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主頁
http://eie.scu.edu.cn
學院
電話:(028)85463874,85463875
E-mail:chenduhai@scu.edu.cn
電子信息學院建系于1960年,是一個具有一定歷史而又蓬勃發展的學科型實體學院。學院現有學科領域覆蓋了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光學、光學工程、物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等一級學科。
學院現設有無線電電子學系、光電科學技術系、信息安全工程系和7個研究所。學院辦學設施齊全,設有3個?!?23”工程實驗室(電子信息技術專業實驗中心、光電技術專業實驗室、信息安全專業實驗室)和2個本科生創新實驗室,與美國安捷倫公司共建有“通信技術實驗室”,與美國德州儀器公司共建有“DSPS專業實驗室”,與美國微芯公司共建有“單片機應用技術實驗室”,有香港方氏基金捐建的“樹華電子智源中心”,擁有實驗室面積2200m2,有館藏豐富的院圖書資料室和電子工業出版社、科學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書架,有3萬余冊專業圖書和86種中外文期刊。
學院現有在編教職工107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教育部跨世紀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2人;有教授(級)24人,副教授(級)34人,博士生導師13人,碩士生導師40人,專任教師87人,并聘有6位院士擔任兼職教授。學院已形成一支以優秀學科帶頭人為核心,以中青年學者為骨干的學術梯隊和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的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信息與通信工程、光學工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光學工程(工學)、光學(理學)、通信與信息系統(工學)、信號與信息處理(工學)、無線電物理(理學)、信息系統安全(工學);碩士點9個:通信與信息系統(工學)、信號與信息處理(工學)、電路與系統(工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工學)、無線電物理(理學)、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工學)、光學工程(工學)、光學(理學)、物理電子學(工學);工程碩士招生領域2個(電子與通信工程、光學工程);本科專業5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光信息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國家和四川省本科特色專業各1個,四川省重點學科3個,四川省重點實驗室3個,四川省人才培養基地1個。
學院在電子信息、通信、電磁場與微波、計算機應用、光信息、信息安全等領域開展了廣泛的科學技術研究,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2005年以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重大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重點基金,國家“973”、“863”高技術等國家級項目,以及省部級項目和橫向項目200余項;300余篇論文被SCI、EI檢索;在結構照明型三維成像理論與應用研究、微波化學、數字圖像處理與識別等領域的研究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教育部提名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教育部提名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2001年以來獲教學成果獎24項;近五年來出版教材27部,有7部教材被列入“十一五”規劃教材;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廣泛的合作與交流。深入開展的科學研究造就了一批高水平的教師,為培養高素質、創新型的國家棟梁和社會精英創造了良好條件。
學院現有博、碩士研究生625人,工程碩士研究生160人,全日制統招本科生1726人。學院高度重視創新人才的培養,設有電子信息類創新班,推出了面向本科生的創新人才培養工程,不斷完善以提高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核心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創新人才培養成效顯著。本科畢業生具有理論基礎扎實,動手能力強、適應能力強、創新意識強的特點,畢業生既能從事電子信息硬件研究、設計、制造,又能從事IT軟件開發與應用,還能從事技術管理與技術服務的三位一體的復合型人才。本科生一次就業率連續7年列全校前列,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和贊譽。
開拓進取,改革創新,電子信息學院正蓬勃發展,已經成為我國培養電子信息技術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科學研究人才的搖籃!
開設專業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