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前景:資源環境科學專業針對我國乃至全球水土資源、養分資源、生物資源與環境質量等存在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開展資源環境科學前沿性研究與教學。本專業是我校實力雄厚的骨干專業,所屬的土壤學和植物營養學科是國家級重點學科、“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在資源高效利用與環境保護日益成為國內外熱點問題、國家提出“科學發展觀”和“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創新型國家”的重要背景下,國家對資源與環境領域的投入日益增大,資源與環境科學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趨勢,掌握資源與環境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已成為新世紀有關資源與環境領域科研人員、行政及企事業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骨干的必備條件。
學科實力:本專業是中國近代土壤學和植物營養學的發源地之一,是首批獲準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專業,在2006年國家重點學科評估中雙雙名列全國第一?,F有教授27人,副教授24人,包括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人,國家杰出人才基金獲得者3人,教育部跨世紀(新世紀)優秀人才9人。本專業擁有1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2個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近年來主持和承擔各類省部級以上以及國際合作科研項目100余項,總經費超過2億元。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發明專利10余項以及幾十項省部級成果。本專業與美國、澳大利亞、德國、荷蘭等國的著名大學和科研機構具有廣泛的學術交流,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國際研究與教學平臺,多次主辦大型國際學術會議,在國際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培養目標:掌握資源環境科學的基本理論,熟悉我國的水土資源、生物資源與環境質量狀況等基本國情;能夠進行資源與環境質量的定性與定量分析及評價;掌握提高水分、養分、生物等資源利用效率的理論、技術與方法;學會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資源高效利用、環境保護及退化防治等宏觀管理與決策。
專業特色:本專業培養方案的特色是:厚基礎、寬專業、強技能?!昂窕A”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數學、化學和生物學基礎,具備必要的地學知識和基本的野外調查技術和能力?!皩拰I” 要求學生掌握提高水分、養分和生物等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的專業基礎知識?!皬娂寄堋币髮W生具有資源高效利用和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的專業技能,特別是資源環境化學分析和計算機信息技術兩大基本技能;熟悉國家有關資源與環境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具備綜合分析和解決資源與環境領域宏觀和微觀問題的能力。為繼續深造和就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主干課程:土壤學、植物營養學、土壤地理與調查、土壤-植物-環境分析、養分資源管理、水資源利用與管理、資源環境系統分析、試驗設計與數據分析、資源環境信息技術、資源環境科學進展和資源環境野外大實習等。
所授學位:理學學士
就業方向:資源和環境領域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各級農業、環境、資源和生態等行政和事業單位,從事管理和技術推廣工作;肥料、灌溉和綠色食品等企業,從事技術工作。近幾年平均一次就業率在95%以上,代表性的就業單位有:農業部技術推廣中心、省(市)農業廳(局)、省級農業科學研究院、環境監測站、北京金土地有限公司等。
深造情況:本學科設有土壤學、植物營養學、土地利用與信息技術、資源環境信息技術、資源環境生物技術等碩士、博士授予點,畢業生也可在生態學、地理學和環境科學等領域進一步深造。每年讀研比例在60%以上,部分同學出國深造。
其他情況:本學院設有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點實驗室,在農大科學園、上莊實驗站、梨樹實驗站、建三江實驗站和曲周綜合實驗站等設有野外實驗基地。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