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學技術學院簡介
一、歷史沿革
沈陽農業大學生物科學技術學院成立于1999年,由生物技術專業、蠶學專業及遼寧省農業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遼寧省酶工程技術中心等合并而成,是全國較早招收生物技術、生物科學、生物工程、蠶學專業本科生的高等院校之一。經過10余年的建設和發展,生物科學技術學院已經擁有能夠滿足高素質生命科學人才培養需要的高水平師資隊伍、深厚科研實力和先進實驗室條件。
二、學科與專業
生物科學技術學院設有4個本科專業,即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和蠶學;擁有生物學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與農學院共有作物生物技術博士學科點,具有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植物學、細胞生物學、特種經濟動物科學、動物學、發育生物學、生物物理學7個碩士學位點,其中植物學為遼寧省重點學科,博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為作物生物技術。學院設有遼寧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基礎植物科學實驗教學中心和生物科學技術學院專業實驗教學中心,全院有5門課被評為遼寧省精品課程。
三、師資隊伍
全院現有教職工77人,專任教師65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3人,高級實驗師5人。在教師隊伍中,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人,遼寧省攀登學者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國家蠶桑蠶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1人,博士生指導教師7人,碩士生指導教師36人,海外留學歸國教師15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60人。
四、科研與獲獎
生物科學技術學院有6個省部級科研機構:遼寧省農業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遼寧省昆蟲資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遼寧省酶工程技術中心、遼寧省植物基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農業部植物生理生化研究室、農業部柞蠶研究室,以及沈陽農業大學柞蠶研究所。主要科研方向有:植物功能基因與基因工程、微生物與酶工程、植物資源利用、植物發育與逆境生理、動物遺傳育種及基因工程、生物制藥、植物生長物質及應用、蠶的種質資源及遺傳工程。5年來,累計承擔各級課題100余項,其中國家級課題2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8項,省部級以上課題60余項。獲得發明專利19項、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及獎勵20項。
五、人才培養
學院現有在校本科生680人,在校碩士研究生295人,博士研究生22人。生物科學技術學院具有良好的學習風氣和奮發向上的氛圍,每年都有學生和班級被授予省級榮譽稱號。畢業生一部分繼續攻讀碩士及博士學位、國外留學、進入行政管理部門和企事業單位,還有一些學生自主創業,成為自主創業典型。
專業介紹
生物技術(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掌握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及生物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學生成為能在生物技術相關領域和部門從事教學、科研、管理以及新技術開發的高級工程技術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要求學生系統地掌握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接受生物技術科研、生產和管理方面的實踐訓練,培養自主研究和創新能力,能夠利用所學的生物技術專業知識和實驗技能解決生命科學問題和參與生物產業開發。
主要課程:植物學、植物生理學、動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遺傳學、基因工程原理、生物技術專業實驗、細胞工程、生物制品工藝學、植物次生物質開發應用、生物技術制藥、酶工程、儀器分析、組織培養等,以及生物技術專業實習、計算機應用實習、科研實踐、畢業生產實習、生物工程綜合實驗等。
專業優勢:本專業依托生物學一級學科點和遼寧省農業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有與農學院共建的作物生物技術博士學位點,并擁有植物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3個碩士學位點。生物技術專業為我?!稗r業生物技術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備精良等。
就業方向:生命科學研究及生產領域、技術監督、動植物檢疫、衛生防疫、農產品監督檢驗等企事業單位,以及政府機關及事業單位從事行政管理、教學、科學研究及技術開發等工作。
生物工程(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生命科學、生物工程及生物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技能,成為能在生物工程及生物技術領域和相關部門從事教學、科研、設計、管理以及新技術開發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要求學生系統地掌握生物學科及生物工程設計方面的基礎理論及知識、基本實驗技能及生物工藝設計的基本方法,接受生物工程科研、生產和管理方面的實踐訓練,培養自主研究和創新能力,能夠利用所學知識和實驗技能解決生物工程問題和參與生物產業開發。
主要課程: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細胞工程、基礎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及基因工程、化工原理、電子與電氣技術、工程制圖、發酵工程、生物工程專業實驗、生化分離工程、生物試驗設計與分析等。
專業優勢:本專業依托生物學一級學科點,有與農學院共建的作物生物技術博士學位點,并擁有生物物理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3個碩士學位點。生物工程專業為我院唯一的工科專業,學科優勢明顯,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備完善等。
就業方向:生物工程技術、生物制藥、動植物檢疫、農產品監督檢驗等企事業單位,以及政府機關從事行政管理、教學、科學研究及技術開發等工作。
生物科學(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系統地掌握生命科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專業基礎理論寬厚,了解本專業科學發展現狀、前沿及未來發展趨勢,具有創新能力,成為能夠勝任農業、林業、畜牧、醫藥等生命科學相關領域研究、生產、管理、教學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要求學生系統地掌握生命科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實驗技能,能夠閱讀本專業及相關專業的外文圖書資料;具有自主研究和創新能力,能夠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和實驗技能解決生命科學中的問題和參與生物產業開發,成為現代科學研究機構、企業和社會需要的高素質、高水平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普通生物學及實驗、動物細胞分離及移植技術、動物細胞標記、動物細胞培養與組織工程技術、生物化學及實驗、植物生理學及實驗、微生物學及實驗、遺傳學及實驗、分子生物學與基因工程及實驗、人體組織與解剖學及實驗、人體與動物生理學及實驗、細胞生物學及實驗、免疫學、免疫研究技術、動植物檢疫分析技術、生物工藝學、發育生物學、生物統計學、生物信息學、現代生物學技術、生物生產實習及動植物學實習等。
專業優勢:本專業依托生物學一級學科點,有與農學院共建的作物生物技術博士學位點,并擁有發育生物學、動物學2個碩士學位點。生物科學專業培養寬口徑、重基礎的科技人才,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備精良等。
就業方向:生命科學研究及生產領域、生物工程技術、生物制藥、動植物檢疫、農產品監督檢驗等企事業單位,以及政府機關從事行政管理、教學、科學研究及技術開發等工作。
蠶學(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之成為符合社會需要的高級復合型人才,系統掌握昆蟲學、昆蟲資源開發和生物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技能,具備在資源昆蟲及生物技術等方面進行研究及產品研發的能力,使學生能在教育、科研、管理等領域從事與蠶學、生物技術相關的教學、研究及產品研發等工作。
主要課程:生物化學、植物生理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功能基因組學、基因工程、生物信息學、昆蟲學、昆蟲生理病理學、昆蟲生物技術實驗、昆蟲制品工藝學、昆蟲資源及產業化、基因工程下游技術、計算機技術與應用、育種學、柞蠶生態及蠶種學、桑蠶飼育及良種繁育學、害蟲防治學、繭絲工藝學、絲綢與國際貿易等。
專業優勢:本專業依托生物學及畜牧學兩個一級學科點,并擁有特種經濟動物科學、動物學2個碩士學位點。建有國際野蠶培訓中心、遼寧省昆蟲資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沈陽農業大學柞蠶研究所等科研機構,本專業培養寬口徑、重專業技術和能力的科技人才,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備精良,教學和科研基地完備等。
就業方向:昆蟲資源研究及利用領域、生物工程技術、生物制藥、蠶桑及繭絲綢等企事業單位,以及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從事行政管理、教學、科學研究及技術開發等工作。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