備的構造原理、使用管理及農業生態環境方面的基本知識,受到農業生產過程機械化自動化工藝設計及相關裝備的設計制造、試驗鑒定、選型配套、使用維修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農業生產機械化系統的規劃設計、農業機械設計、農機企業經營管理和農業機械及其自動化控制裝置的科研、推廣技能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專業特色:本專業畢業生能掌握農學、農業生態環境、機械學、自動化技術及經營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掌握農業生產過程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工藝知識和裝備的性能設計、試驗鑒定、選型配套、使用維修等方面的方法和技術;具有農業生產機械化系統的規劃設計和經營管理的能力;具有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新工藝、新裝備、新技術的科研、開發、推廣的能力;具有一門外語翻譯、計算機應用和車輛駕駛的初步能力;熟悉中國農業機械化的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國內外農業和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的發展動態。
主干課程 工程力學、機械電子學、電工技術、電子技術、控制工程基礎、動力機械、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制造基礎、工程測試技術、液壓與氣動傳動、農學概論、農業機械與裝備、農業機械化管理學、農業機械化生產學、工程材料與成型技術、農業機械化推廣與安全工程、農業工程導論、農業機械化技術經濟學、機電一體化、工程軟件、管理信息系統等。
所授學位:工學學士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后大多到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生產企業、管理部門等,從事教學、科研、機電產品的設計、開發、生產、推廣應用和經營管理等工作。近年來,畢業生就業率達90%以上。近3年有代表性的就業單位有: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山東福田雷沃集團公司、黑龍江農墾總局、國機集團中國一拖、約翰迪爾(天津)有限公司等。
深造情況:學習優秀的學生可免試推薦攻讀碩士研究生;50%左右學生可考取碩士研究生。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