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院簡介
經濟管理學院從1993年開始招收紡織外貿專業,迄今已經走過了二十年的辦學歷史。現開設有國際經濟與貿易、報關與國際貨運、會計、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物流管理、法律文秘、連鎖經營管理、房地產經營與估價等9個??茖I,其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為國家骨干建設示范專業。學院現有學生1500余名。
經濟管理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師47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等副高職稱10人,四川省海外留學高層次人才1名、四川省教學名師1名、四川省優秀教師1名、四川省優秀教學管理干部1名、1人獲得博士學位,25人獲得碩士學位,海外留學歸國學者3人。
我院學生參加省級以上的各類技能大賽成績斐然。在四川省各類競賽中多次獲得一等獎,榮獲2012年第四屆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總決賽??平M一等獎,2011年第一屆全國外貿跟單職業技能大賽二等獎,2011年全國大學生企業管理沙盤模擬大賽總決賽二等獎,2011年第四屆全國高校市場營銷大賽總決賽二等獎,2011年全國物流沙盤大賽四川省賽三等獎,2012年四川省會計職業技能大賽二等獎三項、三等獎一項,2012年四川省物流技能大賽二等獎。
我院分別與四川中化建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外經貿從業人員考試中心等30多家國內外優秀企業建立校企合作的實踐教學基地,強化了學生專業技能、職業綜合素質的培養,在教學方式,教學手段上緊貼行業發展的前沿,學生就業形勢好,受到各類企業的廣泛好評。
二、2013年招生專業
國際經濟與貿易(國家骨干建設專業)
培養目標: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培養具有與本專業相適應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具有較強的商務意識、創業意識,并有堅持學習不斷進取的自我發展能力。能較系統地掌握國際貿易、紡織服裝市場的基礎理論知識,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以及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法規,掌握組織貨源、簽訂合同、制單跟單、辦理貨運、報關、報檢等外貿行業的基礎知識,面向紡織企業、外貿公司、外向型生產企業、物流公司等涉外企業,能夠勝任國際商務單證制作、外貿跟單、辦理貨運與保險、報關與報檢及外銷等工作,能服務于紡織、跨越紡織、服務于區域經濟、服務于紡織中小企業和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外貿行業的高技能人才。
主要課程:國際貿易、經濟學基礎、國際金融、經貿英語、進出口業務、外貿運輸與保險、外貿單證、外貿英文函電、紡織品服裝跟單業務、報檢實務、ERP沙盤經營管理、報關與海關實務、外貿會計、紡織服裝概論、紡織經濟概論、外貿商品學、網絡創業營銷、市場營銷、商貿談判、外貿公共關系等。
專業特色: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作為國家骨干建設示范專業,實行“2+1”的教學模式:第一、二學年在校內進行理論教學與實訓,按紡織外貿企業崗位群的需要,落實細化“工學結合、實景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項目化、模塊化課程體系將學歷教育、職業技能培養與職業認證三者有機結合起來,構筑“崗”、“課”、“證”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使學生初步具有外貿從業人員的理論知識應用能力;第三學年在校內實訓室和校外外貿類企業進行頂崗實習,派專業實習指導老師進行有針對性的頂崗實習指導,真正將教學與實際工作緊密相連,使學生具備就業所要從事的工作崗位的具體技能,從而有效提高本專業學生的就業率。
教學成果: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師主持、參加的國家級、省級、校級等科研課題近30多項,獲得校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外貿教研室教師指導學生參加第一、二屆全國大學生外貿跟單(紡織)職業能力大賽,獲得二等獎、三等獎,“世格杯”第一屆國際貿易實務類教師說課教學評比三等獎、“世格杯”第一屆全國大學生外貿跟單技能大賽二等獎。
就業方向:隨著我國外貿發展質量不斷提升,競爭力不斷加強,對一線應用型外貿人才的需求趨旺。成都地區作為西部地區外貿迅速發展的領頭羊,開放程度最高的綜合保稅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陸續成立,外貿類人才急缺。國際經濟與貿易主要就業崗位有:外貿業務員、單證員、國際貨運代理、報關員、報檢員、跟單員等。
酒店管理
