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學院在經濟管理試驗班和保密管理(原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保密管理)專業)兩個專業招生。其中經濟管理試驗班學生在第三學期末分流選專業,分流依據依次是標準專業規模、分流時的填報志愿和大學前兩個學期的學習成績,可選擇專業包括經濟學、金融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旅游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程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共11個專業。
1.經濟學
旨在培養能在經濟及相關領域從事分析、科研、教育、經營管理、規劃和決策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學生畢業時應能較系統地掌握經濟學基本理論和現代管理知識、方法及手段,具有較高的專業素質和技能,能勝任實際經濟管理工作并具備進一步深造的水平。
☆課程設置
主要必修課程包括中級宏微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產業經濟學、運輸經濟學等課程。
2.金融學
旨在培養基礎寬厚、視野開闊、創新意識強,具有較強的學習與交流能力、扎實的經濟和管理理論基礎和專業實務運作能力,掌握經濟學與金融學中主流學科方向的專門知識和相關技術,具備綜合分析、預測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從事相關的專業運作和管理等方面工作,并能夠進一步深造或從事金融學領域研究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課程設置
主要必修課程包括金融學、公司金融、國際金融、投資學等專業課,金融專業注重實踐環節的教學,開設的實驗課已經形成體系。
3.會計學
旨在培養掌握扎實的會計學專業基礎理論與方法,具備綜合會計信息分析和解決實際會計問題能力,擁有良好的專業素養和職業發展潛力的會計專門人才。
☆課程設置
主要專業課程包括中級會計學、高級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財務報告分析等課程,并兼顧了中國注冊會計師資格考試的科目以及會計實務工作需求。
4.財務管理
旨在培養掌握扎實的財務管理專業基礎理論與方法,具備綜合財務分析和解決實際財務問題能力,擁有良好的專業素養和職業發展潛力的財務管理專門人才。
☆課程設置
主要專業課程包括財務管理基礎、中級會計學、中級財務管理、風險投資與私募融資等課程,并兼顧了中國注冊會計師資格考試的科目以及會計實務工作需求。
5.工商管理
旨在培養掌握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論知識,熟悉我國有關工商管理的方針、政策與法規及了解國際工商管理的慣例和規則,掌握工商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較強的解決工商管理實際問題能力的人才。
☆課程設置
本專業主要必修課程包括:管理溝通、管理研究方法論、管理運籌學、市場營銷等。
6.市場營銷
旨在培養掌握現代市場營銷學的基本理論知識,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及發展動態,熟悉我國有關市場營銷的方針、政策與法規及國際市場營銷的慣例和規則,掌握市場營銷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較強的解決營銷實際問題能力的人才。
☆課程設置
主要必修課程包括:廣告管理、渠道管理、市場調研、品牌管理等。
7.旅游管理
旨在培養具有扎實的經濟和管理理論基礎、較高的英語水平和計算機基礎技能,掌握旅游管理、旅游企業管理、旅游公共管理的基礎理論和方法,具有良好的管理能力、旅游文化素養、社交禮儀等適應旅游市場發展需要的高級旅游管理人才。
8.物流管理
旨在培養具備較高的英語水平、計算機基礎技能和系統分析能力,具有扎實的經濟和管理理論基礎,掌握現代物流管理理論與方法,成為勝任各類企業的物流管理、物流系統優化及物流業務運作的復合型管理高級人才。
☆課程設置
主要必修課程包括物流學、供應鏈管理、采購管理、企業物流管理綜合實驗等課程。
9.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旨在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具備現代管理學理論基礎和計算機科學技術知識和運用能力,掌握現代信息科學理論與技術方法,熟悉項目管理、質量控制的國際標準,具有信息系統分析、設計、開發、管理和評價能力,既懂計算機及信息處理技術又懂得經濟、經營、和管理知識的高級復合型人才。
☆課程設置
主要必修課程包括創新教育與專業方法論、管理運籌學、管理信息系統、軟件開發工具等課程。
10.工程管理
旨在培養具備土木工程技術和管理學、經濟學的基本知識,掌握現代管理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手段,能在國內外工程建設領域從事工程項目管理、房地產開發與經營、工程造價管理等的復合型高級管理人才。
☆課程設置
主要必修課程包括工程力學、土木工程概論等土木工程技術課程,以及建設項目管理、工程造價管理、建筑企業管理等專業課程。
11.勞動與社會保障
旨在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現代化建設需要,掌握國家有關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律、法規和政策,了解國內外勞動與社會保障制度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熟練掌握勞動與社會保障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方法的人才。
☆課程設置
主要必修課程包括勞動經濟學、公共管理學、勞動關系等。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