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成立于2000年,主要由機械工程、工程力學與材料學這兩大創建于寧大建校之初的系所合并組成,具有雄厚的教育資源與深厚的學科基礎?,F設有機械、力學、工業設計及院級實驗室四個基層團隊。
學科及平臺建設:
機械電子工程學科是浙江省重點學科(A類),建有寧波市數字化制造技術重點實驗室,擁有機械電子工程、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兩個碩士點,機械領域工程碩士點一個。為教育部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特色專業、浙江省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重點專業、寧波市機電模具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建設單位。
工程力學學科是全校首批浙江省重點學科,2008年又被省政府批準為“近海沖擊與安全工程”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建有省部共建“沖擊與安全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寧波市壓電器件技術重點實驗室。擁有工程力學博士點,工程力學、固體力學兩個碩士點。
碩士點、博士點:
學院擁有工程力學博士點,工程力學、機械電子工程、固體力學、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4個碩士點,以及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工業設計、工程力學和工業工程4個本科專業。
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86名,其中專任教師60名,正高職稱人員16名,副高職稱人員24名,博士生導師8名,博士35名。浙江省重點學科帶頭人4人、浙江省教學名師1人、“錢江學者”特聘教授3人,“甬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入選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16人,全國優秀力學教師2人。
科學研究:學院科研實力雄厚,學院近五年共承擔近60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在內的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科研經費達3000萬元。在國內外權威期刊及重要學術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600余篇;學院與美國Purdue大學、英國Aston大學、加拿大Manitoba大學、澳大利亞Sydney、臺灣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多所知名學府建立了良好的國際合作關系,在多個領域開展人才聯合培養和學術合作研究工作。
學生就業:針對就業需要,面向高年級學生開展數控中級職業技術培訓,使學生的就業競爭力顯著提高。學院學生在歷屆全國及省學科競賽中獲得好成績。目前,隨著中國制造業的快速發展,地方經濟發展需要大量的制造業人才,學院畢業生就業市場廣闊,近三年實際就業率均達100%,畢業簽約率位居學校前列。
本科專業介紹(易賢網)
1.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MechanicalDesign,ManufacturingandAutomation
該專業由原來的機械設計、機械制造及機械電子工程三個專業合并而成,是歷史最悠久的工科專業之一,也是社會需求量最大、行業覆蓋面最廣、專業適應能力最強的專業之一。該專業以機械工程及自動控制為基礎,涵蓋了機電一體化、機械制造及自動化、機械設計、制造系統及管理領域的內容。目前已與加拿大Manitoba大學開展面向一本學生的“2+2”合作模式,即部分學生在寧波大學修完前二學年課程之后,可以申請去加拿大Manitoba大學繼續深造,按照Manitoba大學的規定獲得畢業證書及學位。此外,該專業已連續五年開設了主修機械輔修國際貿易的特色班(直接按專業招生),深受社會歡迎。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可在機械工程領域從事機械設計、制造、研究與開發、設備采購及銷售以及企業經營管理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機械設計、機械制造、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學習有關機電結合產品和系統的設計、制造、測試方法,學習企業管理知識。
2.工業設計IndustrialDesign
工業設計專業是藝術創新與工程學科相結合的交叉學科,它以機械工程、電子信息技術和設計美學、造型設計等為基礎,以計算機輔助設計為手段,以產業化為目標,使學生具備豐富的文化底蘊和較強的動手能力,既有堅實的工程科學技術基礎,又有較強的藝術創新能力,適應當前工業產品設計的新潮流。目前,工業設計是我國創意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工業企業實現“制造”到“創新”轉型的重要利器。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現代工業設計理念、知識和應用能力,勝任產品藝術造型與色彩、功能與結構、外形與工藝、產品與環境以及人機關系等協同設計工作,在企事業單位、專業設計部門、科研院所從事產品創新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以及教學科研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素描、色彩、表現技法、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產品設計(I、II、III)、計算機輔助設計、表現技法、視覺傳達設計、人機工程學、基礎設計、工業設計概論、模型制作、造型材料及工藝、機械設計基礎、網頁設計、動畫設計、美學基礎、藝術欣賞、環境藝術設計等課程。
