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形式:
環境設計專業學生入校后一年半在文理基礎學院進行通識教育課程及專業基礎課的學習。之后進入專業學院學習專業核心課程。學習期間實行學分學績制管理,學生可根據本專業指導性培養方案,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自由選擇課程、教師、授課時間、學習年限,提前修滿學分和學績者可以提前畢業。學分學績制充分調動了老師教學積極性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讓學生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學生經過在文理基礎學院的學習,深入了解專業情況后,可于第一學期末、第二學期末根據專業學習情況調整專業。
考核方式:
在每門課程學習結束后,均需進行兩次考核,分為卷一和卷二。卷一由學校教務處統一根據題庫組織命題工作,命題突出該課程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學生通過卷一考試即可取得該課程規定的相應學分;卷二由任課教師自主命題,主要考察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題目注重實踐性、應用性,有利于培養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應用。此外,卷二成績還包括學生日常表現、平時成績、單元測驗成績、期中考試成績、實踐課程成績等組成,卷二成績決定學生的學績分數。這種考核方式改革有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在優勢課程上取得較高學績,來補充劣勢課程的不足,實現優劣勢互補,突出個性化培養。
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地方經濟建設的發展需要,掌握環境設計專業基礎理論、相關學科領域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并具有創新能力和設計實踐能力,能夠從事建筑內部空間裝飾裝修、陳設藝術和室外空間視覺形象、建筑景觀系統綜合設計等有關環境藝術設計、管理及教學研究方面的高素質環境藝術應用型專業人才。
培養要求:
本專業要求學生應具有一定的設計創新思維意識,初步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室內外環境設計工程中遇到的設計方面問題的能力,能清晰地表達設計思想,熟悉室內外環境設計的程序與方法,能在綜合把握環境的功能、空間、材料、結構、外觀、尺度、施工工藝和市場需求諸要素的基礎上對環境進行合理的改進性設計和創新性設計。本專業還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空間表現能力,能用圖紙、模型、效果圖和計算機圖形表達設計意圖,掌握基本的攝影技能,熟練掌握多種設計軟件,熟悉材料及加工工藝,具備綜合運用CAD/3DS/VRAY等進行室內外環境設計的基本能力。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掌握環境藝術的基本理論知識,具有專業設計與實踐的基本能力。 2. 掌握環境藝術的相關技術以及各類材料的施工工藝。 3. 掌握環境藝術設計表達相關技能與方法,包括徒手藝術表現、計算機應用技術、創意能力與工作方法。 4. 熟悉并初步掌握環境設計調研與策劃、環境設計方面的知識。 5. 具有文化藝術與跨學科知識素養,了解我國環境藝術設計領域的方針、政策、法規以及國內外發展動態。 6. 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掌握一門外語,具有一定的設計實施與科研能力。
主干課程:
主干學科 建筑及環境設計方法、人機工程學、材料學核心課程 工程圖學、形態與空間造型、環境藝術原理、植物選景、3dmax 空間設計、中外設計史修業年限 4年,實行彈性學制,可以在3至6年內畢業。 授予學位 藝術學學士
專業特色:
本專業在全面培養學生對空間的基本設計能力的同時,注意向學生傳授溝通技巧、市場營銷等專業知識,注重學生設計溝通能力和實際設計能力的結合,使學生成為專業知識面廣、實際應用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專業環境設計人才。環境設計本科專業的發展總目標是:“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設計為主體,以溝通為中心,以素質培養為根本,努力促使環境設計本科專業健康發展,培養出‘設計+專業特長’的應用型和復合型環境設計人才”。通過對教學計劃的修訂、教學方法的改革、高素質人才的引進以及國內外廣泛的教育合作,進一步提高本科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逐步將我院環境設計專業打造成為省內品牌專業。
就業去向:
環境設計專業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主要包括以下行業: 1、建筑設計部門 2、房地產行業 3、城市市容規劃部門 4、園林與景觀行業 5、展示展覽行業 6、家具制造行業 7、家裝和公裝公司 8、櫥窗展柜行業 9、廣告公司與美術社 10、裝璜公司室內外效果圖制作 11、工程監理部門 12、商店賣場 13、工業產品設計單位 14、生活日用品設計單位 15、裝飾裝修工程以及經營與管理工作 16、機械產品設計行業 17、各個企事業單位與平面以及三維制作相關的工作 18、設計院 19、裝飾設計單位 20、電腦藝術設計工作。
更多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