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與微電子學院 http://www.nwpu.edu.cn/ruanjian/
學院簡介
為適應我國軟件、微電子產業對人才的迫切需求,實現我國軟件人才培養的跨越式發展,經教育部和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于2001年12月批準成立的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之一。在校本科生近1200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250多人,工程碩士研究生1300多人。
學院不懈探索國內外軟件產業發展對人才培養的需求,更新觀念、明確定位,確立了國際化工程型軟件人才培養的目標和“把國家示范軟件學院建設成為特色鮮明、多層次國際化工程型軟件人才培養基地”的辦學目標;創新辦學模式,采用先進課程體系,配備多元化師資隊伍,形成產學研緊密結合的辦學體系。
學院瞄準國際先進IT技術,引進、消化領先成果,探索軟件人才培養與國際軟件人才需求接軌的新途徑。與國際知名大學展開具有實效的國際合作教育。學院引進了卡內基-梅隆大學軟件系列課程SSD1-SSD10,實現了與國際先進軟件教育的直接接軌。學院采用雙語教學,聘請國內外知名教師和企業資深專家、工程師授課,在教授學生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注重新技術、新方法、實踐能力和職業素質的培養。學生的培養方案和教育模式得到廣泛認可,畢業生供不應求。
堅持推進產學研結合,先后與IBM、MICROSOFT、INTEL、ORACLE、CISCO、HP、日本東芝等國際知名企業及西安國家軟件園、華為技術公司、神州數碼公司、中國航空計算機技術研究所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和機構開展合作,共同組織課程改革,聘請資深軟件設計師擔任兼職教師,共建實訓與實習平臺,建立了國際化工程型軟件人才培養產學聯盟。
經國家外國專家局批準,2003年依托我院在我校建立“國家軟件人才國際培訓(西安)基地”;經教育部批準,2004年依托我院在我校成立“國家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經教育部、科技部批準,2005年依托我院在我校成立“國家linux技術培訓與推廣中心”。
學院在2003年全國軟件學院中期評估中和2006年軟件學院驗收評估中都進入全國先進行列;教改項目“國際化工程型軟件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獲2007年度陜西省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獲2009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專業介紹
1、軟件工程專業
培養具有實戰能力的國際化軟件人才。軟件工程教育課程體系分為基礎培養和專業培養,在專業培養中結合學科優勢與行業需求,設有被批準為教育部“質量工程特色專業”建設的3個方向:軟件系統開發、電子服務、數字媒體,建立“軟件理論教學與工程實踐教學結合,軟件工程方法與典型工程應用結合”為特色的培養方案。專業課程中“數據結構與算法”、“軟件工程”兩門課程成為教育部“雙語教學示范課程”。
1)軟件系統開發專業方向
軟件系統開發專業方向突出國際化和工程型特色,引進國際領先的課程體系,基礎理論與工程理念并重,工程能力培養層次遞進,國際化理念貫穿始終。畢業生典型的就業單位是企事業單位信息中心、信息服務企業、軟件開發企業如IBM、Oracle、騰訊、中興、華為等。
2)電子服務技術專業方向
電子服務技術專業方向是新興的服務科學與管理工程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應用涵蓋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現代物流、企業信息化、數字城市、智能社區服務、IT服務外包等十分廣闊的領域。本專業方向重點培養學生將IT理論和技術應用于現代服務業,以提升其服務水平和質量的能力。使學生能理解現代服務業的運作機制,為服務業進行規劃、建模,設計、開發、建設相應的IT設施和應用,并掌握其運維監控與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典型就業單位如IBM、阿里巴巴、騰訊公司、神州數碼等。
3)數字媒體動漫專業方向
數字媒體動漫專業具有媒體技術與藝術設計相結合的特色,是多學科融合的典型,旨在培養掌握數字媒體核心技術,能從事數字媒體相關內容如影視,游戲,動漫的技術開發與藝術設計、制作,以及在計算機、媒體、網絡交叉領域工作的高級復合型人才。數字媒體動漫專業的畢業生深受影視、電子游戲、廣告、數字娛樂、出版、圖書、新聞等文化媒體行業的歡迎,畢業生主要在國家機關、高等院校、電視臺及其它數字媒體技術開發和產品設計制作企業工作。
2、微電子學專業
培養能結合市場需求實際、從事本專業技術開發和項目研究,掌握微電子學方面的基本理論與方法,掌握集成電路設計技術知識與技能的高級專門人才。
畢業生要求掌握本專業所需要的較系統的基礎科學理論,較寬的技術基礎理論及必要的專業知識。具有運算、編程、實驗測試、表達及基本軟硬件操作技術;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一定的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及工程設計能力。
畢業生可報考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碩士研究生,平均每年占畢業生總數的30%左右的學生攻讀國外知名高?;驀鴥取?85”院校的碩士研究生。畢業生主要在高新技術產業、科研機構和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設計、開發、應用研究及管理工作。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