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信息學院在光學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和物理學4個學科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及設有博士后流動站,在光學工程學科設有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崗位,有2個本科專業包括4個專業方向:電子科學與技術(含物理電子技術方向、傳感網技術方向)、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含光通信與光電工程方向、信息顯示與光電技術方向)。其中,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屬教育部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在2012年教育部學科評估中全國排名第一。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中科院“百人計劃”1人,教授29人,副教授52人。
學院有電子薄膜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4個部省級重點實驗室構成的高水平科學研究平臺。
電子科學與技術(含物理電子技術方向、傳感網技術方向)
—教育部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教育部學科評估全國排名第一
修業年限及授予學位:四年、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
電子科學與技術(物理電子技術方向)是以發光成像類電子器件(特別是真空光電子器件)技術為主線,并圍繞此類器件的設計與制造,將真空技術、材料物理與材料化學(光電材料類)、真空電子學、光學以及電路與驅動技術緊密結合起來相互交叉融合的復合型專業,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電子工程和信息科學基礎知識,側重于真空電子技術及應用方面的專業知識,在光、電綜合技術領域有廣泛的適應性。
電子科學與技術(傳感網技術方向)是以信息獲取、信息傳輸與信息處理為主線,將傳感器原理、傳感器設計、傳感器制造與傳感網技術緊密結合的復合型專業,使學生掌握堅實的傳感器及傳感網方面的專業基礎知識,培養傳感網領域從事傳感器設計與制造、傳感網構建及應用研究方面的生產組織管理、科技研發與應用技術研究的復合型高級專業人才。專業特色突出傳感器設計與制造及傳感網設計及應用兩個方向,前者培養傳感器研發及生產專業人才,后者培養傳感網應用與控制的專業人才。
專業特色:
該專業實行“大類培養”的模式,即學生進校后不分專業,經過兩年半的公共基礎課和學科基礎課學習后,根據志向在學院各個專業方向課程模塊中任選一個模塊學習。培養模式和培養方案設計突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過程注重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協調發展。
課程體系:
“大類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實行模塊負責人聘任制,構建“平臺+模塊”的課程體系,其中“平臺”是保證學科大類人才的基本規格和全面發展的共性要求,體現“厚基礎、寬口徑”,“模塊”主要是實現不同專業方向人才的分流培養,體現個性。課程設置立足于拓寬學生的專業知識面,滿足學生的未來發展需要,特別是滿足學生就業后的發展需要,培養學生多方面、多角度立體思維的能力,強調寬厚的基礎知識學習和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以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意識培養為導向,建設開放式課外綜合訓練大平臺(學院的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科技創新基金、國家創新性實驗計劃、全國光電設計大賽、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智能汽車競賽、機器人大賽、挑戰杯競賽、數學建模競賽等)。
畢業走向:
本專業畢業生可到微波技術、微波固體電路與設計、真空與薄膜技術、信息顯示技術、傳感器的設計、制造和組網技術等領域的研究所和高等院校、公司,從事產品研究、技術開發、教學、管理等工作,成為本領域或相關領域的高級人才。此外,畢業生還可繼續攻讀研究生,進一步深造。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含光通信與光電工程、信息顯示與光電技術方向)
修業年限及授予學位:四年、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光通信與光電工程方向)畢業的學生需具備以光通信與光電工程為主干的知識結構體系,掌握光通信、光電測量、集成光學、微波光子、光電信息處理及應用等信息光電子領域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在信息光電子技術、光通信及相關領域從事科學研究、制造、教學、產品設計與應用技術開發等工作,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復合型高級專業人才。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信息顯示與光電技術方向)是以顯示技術為基礎,將光、電、
半導體技術緊密結合的復合型專業,使學生掌握堅實的光電材料與器件專業基礎知識,培
養顯示材料、器件工藝與控制驅動顯示系統的高級專業人才。
專業特色:
該專業實行“大類培養”的模式,即學生進校后不分專業,經過兩年半的公共基礎課
和學科基礎課學習后,根據志向在學院各個專業方向課程模塊中任選一個模塊學習。培養模式和培養方案設計突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過程注重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協調發展。
課程體系:
“大類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實行模塊負責人聘任制,構建“平臺+模塊”的課程體系,其中“平臺”是保證學科大類人才的基本規格和全面發展的共性要求,體現“厚基礎、寬口徑”,“模塊”主要是實現不同專業方向人才的分流培養,體現個性。課程設置立足于拓寬學生的專業知識面,滿足學生的未來發展需要,特別是滿足學生就業后的發展需要,培養學生多方面、多角度立體思維的能力,強調寬厚的基礎知識學習和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以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意識培養為導向,建設開放式課外綜合訓練大平臺(學院的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科技創新基金、國家創新性實驗計劃、全國光電設計大賽、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智能汽車競賽、機器人大賽、挑戰杯競賽、數學建模競賽等)。
畢業走向:
本專業畢業生可到光纖通信、光電工程、光電子技術與器件、信息顯示技術等領域的研究所和高等院校、公司,從事產品研究、技術開發、教學、管理等工作,成為本領域或相關領域的高級人才。此外,畢業生還可繼續攻讀研究生,進一步深造。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