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前景:環境保護是人類經濟社會持續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新課題。環境工程專業揭示由于人類不合理的生產生活活動過程使環境產生變異的規律,研究改善和修復這些變化的工藝、技術和工程措施以及相關設備,是一門新興交叉、邊緣學科。本專業旨在解決產業發展和人類生活產生的各種環境問題,發展循環經濟、促進良性循環及環境保護,以保證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本專業的發展前景將越來越廣闊。
學科實力:本專業由傳統的土壤農業化學、農業環境保護等學科發展而來,是國內農科大學少有的幾個獲準環境工程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專業。現有教授6人,副教授6人。依托的國家級重點學科有土壤學和植物營養學。本專業擁有國家甲級資質證書的環境質量影響評價中心和綠色環境中心。近幾年來主持和承擔各類國家、省部級以上以及國際合作科研項目20余項,總經費超過1000萬元,在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廢水處理與資源化、綠色食品、土壤污染修復和環境質量評價等方面處于國內領先水平。本專業與國內外著名大學和科研機構有廣泛的學術交流,曾獲農業部和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教學成果一等獎、國家發明專利等10余項。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水和廢水、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大氣污染控制、農業生態環境污染防治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門技能,能夠勝任污染防治、環境監測、環境影響評價、環境管理、工程設計和規劃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以及能在政府部門、規劃部門、經濟管理部門、環保部門、設計單位、工礦企業、科研單位、高等院校等從事管理、教學、研究和開發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專業特色:根據社會發展和環境科學的特點,在加強學生基礎理論教學的同時,強化專業實踐教學,重點培養廢水處理與資源化、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與資源化、環境監測、環境影響評價技能和環境管理工程設計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特殊專業技能和科研素質,使畢業生具有較強的擇業競爭能力及較寬的就業適應能力。
主干課程:工程制圖、工程力學、流體力學、環境化學、化工原理、環境微生物學、環境監測、環境質量評價、清潔生產、水處理工程技術、大氣污染控制、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給排水工程、環境管理與規劃、農業生態工程、環境工程設計等。
所授學位:工學學士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到與環境監測、管理、工程設計等相關的教學、科研、行政和企事業單位工作。近3年有代表性的就業單位有:各級環保局、環境科學設計研究院、環境工程企業、水業集團、市政管委等。
深造情況:本院設有環境工程、環境科學和生態學碩士點,環境工程博士授權點和“農業資源利用”一級博士授權點,每年考研和出國深造比例70%以上。
其他情況:本專業實習基地有北京市六里屯、阿蘇衛和南宮等多座垃圾處理、處置廠,高碑店、清河和肖家河等多處污水處理廠,以及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