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學院
http://jcr.ruc.edu.cn
◆新聞學院是全國兩所獲得新聞傳播學一級重點學科的學院之一,是中國新聞教育學會會長所在單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成員所在單位,也是該學科唯一的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常務理事單位。
◆1999年,以新聞學院為依托的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獲準為教育部全國百家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之一。
◆2000年,首批獲得新聞傳播學科一級學科學位授予權。
◆2000年,人民大學“九五”“211工程”新聞學子項目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驗收;2004年在教育部對全國一級學科教育水平進行的評估中,名列全國第一,2009年,在教育部對全國一級學科教育水平進行的新一輪評估中蟬聯第一;2005年,“十五”“211工程”《新世紀新聞傳播學科整合創新工程》也成功通過教育部驗收。
◆2010年9月9日,胡錦濤總書記視察中國人民大學時,重點考察了新聞學院。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設立的第一家正規高等新聞教育機構。1958年,源于原燕京大學新聞系的北京大學新聞專業并入,人大新聞系集人大、北大、燕京三所大學的新聞教育力量于一體,開始了新中國新聞教育的歷程。1988年6月,在新聞系的基礎上成立了新聞學院。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于1978年開始招收新聞學碩士生,1981年設立新聞學碩士點,1984年設立新聞學博士點,1998年同時設立傳播學碩士點和博士點,是我國最早開展新聞學與傳播學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培養教育的兩所學院之一。學院創辦55年來,共培養各類畢業生近9000人,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已成為優秀的新聞記者、編輯、媒體高層領導、管理人員或教學科研骨干,為中國新聞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學院擁有雄厚的教學和科研力量,現有專任教師50多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14人,博士生導師17人。不僅擁有甘惜分、方漢奇、張隆棟、鄭興東、藍鴻文教授等我國新聞傳播學界的一代名師;也擁有仍在職的鄭保衛、陳力丹、喻國明等國內具有廣泛影響的中年學者和以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獲得者蔡雯、楊保軍、彭蘭為代表的一批青年學者,形成既成熟又富于創新活力的教學和學術團隊。
進入21世紀以來,學院每年舉辦兩次大型學術研討會,其中由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和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世界新聞傳播100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與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研究院和CBS聯合舉辦的“世界新傳播新技術發展及其影響”國際研討會、與國際傳播學會ICA合辦的“WTO與中國新聞傳媒業發展”研討會和“媒介集團化與我國傳媒業改革”研討會等,不僅吸引了大量的國內學者和港澳臺、海外華人學者,而且吸引了許多國際著名傳播學者。
學院與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東京大學社會情報學(新聞研究所)、莫斯科大學新聞系等十幾所世界知名大學的新聞學院(系)和研究機構有著密切的交流合作關系。其中與英國STIRLING大學、英國文化交流委員會和我國新聞出版總署聯合舉辦的出版專業研究生班項目,以及與世界最大廣告公司日本電通公司的“中日廣告教育交流”項目,不僅培訓了大量學生,而且使近30名教師實現了出國訪學、培訓和合作研究。該院在學生構成上的國際化程度也很高,全院目前在校生1000多人,本科、碩士和博士課程中在冊的外國留學生超過100人,占全部在校生的10%以上,在全國新聞傳播院系中,留學生所占比例最高。
