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院前身是2001年成立的政治與法律教學部,2006年更名為政法學院,2011年組建為法學院。學院設有法學、社會工作2個本科專業,馬克思主義法學1個碩士點,擁有1個校級法學研究所,1個獨立法人機構“青島匯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學院現有教職工29人,專任教師2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講師17人,博士10人,碩士15人,博士碩士占教師總數的96.2%;具有港澳、海外教育背景的4人。學院還聘有兼任教師和兼職教授20余人。教師中有6人被聘為碩士生導師,多人分別兼任省法學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青島市法學研究會學術委員、市政府法律咨詢委員會委員、市地方立法研究會理事、中國法理學研究會理事等社會兼職。
學院重視學科建設,經過多年的積累和凝練,現已建成1個校級重點學科,3門校級精品課程,2門校級優秀課程,已經在知識產權法、經濟法、民商法、刑法學、法理學、國際商法6個方向積累了較強的實力,逐步形成了知識產權特色的法學品牌專業和實踐型特色的社會工作專業。經過不懈的努力,產出了一批較高水平的著作、教材和論文,承擔了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等一批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獲得了山東省高校優秀教材獎、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獎等一批省市級以上教研、科研獎勵。
學院堅持人才培養質量是學院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著眼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著眼于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致力于與法律實務部門開展深度合作,與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聯手共建“示范性法學實踐教學基地”,每年選派30余名學生赴法院進行為期半年的實習實踐,以培養涉外型、復合型、應用型卓越法律人才。培養的學生,考研率歷年來均居學校前列,司法考試通過率高于全國平均通過率20多個百分點,考取公務員、選調生均居學校首位。
學院重視對外交流與合作。近年來,學院加強了與國內、國際學術機構和辦學單位的聯系與合作,積極參與學術交流活動,豐富學術資源,擴大學院在業界的影響;在開放辦學、交換學生等領域加強與國外高校和香港城市大學的合作,2008年起,學院與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院合作實行交換生政策,雙方每年互派學生進行為期半年的交流訪學;每年向香港城市大學推薦優秀畢業生免試攻讀法學碩士學位。學院與香港立法會合作,每年選派教師和學生到香港進行社會工作參觀考察。
法學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法學理論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能夠在審判機關、檢察機關、行政機關、立法機關、仲裁機構、法律服務機構以及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從事法律及相關工作的法律人才。
就業深造:
學生畢業后既可以直接參加工作,也可以選擇進行研究生階段學習深造,本專業畢業生歷年來平均考研上線率超過或接近40%。學生在大四上學期可以參加全國統一司法考試,考試合格可取得司法職業資格。畢業生擇業面寬,可以就業的單位包括:各級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律師事務所、法律服務所等各類公司企業服務機構等。
專業咨詢郵箱:fxy@qust.edu.cn
社會工作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基本的社會工作理論和知識、較熟練的社會調查研究技能和社會工作能力的人才,能在民政、勞動、社會保障部門和衛生部門、工會、共青團、婦女、殘疾人等事業單位,社區與物業管理、以及其他社會福利、服務和公益團體等機構從事社會政策研究、社會行政管理、社區發展與管理、社會保障等工作的社會急需的實用型人才。
就業深造:
本專業與國內外著名高校社會工作專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學生本科畢業后可以選擇在國內或者國外高校進一步深造。
本專業畢業生社會需求量大,就業領域廣泛,主要包括各級黨政部門、工、青、婦人民團體、各類社會公益事業單位、廣大城鄉社區建設、管理、服務機構和公益類民間組織等。
專業咨詢郵箱:fxy@qust.edu.cn
更多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