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學院是航天人才的搖籃,為我國的航天事業培養了大批包括火箭、衛星總設計師、總指揮在內的優秀人才。學院師資和科研力量雄厚,現有正副教授50多人、博士生導師20多人、碩士生導師50多人,擁有4個博士點、5個碩士點,每年招收200多名博士后研究人員、博士和碩士研究生以及外國留學生。
學院下設飛行器設計與工程(航天)、飛行器動力工程(航天)和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航天)3個本科專業,每年招收200名左右的本科生。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航天)專業,培養能從事航天飛行器(包括空間飛行器、運載火箭和導彈等)總體設計、結構設計和試驗,以及能從事其它通用機械設計與制造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研究人員。
飛行器動力工程(航天)專業,培養能從事航天飛行器各類動力裝置(火箭發動機)的設計和試驗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研究人員。
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航天)專業培養能從事航天工程中目標及環境的探測、識別、跟蹤、定位、制導與控制以及傳感檢測等方面的設計和試驗等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研究人員。
學院的畢業生可以在航天、航空、能源、交通及熱能工程等有關的研究機構或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等從事科研、生產、教學和管理等工作。近三年來應屆本科生通過免試推薦和全國統一考試攻讀碩士(含從本科直接攻讀博士)研究生的比率超過60%。
學院實行寬口徑、大平臺培養模式,統一以飛行器設計與工程(航天工程)專業招生,學生進校后在航天科學與技術學科共性基礎課學習階段不分專業,學院將結合國家航天事業發展的需要和學校相關專業政策,充分考慮同學個人的志愿,在二年級進行學生的專業選擇工作。
為了培養航天拔尖創新人才,學院從2012年起從每屆新生中選拔30名優秀學生,設立“總師班”本科教學試驗班,制定專門的培養方案,為每個學生配備導師,強化國際交流。學院為有志于成為航天拔尖創新人才的優秀學子提供了與航天科技一線總師面對面、聆聽高端講座、參與航天技術論壇等最優質的發展平臺和成長環境。
學院非常重視對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團隊精神的培養,成功地實現了利用綜合項目培養航天優秀人才的教學模式,受到社會各界及用人單位廣泛關注和高度評價。2006年11月1日,由宇航學院14名本科生自主研制的“北航1號”探空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2008年12月5日、2012年4月25日,“北航2號”、“北航3號”探空火箭相繼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學生小衛星已經制作完成,正在與航天部門商談搭載發射事宜。6年多來,已經有100多名本科生直接參加了航天綜合項目,間接參與和受益的畢業學生近300人。
國際化程度進一步提高,與法國米蘭理工大學、法國航空航天大學、加拿大約克大學、臺灣成功大學和元智大學等學校建立穩定的培養交流關系,實行學分互認。另外還有眾多暑期國際交流項目可供選擇。積極開展與國外航天科研機構的訪問交流活動,為本科學生進一步深造創造了良好條件。
為鼓勵優秀高中畢業生投身祖國的航天事業,凡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第1名考入宇航學院的學生將獲得1萬元人民幣的“院長獎學金”。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