培養目標:酒店管理專業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德修于正,學究于行的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掌握酒店管理的理論知識與業務實踐操作技能,具有豐富的文化接待知識,良好的社會交際能力,并能勝任高端酒店、高端餐飲企業、旅游服務接待企業等單位服務接待與基層管理崗位工作,具有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酒店管理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旅游飯店管理、酒店營銷學、前廳客房服務與管理、餐飲服務與管理、酒品調制與酒吧管理、酒店禮儀、旅游飯店英語、會計學基礎、旅游地理、旅游文化、酒店人力資源管理、酒店財務管理、茶藝服務與管理、旅游飯店公共關系等。
專業特色:酒店專業實行“2+1”的教學模式:第一、二學年在校內進行理論教學與實訓,將酒店經營管理類與服務類理論課程的教學與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緊密結合,使學生初步具有經營管理者的理論知識應用能力;第三學年在校外高端酒店進行頂崗實習,派專業實習指導老師進行有針對性的頂崗實習指導,真正將教學與實際工作緊密相連,為學生優質就業和酒店行業職業生涯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成果:酒店管理專業教師主持、參加的國家級、省級、校級等科研課題近40多項,獲得校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2011年12月16日—12月19日,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商業飲食服務業發展中心舉辦的首屆商業服務業全國旅游院校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發展對話活動在無錫召開。成都紡專酒店管理專業獲得兩個獎項——優秀校企合作獎、國家新職業人才培訓示范基地。
就業方向:成都地區作為近年來我國酒店業發展最快的地區,在未來5年內,將會涌現大批高星級酒店,酒店管理人員急缺。酒店管理專業主要就業崗位有:高端酒店服務與管理崗位、辦公室文員,高端餐飲企業服務管理與銷售崗位、旅游服務接待類企業客戶關系、服務與銷售工作。
會計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和道德觀念,熟練掌握財會崗位群的操作技能和會計電算化應用能力,能夠在企事業從事會計、財務管理、審計等經濟管理工作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大學英語、計算機應用基礎、經濟數學、實用英語、應用文寫作、會計學基礎、財經法規、管理學、財政與金融、統計學基礎、財經數據庫、西方經濟學、市場營銷學等、財務會計、成本會計、電算化會計、商業會計、預算會計、管理會計、稅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審計學、財務管理、經濟法、財務報表分析等
師資力量:本專業師資隊伍強,具有合理的職稱和學歷結構,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1名,講師6名,教師中有6位教師具有會計碩士學位,有3位教師取得了注冊會計師資格。有多人長期承擔成都市會計從業資格證培訓、會計電算化資格證培訓、助理會計師培訓。常年聘請大、中型企業的會計師到我校做實踐課的兼職教的校內外實訓老師,指導學生實踐課程。教學成果:2009《財務會計》評為省級精品課程;2010《成本會計》評為校級精品課程;教師主編《財務會計》、《會計學基礎》、《成本會計》等10多本教材;專業教師長期承擔校內外會計職業資格考試、初級職稱考試、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能較好地把握課程的教學深度與教學內容重點、難點,學生職業資格考試過關率在同類學校中名列前茅。近三年來會計專業學生積極參加各類技能大賽,并取得優異的成績,在全國職業院校企管沙盤比賽中多次獲得全國一等獎;在2012年四川省第一屆高職院校會計職業技能大賽中獲得個人二等獎三項,個人三等獎一項。
就業方向:我校會計專業學生一直受到省內外各個行業的歡迎,近年來學生就業遍布西南、江浙、廣東等地,就業形勢好,就業率達96%以上。學生畢業后可以在各類企業、事業單位、會計師事務所、經濟管理職能部門、金融與證券投資部門以及外資企業等經濟部門與單位,從事出納、會計、審計及財務管理等崗位工作。
物流管理
培養目標:物流管理專業培養德修與正,學究與行的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創新精神和進取精神,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發展需要,掌握現代物流管理理論和技術,具有物流管理、規劃、設計等較強實務能力,能在物流管理領域從事全過程管理,具備采購、倉儲、配送、物流規劃、供應鏈、信息等管理實用技能,勇于開拓、創新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
專業課程:物流管理基礎、倉儲管理實務、采購管理、運輸管理實務、物流管理信息系統、企業物流發展戰略、供應鏈管理、連鎖經營管理、物流配送管理、物流客戶關系管理、生產運作管理、物流電子商務等。
