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系是學校最早建設的系部之一,成立于 20 世紀 60 年代,后因故停辦,于 80 年代初恢復, 1987 年整建制前往煙臺成立中國煤炭經濟學院。1987年10月,學校成立經濟研究所,在此基礎上, 1993 年 6 月在泰安校本部成立工商管理系。 1993年6月,濟南校區經濟系也由工程綜合系分離成立。 2000 年 7 月學校將泰安校本部原工商管理系和濟南校區經濟系合并成立經濟管理學院。
學院下設黨政辦公室、團委、5個教學系和9個研究所,即管理系、會計系、經濟與貿易系、電子商務系和財政與金融系;工程經濟研究所、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市場營銷研究所、信息管理研究所、金融與證券研究所、經濟技術研究所、科技經濟與管理研究所、可視化管理研究所和循環經濟研究中心。學院現有“資源經濟與管理”博士學位授予權,“管理科學與工程”、“資源經濟與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會計學”和“企業管理”5個碩士學位授予權、“項目管理工程”一個工程碩士領域和會計學、工商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電子商務、金融學、財政學、物流管理7個本科專業。
學院現有教職工90余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0人,教授22人,副教授25人;教師中已獲得博士學位或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教師32人,專任教師基本實現了碩士化。從中國人民大學、臺灣中山大學、臺灣中央大學、韓國漢陽大學、日本札幌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院校聘請兼職教授15人。在校本??粕?700余人,碩士研究生300余人。
近年來,學院先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及省部級各類項目50余項,每年的科研經費300余萬元,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及現代化管理成果獎100余項。每年出版學術著作近10部,發表學術論文近100篇。許多論文被《SCI》、《CA》、《ISTP》等國際權威檢索機構和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收錄。具有雄厚的教學和科研實力。
學院一向重視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積極倡導和組織學生開闊視野、大膽創新、追求卓越。組織學生參加了全國科技創新大賽,繼2000年、2001年獲得金獎后,在2004年8月24日結束的“易趣杯”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競賽團體比賽中,由我院三名同學組成的山東科技大學代表隊過關斬將,異軍突起,從包括許多著名高校在內的126所高校的1826支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喜獲金獎。
工商管理專業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經濟學、管理學、統計學、財務、市場營銷等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接受管理方法與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及企業管理方面的知識和能力的高級管理人才??稍谄笫聵I單位及行政部門從事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的工作。
電子商務專業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信息管理學、計算機及電子商務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接受網絡設計和網絡營銷方法的基本訓練,培養具有堅實的經濟管理與現代商務的基本理論,掌握信息科學理論與技術方法,具有使用網絡開展商務活動能力的高級復合型人才。學生畢業后可從事現代商務管理,電子商務開發、應用與管理等工作。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本專業培養系統的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以及中國對外貿易政策法規,了解主要國家與地區的社會經濟情況的高級專門人才。學生畢業后能在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政府機構及高等院校從事實際業務、管理、調研和宣傳、策劃、教學等工作。
財政學專業
本專業培養熟悉國家法律、法規和經濟政策,具備財政、稅務、預算、國有資產管理等方面的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的高級專門人才。學生畢業后可在財政、稅務及其他經濟管理部門和企業、行政事業單位、社會中介機構及教學科研部門從事管理、研究和教學等方面工作。
會計學專業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會計、審計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接受會計方法與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培養具備會計、管理、經濟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畢業后可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會計實務以及教學、科研方面的工作。
金融學專業
本專業培養系統的掌握經濟學基本理論,具備金融學方面的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了解當代金融學的發展現狀,熟悉通行的金融業務規則,以及有關金融政策法規的高級專門人才。學生畢業后可在銀行、證券、信托、保險等金融管理部門和企業從事相關的專業工作。
物流管理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有工科基礎知識,掌握現代物流管理理論,熟悉社會物流和企業物流系統的基本活動,能進行物流戰略規劃、物流業務模式和物流信息系統分析和設計,具有推進物流信息化、電子商務應用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畢業后可從事制造企業、商業企業、第三方物流企業、運輸企業、咨詢機構、服務機構、政府機構及教育組織物流運作全過程策劃、管理及物流信息化等工作。
更多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