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
http://sard.ruc.edu.cn
農業是一個集技術、經濟、政治和國家安全于一體,與人類進化史相并存,并隨社會發展與進步越來越表現為其多功能性的永恒的魅力產業。經濟學、管理學是一門解釋社會經濟現象的科學,被解釋現象的重要程度及其影響直接決定了理論解釋對社會的貢獻。毋須置疑,21世紀將是中國的世紀,市場化與國際化不斷加速發展的中國將逐步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但什么是中國最大的解釋變量呢?“三農”以其絕對的地理概念、人口數量、市場份額決定了其必將成為解釋中國經濟發展的最顯著變量,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一推動力,成為決定中國未來經濟社會走向的具有最廣闊研究空間的重要學術領域。而這正是我們所孜孜以求的。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組建于2004年,其前身是建立于1954年的農業經濟系。學院是目前我國綜合性重點大學中唯一以農業經濟與農村發展為核心教學科研領域的院系,也是中國人民大學人均國家級科研項目和經費最多的學院。學院于1986年取得博士學位授予權,1988年被原國家教委評定為國家級重點學科,2000年取得農林經濟管理專業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05年被確定為國家“985工程”中國農村發展研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Ⅰ類)建設單位,2007年再次被評為農林經濟管理國家級重點學科。
該院具有從本科到碩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的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設有農業經濟管理、林業經濟管理、農村發展、技術經濟及管理、可持續發展管理及食品科學與工程六個碩士學位點,一個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點,農業經濟管理、林業經濟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農村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管理五個博士學位點。學院長期致力于中國農業經濟、農村發展等理論與現實問題的研究,是我國涉農領域綜合應用型經濟管理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同時也是我國農林經濟管理學科的重要學術研究中心。
該院的各專業與中國人民大學其他學科交叉滲透、共同發展,具有明顯的互補優勢。師資以中青年、特別是青年教師為主,幾乎全部擁有博士學位,基本都有出國進修和訪問的經歷。隊伍精干,科研經費充足,科研成果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學院秉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傳統,追求理論創新與服務重大決策的目標。2008年,首屆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授予了該院名譽院長杜潤生暨中國農村發展問題研究組以及數位獨立獲獎人,以表彰他們對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理論貢獻,獲獎者中的楊勛、周誠、陳錫文、張廣友、白南生等均系該院畢業生或教師。此外,該院獨創的以“三板塊”學說為核心內容的土地經濟學理論,系統提出的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理論,首創的農業技術經濟學學科體系以及對我國新時期林權制度改革的理論與實踐問題的研究等,都是對我國農林經濟管理學科發展的重大貢獻。從1994年起在太行山區建立的脫貧與發展試驗區,以農村綜合發展理論指導貧困地區的發展,創造了具有中國人民大學特色的經典反貧困模式。2009年召開的首次中央林業工作會議高度贊揚了該院通過長期深入研究對推進我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所做的貢獻,是該院服務中央重大決策的重要體現。
農林經濟管理專業
該專業的前身是1950年開設的農業經濟專業,1999年本科專業目錄調整后改為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該專業是中國人民大學的傳統優勢和特色專業,也是我國綜合性大學中開設最早、最具影響的農林經濟管理專業。
該專業主要培養農業與食品產業領域的實用型經濟管理人才,特別注重培養既具備國際經濟知識、掌握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又熟悉中國農業、食品產業與農村實際;既掌握農業與農村經濟制度與政策,又具備涉農企業管理能力的綜合型人才。該專業畢業生要求系統掌握經濟學與管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熟練掌握與運用計算機和一門外國語,具備與農業、食品產業有關的國際經濟與貿易、企業管理與宏觀經濟管理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從第三學年開始,可以從“產業經濟與貿易”、“食品經濟與管理”兩個專業方向中選修一個方向。
核心課程
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貨幣銀行學、計量經濟學、管理學原理、市場營銷學、人力資源管理、公司財務管理、會計學、統計學、農業經濟學、農業價格分析、農產品運銷學、農產品國際貿易、比較農業經濟學、食品經濟學、涉農企業管理學、農業政策學、資源與環境經濟學、農村金融學等。
農村區域發展專業
該專業是教育部1998年本科專業目錄調整后設立的新專業,從2000年開始招生。該專業重視利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和管理學的學科優勢,強調以經濟學和管理學為核心的學科綜合,在全國同類專業中處于領先地位。
該專業主要培養涉及農村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綜合型管理人才,特別注重培養產業經濟、區域規劃與開發管理方面的實用型人才。要求畢業生掌握經濟學與管理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熟練掌握一門外語、計算機操作技術,具備從事農村經濟社會調查、應用經濟分析、產業與區域發展規劃、行業與社區綜合管理等工作的基本知識與能力。從第三學年開始,可從“區域經濟與金融”、“發展管理與政策”兩個專業方向中選修一個方向。
核心課程
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發展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貨幣銀行學、計量經濟學、管理學原理、市場營銷學、人力資源管理、農業經濟學、區域經濟學、村鎮規劃學、涉農企業管理學、農村政策學、資源與環境經濟學、農村發展經濟學、農村社會學、農村公共管理、比較農業經濟學、農產品國際貿易、農村金融學等。
就業方向
在與農村發展相關的政府部門、經濟開發區管理機構、行業管理部門、社區管理機構從事經濟社會管理工作;到需要進行農村市場開拓的銀行、電力、通信、家電等企事業單位中從事經濟管理工作;到有關教學科研單位從事區域經濟、社區發展、宏觀管理、公共政策等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