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名稱:環境工程
專業代碼:081001
培養目標:本專業以“擴展知識、增強能力、提升品格”為培養理念,以培養能適應當前經濟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陽光的生活心態、強健的身體素質、寬博的文化素養、扎實的專業能力、良好的合作精神,獲得環境工程師基本能力,具備水、大氣、噪聲、固體廢物等污染防治以及水資源保護等方面的知識創新應用型人才為培養目標。
專業特色:本專業以化學、微生物學為基礎支柱構筑專業平臺,體現環境工程專業的專業背景。環境工程專業是以“三廢處理”為專業特色的應用型學科,在培養中以市場為向導,注重學生基本知識和工程能力的培養。學生在工程實踐教育中鞏固環境工程基本知識,提高實際操作動手能力,在參與科學研究中培養創新能力和科學研究水平;畢業生能承擔環境工程在水、氣、固污染控制等方面的技術工作并具有紡織印染廢水處理及回用等方面的特色優勢。
基本要求:本專業要求掌握化學、力學、測量學、工程制圖、微生物學、環境監測與評價、環境工程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和知識;掌握水污染控制、大氣污染控制、噪聲污染控制、固體廢物處理與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污染物監測和分析、環境監測、環境影響評價、環境規劃與管理的初步能力;了解環境科學與技術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在培養方案中,本專業以化學、微生物學、材料學為基礎支柱構筑專業平臺,以紡織印染清潔生產為專業背景,體現環境工程專業的專業特色。在培養中以市場為向導,注重學生基本知識和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
主干課程:政治理論、英語、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及實驗、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環境有機化學、環境工程測量、環境工程微生物學、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噪聲控制工程、環境監測、環境工程CAD、環境科學概論、環境影響評價、清潔生產與循環經濟、資源綜合利用、環境工程施工與造價等。
實踐性教學環節:軍訓、金工實習、工程制圖課程設計、水處理原理課程設計,大氣污染課程設計,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課程設計、管道工程課程設計、環境工程原理課程設計以及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共計36周。
主要就業領域:本專業培養具備環境污染控制規劃、環境監測和環境質量評價等方面的專業知識的環保創新型人才,使其成為能在政府規劃部門、政府環保部門、科研設計單位、環保工程公司、經濟管理部門、工礦企業、大專院校等從事規劃設計、安裝調試、運行管理和研究開發的高素質環境工程創新應用型人才。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