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業介紹
教育技術學(體育信息技術方向)(專業代碼040104)本科專業創辦于2003年,是國內體育院校中較早開辦教育技術學專業的院校。本專業以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工程重點實驗室”為依托,師資力量雄厚,17名專業教師中,有高級職稱8人,中級職稱8人,助教1人。博士4人,在讀博士2人,碩士10人,在讀碩士1人。該專業的畢業生具有較強的專業理論與實踐能力。目前,該專業在專業建設、隊伍建設、課程建設,以及教學科研、對外交流等方面發展迅速,并取得顯著成績。
二、培養目標與具體要求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信息化人才的綜合素質,掌握教育技術、信息技術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勝任各級體育機構、學校、企事業單位和其它相關部門的信息技術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二)具體要求
1.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努力踐行科學發展觀,具有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祖國的教育事業和體育事業,具有良好道德品質和思想作風,自覺維護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2.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了解教育技術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發展動態,掌握教育技術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4.掌握必備的數理知識和計算機軟硬件知識,具備計算機基礎應用能力;
5.掌握信息系統知識、數據庫知識和多媒體知識,具備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6.掌握軟件開發知識和網絡應用知識,具備系統開發與網絡系統組建能力;
7.初步具備在體育教學、訓練競賽活動中應用推廣信息技術的能力。
三、培養特色
本專業以信息技術在體育領域應用為重點,以培養人才的應用能力為核心。理論與實踐并重,知識與方法并重,提倡創新教育,重視學生創新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在教學內容、實訓、實驗、實習和畢業設計等實踐環節中充分與體育結合,突出體育優勢及特點。
四、主干學科與主要課程
(一)主干學科:體育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育學;
(二)主要課程:體育教育技術學、教學系統設計、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數據庫原理及應用、數據結構與算法、操作系統、C#程序設計、計算機網絡、多媒體課件設計與制作、教育電視節目編導與制作、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
五、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和主要專業實驗
(一)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軍事訓練、專業實習、畢業設計等,見表3“實踐教學環節”。
(二)專業實驗:表3中專業課有實驗課時的課程都開設有專業實驗,具體實驗內容參見該課程教學大綱。
(三)課程設計:根據專業方向設立三個綜合性課程設計:軟件類課程設計(36學時);教育技術項目實踐(36學時);多媒體類課程設計(18學時)。
(四)第二課堂:大學生科創活動,興趣小組等,并組織或鼓勵學生參加相關的競賽,競賽獲得國家級或省部級獎項的可沖抵相關選修課學分。
六、修業年限、畢業學分與授予學位
教育技術學專業(體育信息技術方向)本科學生正常修業年限為4年(根據學籍管理條例,亦可提前1年或延遲1~2年),須修滿177學分方能畢業。其中,必修課(含實踐教學環節)139學分 ,專業選修課30學分,通識選修課8學分(參加競賽獲獎或獲得相關行業資格認證證書可抵扣學分)。學生畢業時達到畢業要求,發給本科畢業證書;符合學位條件的畢業生,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