3.工程力學EngineeringMechanics
該專業是工程科學技術中歷史悠久、應用廣泛、發展迅速的工科專業,是機械工程、土木建筑、材料工程、能源工程、航空航天、石油化工、交通運輸等工程領域的理論基礎,同時對信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軟件開發與應用、新材料研制與應用、生物與醫學工程、環境工程等新領域的開拓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工程力學專業由特聘教授和教授承擔主干課程,主要課程采用雙語教學。歷屆畢業生的就業率達到100%,畢業論文質量位居全校前茅,超過40%的畢業生讀研深造。工程力學專業2006年度獲得寧波大學首屆人才培養突出業績獎。
培養目標:培養的學生可以在機械工程領域從事設計、計算分析、研究開發等工作,也可以在車輛工程、土木工程、電子器件和計算機技術領域,從事相應的結構分析和產品開發工作。
主干課程:機械設計和理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振動與聲波、流體力學與熱力學、結構力學、有限元分析和程序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和輔助工程、實驗力學、傳感器與監測技術等課程,培養數理基礎理論扎實、實驗與計算機仿真能力較強、創新能力突出、適應面寬廣的工程技術人才。
工程力學專業于1998年經國務院學位辦批準為寧波大學第一批碩士學位授予點,碩士生招生時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本校工程力學專業畢業生。工程力學專業的優秀本科畢業生可以推薦面試攻讀碩士學位。2007年,工程力學被國務院學位辦批準為寧波大學首批三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之一。
4.工業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
該專業是一門工程技術與經濟、管理等學科相互滲透的交叉學科。它應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特別是工程技術的理論與方法,研究如何對工業企業管理系統進行規劃、設計、評價和創新,為實現生產制造、管理和服務系統的低成本、高效率和高效益的管理目標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其最大的特點是技術與管理的有機結合,突出研究提高工業生產系統的生產率和質量。
主干課程:工作研究與分析、運籌學、管理學基礎、生產計劃與控制、質量管理與可靠性、制造信息技術基礎、現代制造系統、設施規劃與物流分析等課程、管理信息化軟件應用等。結合專業特點、社會需求和師資力量開設三個專業方向:企業生產管理模塊、企業信息管理模塊、企業物流管理模塊,以加強人才培養的專業性。
畢業生去向:從事工業生產系統的總體規劃、設計、論證、評價;從事企業信息化管理的分析、設計和管理工作;從事生產管理和技術管理等工作,可為工業企業、科研院所、管理部門及服務型企業提供急需的企業生產管理和信息化人才。
碩士點介紹
080102固體力學
固體力學是2006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碩士學位授予點,與機械工程、土木工程、信息工程等專業有著密切聯系和合作。學位點依托于省部共建沖擊與安全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浙江省沖擊與安全工程重點實驗室。
寧波大學在固體力學領域的研究工作注重結合工程實踐,長期承擔著來自于實際工程問題如彈性波分析、結構和材料動力學以及復合材料的損傷和演變等固體力學方向的新穎課題。工程結構和材料的沖擊動力學和壓電器件中的彈性波研究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學術聲譽,并為力學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創造了良好的就業和深造機會。學科提倡理論研究與工程實踐結合,鼓勵研究生參與實際工程項目和產品的設計與制造過程,并通過企業合作伙伴為研究生創造參與工程實踐的機會。
寧波大學力學學科學術氣氛濃厚,學術交流頻繁,有多位國內外著名學者擔任講座教授和兼職教授。與國內外企業的廣泛聯系為同學們創造了實習和就業的機會,與北美高校的合作為同學們提供了留學和深造選擇。力學學科的博士點為學科發展增添了發展動力和廣闊前景。學術帶頭人包括多位特聘教授和青年學者,他們都有著在世界知名高校學習的經歷和從事科學研究的經驗,承擔著高級別的科學研究項目。固體力學方向的研究生導師的在研項目包括用于壓電器件和傳感器的電磁彈性固體高頻振動理論、結合大型工程結構開展的混凝土強度演化過程以及用于橋梁結構保護裝置設計的結構動力分析技術等。
固體力學碩士點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固體中的波;(2)材料細觀力學;(3)結構沖擊動力學。
080104工程力學
工程力學于1998年及2007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及博士學位授予權,依托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2008年批準)、省部共建沖擊與安全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浙江省沖擊與安全工程重點實驗室。
學位點與土建工程、機械工程等工程領域緊密結合,研究重點探索材料與結構的動態響應及非線性計算結構力學,涉及工程科學和國防技術研究前沿。
