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科技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是一個具有較長辦學歷史特別富有活力的學院。學院有一支學歷高、創新能力強、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F有教職工62人,教授12人,副教授16人,高級實驗師4人,其中博士生導師5人,教師中56%具有博士學位。省部級專業技術拔尖人才2名,山東省知名技術專家1名,山東省高校中青年學術骨干2名。
學院現有礦物加工工程博士點,化學工藝、礦物加工工程碩士點,礦物加工工程為山東省“十五”重點建設學科。有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生物工程、礦物加工工程、環境工程和環境科學等六個本科專業。本科生1400余名,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近100名。
學院下設化學工程系、應用化學系、生物工程系、礦物加工工程系、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實驗中心和山東省燃料檢測中心。學院設有潔凈煤技術、清潔燃料、應用化學技術、高分子材料、礦物加工工程、新材料等研究所。今年來承擔了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際科技合作及省部級項目等研究項目近100項,獲省部級科技獎30余項。出版專著30部、統編教材20部。近年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多篇被SCI、ISTP、CA、EI等國際重要檢索機構收錄。在潔凈煤技術、清潔燃料、礦物加工與綜合利用、化學工程、精細化工、高分子材料、水處理、環境質量評價等技術領域形成了特色和優勢。
學院積極進行國際合作與交流,多次選派教師到德國、日本、俄羅斯、奧地利、瑞典等國進行學術交流及合作研究,多次邀請國外知名專家教授來學院講學。并與德國、奧地利、瑞典等國家,建立了密切的科技合作關系。
應用化學專業
本專業主要培養具有掌握近代化學基礎理論知識、實驗技能,能在功能高分子設計、合成、表征、改性、電化學科學和技術、精細化學品合成、儀器分析和化學分析、化學鍍、防腐涂料、涂層及熱噴涂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培養具有化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較強的實驗技能,能在從事化學化工領域科學研究、教學工作、產品技術開發、生產技術管理及各行業需求的分析檢測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技術人才。
環境工程專業
環境工程是一門應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原理和工程技術協調環境與發展,保護和改善環境質量的新興技術學科,涉及大氣、陸地、海洋及淡水水體,其研究內容包括自然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環境污染防治、環境監測、環境質量評價、環境規劃與管理以及系統過程控制等。培養從事企事業、城鄉、區域及全球環境污染控制及生態恢復工程的規劃、設計、運行管理和研究開發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生物工程專業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有機化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生化分離工程、生物工程設備、發酵工程和化學工程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接受微生物細胞培養、生物技術與工程等方面的基礎訓練,了解生物工程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以及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狀況。培養學生具備從事生物產品的制備、提取與純化、工藝過程及設備的研究、設計、開發、優化控制等方面的能力。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
本專業方向主要培養具有化學工程與化工工藝方面的知識,能在化工、能源、輕工、醫藥、食品、材料以及環保等部門從事設計、開發、管理與科學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主要課程:化工原理、化工熱力學、化工傳遞過程、化學反應工程、化工分離工程、工業催化原理、煉油工程、化工工藝學及企業管理等,同時強化化工產品的生產原理、操作條件、工藝流程、化工設備設計以及技術改造和管理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的教育與培養。
礦物加工工程專業
本專業培養從事礦物(金屬、非金屬、煤炭)分選、礦物材料加工和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等領域內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學生主要學習物理化學、流體力學、礦物學、選礦學、礦物材料,以及化工原理、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受到實驗研究、工程設計、生產管理、計算機應用等方面的基本訓練。能夠承擔礦物原料的分析檢測、選礦(選煤)工藝、選礦(選煤)廠設計、礦物材料加工利用、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科學研究和專門技術工作。
環境科學專業
本專業根據我國環境保護基本國策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急需設立,學生主要學習環境科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一定的教學、研究、開發和管理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外語水平、計算機能力、科研和管理能力、創新意識和獨立獲得新知識的能力,掌握環境監測、環境質量評價及進行環境規劃與管理的基本技能。學生畢業后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設計院、大型廠礦企業和環保公司及環境行政管理部門等從事環境科學與技術的教學、科研、管理及環保產品開發等工作。
更多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