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科專業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專業(國家級特色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比較扎實和系統的彝、漢語言文學、人文社科、現代教育技術等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具有良好人文素養和教師職業等方面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后,能在教育系統、語委、文化局、翻譯局、教材編譯室、文聯、報社等部門從事教學、科研、管理、文秘、翻譯、編輯和新聞出版及文學創作等工作。鼓勵成績突出的學生可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
主要課程:古代漢語、現代漢語、文學概論、語言學概論、寫作學、彝語寫作、現代彝語、文藝美學、彝族文學概論、翻譯理論與實踐等。
行政管理(彝漢)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彝、漢行政學、管理學、政治法學等系統知識,具備領導藝術和行政管理能力的應用型雙語高級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后,能在民族地區黨政機關、人民團體和企事業單位從事行政管理、政策研究、管理預測分析、組織與人事管理及教學科研工作。鼓勵成績突出的學生可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
主要課程:管理學、行政學、中國民族理論與實踐、組織行為學、公共政策概論、現代漢語、秘書學、地方政府學、領導科學、申論等。
數學與應用數學(彝漢)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數學基礎知識和一定的彝族科技文化修養,掌握數學和教育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能夠運用現代教育手段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應用型雙語高級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后,能在民族地區中等學校和企事業單位從事彝漢雙語數學教學、研究及管理等工作。鼓勵成績突出的學生可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
主要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大學彝語文、專業翻譯、初等代數研究、初等幾何研究、微分方程等。
農學(彝漢)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作物科學試驗、作物病蟲害防治、農業新技術推廣、作物遺傳育種、良種繁育、作物高產優質栽培、市場經營管理等彝漢雙語知識與技能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后,能在民族地區農委、經貿委、科委、農業局、農業科學研究所、農墾農場、農業集團公司、基層農技站、植保站、鄉鎮等部門從事彝漢雙語科學研究、技術推廣和指導、項目開發、農業生產與管理等工作。
主要課程:植物生理學、生物化學、遺傳學、農業生態學、作物栽培學、作物育種學、基礎彝語、專業翻譯、彝族科技文化、農業技術推廣學、農業經濟管理學等。
二、??茖I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化(生物)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生物科學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實驗技能,具有一定的創新思想和教學能力,能在各級各類民族中等學校從事生物教學工作,也可在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等從事科學研究、生物分類、生物檢測和生物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高職業技能素質的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后,能在民族地區中小學、企事業或機關等從事數學教育教學、技術和管理等工作。
主要課程:生物化學、微生物學、普通植物學、普通動物學、解剖生理學、普通遺傳學、大學彝語文、專業翻譯等。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化(彝數學)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初等數學、高等數學、彝語文、專業翻譯等方面的知識,具有較強的數學基本理論、教育教學、師范技能、數學教育研究等方面的能力,能在民族地區中小學、鄉鎮等部門從事教育、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高職業技能素質的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后,能在民族地區中小學、企事業或機關等從事數學教育教學、技術和管理等工作。
主要課程:數學分析、初等代數、高等代數、解析幾何、微分方程、大學英語、計算機基礎、大學彝語文、中學數學教學法等。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化(彝語文)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彝、漢語言文學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彝族歷史文化知識,以及彝漢教育師范技能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雙語教學法、現代彝語、現代漢語、大學語文、現當代彝文選、漢語寫作、現當代文學、普通話理論與實踐等
更多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