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形式: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入校前兩年,在文理基礎學院進行通識教育課程及專業基礎課的學習。之后進入學前教育學院學習專業核心課程。學習期間實行學分學績制管理,學生可根據本專業指導性培養方案,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自由選擇課程、教師、授課時間、學習年限,提前修滿學分和學績者可以提前畢業。學分學績制充分調動了老師教學積極性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讓學生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學生經過在文理基礎學院的學習,深入了解專業情況后,可于第一學期末、第二學期末根據專業學習情況調整專業。
考核方式:
在每門課程學習結束后,均需進行兩次考核,分為卷一和卷二。卷一由學校教務處統一根據題庫組織命題工作,命題突出該課程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學生通過卷一考試即可取得該課程規定的相應學分;卷二由任課教師自主命題,主要考察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題目注重實踐性、應用性,有利于培養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應用。此外,卷二成績還包括學生日常表現、平時成績、單元測驗成績、期中考試成績、實踐課程成績等組成,卷二成績決定學生的學績分數。這種考核方式改革有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在優勢課程上取得較高學績,來補充劣勢課程的不足,實現優劣勢互補,突出個性化培養。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扎實的學前教育專業知識和技能, 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能在保教機構、教育行政部門、兒童教育咨詢機構以及其他相關機構從事保育、教育、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學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學前教育技能的基本訓練,掌握保育、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能力。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能力和素質: 1.具有較高的教育理論素養,掌握系統扎實的學前教育基礎知識、基本理論; 2.具備觀察幼兒、分析幼兒的基本能力,具有編制幼兒園教育活動方案和實施教育方案的初步能力,掌握對幼兒進行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3.熟悉國家和地方有關學前教育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4.了解國內外學前教育的發展趨勢,有較強的自主學習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掌握幼兒園各領域教育的特點與基本知識,具有相應的藝術欣賞、藝術表現和一定的現代信息技術知識。 6. 具有與幼兒及家長進行有效溝通的能力和協助幼兒園與社區建立合作互助良好關系的能力。
主干課程:
普通心理學、教育概論、人體解剖生理學、心理與教育統計、中國教育史(含學前)、外國教育史(含學前)、學前教育學、兒童心理學、幼兒園課程、學前教育科研方法、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學前衛生學、音樂、美術、舞蹈、鋼琴演奏。
專業特色: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獨生子女數量的增加,國家及社會對幼兒教育越來越重視,對于高質量幼兒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強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等多項政策的制定均表明了國家對學前教育的政策導向。伴隨著政策的導向作用,學前教育事業得到了迅速發展。根據2011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全國共有幼兒園16.68萬所,比上年增加1.63萬所。山東省作為人口大省和教育大省,學前教育的規模發展也較快。據統計,2011年,全省共有幼兒園18455所,比上年增加704所,全省每年對學前教育專業人員的需求量達數萬人,并且需求量在不斷增加。青島市為促進學前教育的發展,也制定了一系列舉措。2011年,《青島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學前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意見》中指出:到2020年全市學前三年幼兒入園率達到99%以上,全市城鄉學前教育普及水平和保教質量走在全國同類城市前列。2011年青島市人大調查報告:青島市現有園長及幼兒教師 13800余人,按3歲至6歲在園幼兒約20萬人測算,2020年前配齊幼兒教師約需新增6000人。此外,在青島市及周邊地區,有近16萬韓國人在此工作和生活,他們的子女入托對學前教育師資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本校二十年的韓語教學經驗,對此類學前教育師資的培養可以提供有力的支持。本校學前教育的師資培養除了能滿足一般性的社會需求,也能滿足本地的特殊需求。
就業去向:
畢業生就業前景主要包括:面向經濟發達、教育發展尤其是學前教育發展較快的市區幼兒園,實施對口就業,如省、市級示范園、政府機關園、高校附屬幼兒園、企事業單位附屬幼兒園以及蓬勃發展的、極具潛力的社區配套幼兒園等。學生也可以進行研究生入學考試,進入高一級學府繼續深造
更多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