近5年來,學位點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作為參加單位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3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7項,主持省部級基金15項,縱向課題經費達1100多萬元;主持各類橫向課題100多項,總經費達900萬元;在國際著名雜志及國內核心刊物發表論文200余篇,(其中被三大檢索文獻收錄48篇),出版專著3部;通過鑒定的科研成果3項,獲美國專利3項。
學位點現有正高職稱12人,副高職稱9人,中級職稱6人,其中:浙江省特聘教授“錢江學者”3人,浙東學者1人,博士生導師(含兼職)1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人;博士10人,碩士3人。本學位點已形成年齡與知識結構合理、能創新攻堅的梯隊。學科負責人周風華研究員,1996年畢業于日本東京大學航空宇宙工學科(系),工學博士,曾先后在日本航空宇宙技術研究所和美國約翰-霍布金斯大學任職。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45篇,其中SCI收錄25篇,EI收錄32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獲浙江省科學技術二等獎項1項,寧波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
學術帶頭人有:王驥,浙江省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電子器件力學研究;楊黎明,浙江省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應力波與材料的動態響應;陳建康,浙東學者,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流變學研究;董新龍,教授,從事沖擊動力學研究;蔡澤偉,教授,從事海岸結構力學問題研究。
學位點現有4個研究方向,分別為:(1)結構沖擊動力學;(2)材料動態力學行為及應力波;(3)電磁彈性力學與彈性波;(4)近海工程交叉力學。碩士生所有科研方向均有國家級基金支持,具有良好的科研發表業績。
080201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
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是2006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碩士學位授予點。學位點依托“機械電子工程”浙江省重點學科(A類)、“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寧波市重點學科(A類)以及寧波大學“現代制造工程”優勢特色學科。學位點以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為核心,以制造系統的數字化為紐帶,研究敏捷化制造系統的建模與分析、制造業信息化理論與應用技術、分散網絡化制造的運作原理、面向敏捷制造的生產計劃與控制等。近3年來,學位點主持國家級項目6項和省部級項目9項,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
學位點負責人葉飛帆博士、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是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培養對象、寧波市“432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培養對象、國家優秀留學回國人員,已與其他教學、科研單位聯合培養或獨立培養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十多名。主要研究領域為制造系統工程、供應鏈管理和企業信息化等。
學位點現有教授11名,副教授14名,具有博士學位20人,博士生導師(兼)4人。
學位點現有3個研究方向:(1)敏捷制造系統;(2)生產計劃與控制;(3)數字化制造技術。
080202機械電子工程
機械電子工程是2003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碩士學位授予點。學位點依托“機械電子工程”浙江省重點學科(A類)、“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寧波市重點學科(A類)以及寧波大學“現代制造工程”優勢特色學科。學位點以機械電子工程為核心,綜合運用機械工程、機電一體化、CAD/CAM等現代先進技術,開展機電產品及裝備、模具設計、零件先進成形與制造等領域的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術研究。機械電子工程學科下設有機電模具研究所、生產工程研究所、寧波市數字化制造技術重點實驗室。近3年來,學位點主持20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
學位點負責人束學道為寧波大學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機械團隊學術帶頭人、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國際邊界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鍛壓學會會員。主要研究方向有塑性加工工藝與設備、新型冶金技術與裝備的研究與開發、邊界元數值方法及在軋制工程上的應用等。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其中EI、SCI收錄40多篇。
學位點現有教授11名,副教授14名,具有博士學位20人,博士生導師(兼)4人。
學位點現有4個研究方向:(1)機械設計及理論;(2)機電測控技術;(3)模具設計與成型優化技術;(4)零件軋制成形技術。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