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計算機基礎、固體礦床開采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具備采礦工程師的基本能力,能在礦業領域從事礦區開發規劃、礦床開采設計、礦山安全技術及工程設計、監察、生產技術管理和科學研究的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彈性力學、巖石力學、礦業系統工程、爆破工程、采礦學、采掘機械、礦井通風與安全、井巷工程、地質學、測量學、邊坡穩定、計算機輔助設計、現代礦山企業管理等。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掌握采礦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 掌握礦區開發、礦床開采、礦山井巷的設計與施工方法;
3. 掌握礦山壓力及巖體工程監測、礦井通風與綜合防塵、礦山安全以及礦井災害預防等技術;
4. 具有先進的生產組織和技術管理基本能力,以及新工藝、新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基本能力;
5. 熟悉國家有關礦業產業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
6. 了解采礦學科的發展動態;
7. 掌握一門外國語言,具有翻譯本專業(學科)外文科技資料的能力;
8. 掌握電算技術,具有利用計算機進行工程設計、工程管理、文本編輯和有關軟件應用等能力;
9. 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利用各種媒體搜集和整理本學科科技信息的能力。
就業去向:畢業生可以到科研設計院所、大中專院校、政府機關和生產部門等從事礦區開發與規劃、礦山設計與生產、礦山安全技術、礦山生產管理與技術管理、及公路與鐵路隧道、水利工程遂洞、城市地鐵等地下工程領域從事技術工作。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