專業特色:專業培養與實踐操作緊密結合。具體體現在:一、教學計劃為學生安排了一學期的頂崗實習時間,采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為學生安排實習單位;二、本專業建立了校外實訓基地與校內實訓室,方便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三、教師在授課中注意結合物流師資格證考試的相關內容講授,有利于學生通過職業資格考試。
教學成果:物流管理基礎課程被評為校級精品課程。
就業方向:畢業生就業去向包括相關行政、事業單位、物流企業、工商企業、貨運公司、配送中心、港口、貨物集散中心和物流基地(園區)、物流管理咨詢公司等。就業崗位主要集中于采購部門、倉儲部門、貨運部門與配送部門。往屆畢業生平均一次性就業率在96%以上,部分學生就職于DAMCO(丹馬士環球物流)、寶供物流、中郵物流、金橋物流等國際、國內知名物流企業。
旅游管理
培養目標:本專業以旅游企業需求和學生就業為導向,培養德修于正,學究于行的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符合旅行社、酒店等旅游企業崗位需求,具有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旅游管理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旅游學概論、旅游漢語言文學、旅游心理學、旅游社交禮儀、旅游會計學、旅游飯店英語、旅游法規、旅游營銷學、旅游飯店管理、旅游文化、旅游地理、導游業務、旅行社運行與管理、旅行社計調業務、旅游景區管理、中國客源國概況、旅游電子商務、餐飲服務與管理、茶藝服務與管理等。
專業特色:該專業經過10多年的建設已經形成了“博學厚德、服務旅游”辦學理念,制定了“2+1”的校企合作模式(即2年在學校、1年在企業),構建了“能力為本,層級遞增”的課程體系(綜合素質課程、核心能力課程、實踐能力課程、提綜合職業能力課程四個板塊),實施了“五合一”的課堂組合運行模式(即知識講授課堂、校內實訓課堂、校外實習課堂、旅游競賽課堂和職業技能培訓課堂),真正實現了素質、知識、能力三位一體的培養目標。
教學成果:重視科研對教學的促進作用,科研成果突出。旅游教研室全體老師主持、參加的省級、市級等課題30多項;在全國專業期刊上發表論文50多篇,其中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多篇,獲獎文章8篇。主編、參編《導游業務》、《旅行社經營管理》、《旅行社計調師》等高職旅游類教材14本。
就業方向:我國旅游產業每年在以10%左右的速度遞增,急需大量的旅游人才。預計到2015年全國旅游直接從業人員將達到1700萬人,間接從業人員將達到8300萬人。目前全國每年旅游人才缺口在200萬人左右。到2015年,四川省旅游總收入年增長率16%左右,旅游業總收入占全省GDP比重達到12%以上。到2015年旅游直接從業人數達到100萬人,拉動社會就業約450萬人截至2009年底,四川省開設旅游管理專業的高校有62所,在校生人數為153059人,畢業生人數僅為50928人,每年招生數約7000人左右。遠遠不能滿足旅游行業的需要
總之,由于國家重視旅游業的發展,把旅游業作為國家戰略性支柱產業發展,行業的快速發展,急需大量的旅游人才。
法律文秘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學生既具備法學基本理論與實務知識,又具備文秘、管理基礎知識與技能;既懂法律,又懂辦公文秘、辦公自動化、管理等知識。本專業培養復合型的??茖哟稳瞬?,既能從事辦公文秘、管理工作,又能從事處理各種單位基本法律事務工作以及其他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專業課程:秘書學、民法學、刑法學、法理學、公共關系學、現代辦公自動化、訴訟法學、檔案管理學、人力資源管理學、合同法、市場營銷、知識產權法、律師與公證學、婚姻與繼承法、勞動法、司法文書寫作、交際與口才、行政管理學、社交與禮儀、普通話等課程。
實踐教學環節課程:觀摩庭審、模擬庭審、法律咨詢、文秘實習、社會調查、辦公自動化實習、專業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
師資力量:1、本專業專職教師具有豐富的理論教學經驗和實踐教學經驗。專業教師中絕大部分考取了國家司法考試資格證書,并持有律師執業資格證,可以從事相關的法律服務業務,具備較強的實踐教學經驗與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2、本專業聘請有四川大學法學院王平教授、四川典章律師事務所主任曾小明律師等數十位專家、學者、律師擔任相關實踐教學課程的指導教師。
3、職業資格與就業:本專業根據專業培養計劃及市場需求,要求學生在校學學
習期間,要獲得秘書職業資格證書、普通話等級證書等證書。
就業方向:畢業學生主要到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街道、社區從事辦公室文秘、辦公室行政管理、經理助理、檔案管理、接待、公關、宣傳崗位;公司、企業法律職員、法律文員崗位;律師助理、司法助理員、書記員、公證人員崗位;營銷、推銷崗位;行政機關公務員、公、檢、法單位工作人員崗位。參加國家統一的司法考試并取得資格證后可從事律師、法官、檢察官、公證員等工作。
更多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