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介紹
重慶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學科始于1937年的機械系動力科,是我國最早的熱科學和熱技術研究基地之一,也是西南地區規模最大和整體實力最強的熱科學與能源動力研究和技術開發基地。目前擁有工程熱物理國家重點學科、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以及核科學與技術兩個重慶市一級重點學科、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熱能與動力工程國家級優勢特色專業以及“先進能源動力技術及系統”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和“985工程”創新平臺。擁有教授24人(博導21人),副教授21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比例達到95%,有68%的教師在先進國家半年以上的留學經歷,擁有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6人、重慶市巴渝學者特聘教授1名,重慶市創新團隊1個。現任教育部能源動力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機械熱動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3名,中國電力教育協會熱動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人,委員3人。研究基地有“低品位能源利用技術及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熱工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專業實驗室面積4810 m2,10萬元以上儀器設備135臺(件),儀器設備值4300萬元。在專業設置方面,學院擁有按大類招生的“熱能與動力工程”、“核工程與核技術”和“新能源科學與工程”三個本科專業。能源動力類學科屬國家優先發展的領域,人才需求十分迫切,近年來,學院本科畢業生就業率接近100%,學生對就業單位有充分的選擇空間,就業形勢非常好。學院還與中廣核等國內著名企業簽署了“訂單+聯合培養”協議,開啟了新的本科人才培養模式。
專業介紹
能源動力類
本類專業包含能源與動力工程和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兩個專業,招生按大類統一招生,二年級分專業班,其中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一個班(30人),其余行政班為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
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
本專業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較強、素質優良、富于理想與追求、勇于求實和創新、具有一定國際視野的能源轉換與利用和相關環境保護領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層次、高素質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以滿足社會對該能源動力學科領域的科研、設計、教學、工程技術、經營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
主干課程: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傳熱學、燃燒學、熱工自動控制原理及系統、計算方法、鍋爐原理、汽輪機原理、制冷與低溫原理、熱力發電廠、機械設計基礎、電工電子學、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
就業方向:可到發電廠及各大電力公司、電力設計研究院、大中型用能企業、政府規劃和環保部門、制冷和空調設備企業、高等院校等單位。本專業畢業生供不應求,就業率連續數年達100%,是用人單位最歡迎的專業之一。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寬廣的知識面以及扎實的專業知識,掌握可再生能源及替代能源相關的知識與技術,從事清潔能源生產、能源環境保護、可再生能源技術研發、設計及管理等方面的跨學科、復合性人才。
主干課程: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傳熱學、熱工自動控制原理、計算方法、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概論、能源低碳利用技術、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水能、能源生產過程控制、氫能技術、分布式能源、蓄能原理及技術、新能源實驗、機械設計基礎、電工電子學、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
就業方向:新能源相關設計、制造、運行、調試和管理部門,各大電力公司、設計研究院、政府規劃和環保部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單位。
核工程類
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
本專業培養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具有一定國際視野,勝任“核工程與核技術”中反應堆工程領域的各項工作,具備核電及熱能工程設計、安全分析、控制與運行管理方面的知識,在核電和反應堆工程及運行具有一定專長,能在核電和反應堆工程的科研設計單位、企業等從事規劃、設計、施工、調試、管理、教育和研究開發方面工作的反應堆工程學科高級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傳熱學、熱工自動控制原理及系統、原子核物理基礎、反應堆物理分析、反應堆熱工分析、核反應堆安全學、核反應堆控制、反應堆結構及設備、核科學與核技術實驗、核電廠系統及運行、核電廠水化學、核電廠泵與閥門、輻射測量與防護、汽輪機原理、機械設計基礎、電工電子學等。
就業方向:核電及動力堆領域相關電廠、設計、制造部門,各大電力公司、設計研究院、規劃、環保部門和科研院所等單位。
網址:http://cte.cqu.edu.cn/
電話:(023)65102473,65102471,65112814, 65112917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