學院本科學生多次獲得過全國和北京市“挑戰杯”課外學術創新獎、廣告界學生獎項最高榮譽“金犢獎”、全國文科計算機設計大賽二等獎、首都大學生DV比賽一等獎等,并有多項調研和研究項目獲得國家級創新性實驗計劃立項,多位學生在國外學術會議和國內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
學院現設有新聞系、廣播電視系、傳播系、廣告與傳媒經濟系和新聞傳播史論教研部,擁有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傳播學、廣告學等4個本科專業;新聞學、傳播學、廣播電視學、傳媒經濟學4個碩士點,以及新聞學、傳播學、傳媒經濟學3個博士點。學院的新聞傳播實驗中心在2008年被評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與中央電視臺、美國思科集團合作建設的電視演播中心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依照“寬口徑、厚基礎”的培養思路,學院用一年時間,為新入學的本科學生安排新聞傳播學科的基礎課程,一年后依據學生的興趣和學習成績,讓學生們選擇專業方向,進一步學習相關專業課程。
“新聞學-法學”、“新聞學-國際政治”實驗班
2011年,為培養創新人才,新聞學院與法學院合作組建“新聞學-法學”實驗班,與國際關系學院合作組建“新聞學-國際政治”實驗班。實驗班學生從聯合培養的兩所學院的本科新生中選拔,單獨編班,按獨立培養方案授課,聯合培養。畢業時獲得文學學位和法學學士(輔修)兩個學位。
"新聞學-法學"實驗班旨在培養具有新聞傳播學與法學專業知識、執業技能和發展潛質的高端復合型本科人才。本科畢業生適宜在新聞媒體從事法治新聞報道,在政府、企事業單位從事公共傳播與宣傳管理工作,還可以從事傳媒立法、司法與法律服務工作,以及在相關領域從事教育與科研工作。
核心課程
新聞實務基礎、數字傳播技術應用、音頻視頻內容制作、新聞攝影、新聞與傳播理論、公共關系與廣告、新聞編輯、新聞評論、中外法制史、法理學、憲法學、民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等。
“新聞學-國際政治”實驗班旨在培養具有新聞傳播學與國際關系專業知識、技能和發展潛質的高端復合型本科人才。畢業生適宜在新聞媒體從事國際新聞報道,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公共傳播與宣傳管理工作,還可以從事外交、外事與涉外事務服務工作,以及在相關領域從事教育與科研工作。
核心課程
基礎英語和專業高級英語(部分課程由外籍專家任教)、新聞實務基礎、數字傳播技術應用、音頻視頻內容制作、新聞攝影、新聞與傳播理論、公共關系與廣告、新聞編輯、新聞評論、政治學概論、國際政治學概論、外交學概論、當代中國外交概論、比較政治制度概論、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西方政治思想史、國際關系史、對外政策分析、國際組織等。
新聞學專業
該專業要求學生知識面較寬,表達能力強,業務功底好。
核心課程
新聞理論、傳播理論、新聞傳播史、新聞采訪、新聞寫作、新聞編輯、新聞評論、新聞攝影、數字傳播技術應用、音頻視頻內容制作、媒介管理與經營等。
就業方向
畢業后一般去通訊社、報社、雜志社、網站等從事記者、編輯工作,也可進入廣播電視系統和其他部門工作。
廣告學專業
該專業要求學生有較寬廣的知識面,富有創造力,并對營銷、經營感興趣,有較強的業務操作能力。該專業培養的人才注重創造力和戰略力,面向創意文化產業輸送知識體系全面、思考能力較強、操作能力突出的優秀人才。
核心課程
廣告學概論、廣告策劃、廣告創意與表現、廣告經營前沿、廣告媒介策略、廣告設計制作、媒介調查方法、廣告經濟學、市場營銷學、公共關系學概論、新媒體經營與管理、社會學、統計學等。
就業方向
畢業后就業面廣泛,可在大中型企業的廣告公關部門從事廣告/品牌工作,或在電視臺、報社、雜志社、廣播電臺、互聯網及新媒體等媒介機構從事媒介經營工作,或在廣告公司從事調查、策劃、創意、媒體投放、公關促銷等工作。
傳播學專業
該專業要求學生視野開闊,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公共精神,善于溝通、協作和創新。本專業以公共傳播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為特色。
核心課程
新聞理論、傳播理論、新聞傳播史、傳播學研究方法、數字新聞傳播、新聞攝影與視覺傳播、出版學原理、公共關系、數字傳播技術應用、網絡編輯、多媒體信息傳播等。
就業方向
畢業后多成為政府、企業、傳媒和其他社會組織內從事數字傳播、視覺傳播、文化傳播、公共關系等領域的高級專門人才。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