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專業:生態學專業(資源回收與利用方向)
專業剖析:
生態學專業是一門多學科交叉滲透的新興前沿性學科,強調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符合國家長遠發展戰略,可滿足清潔生產、資源循環、節能減排、低碳及循環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需求,是科學發展觀的集中體現,該專業技術與人才需求緊缺、應用領域廣泛,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比較優勢:
我校是國內最早明確以工業生態為特色開設生態學專業的高校,主攻工業生態與城市生態方向的教學與研究,本科教學自成體系,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
現有在編教師13人,其中教授/研究員6人,副教授2人,講師4人、高級工程師1人;具有博士學位的10余人;教授、副教授均具有海外留學及訪問與合作交流經歷;教授、副教授授課;并正在引進高端人才。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作為客座教授,并有多名院士參與人才培養。
自編教材及講義13本,其中人文生態及工業生態方向2本列入“十一五”規劃教材,《工業生態學》教材2013年被評為“冶金優秀教材”二等獎;承擔教研項目30余項,獲得教學成果獎近60項,《普通生態學》、《工業生態學》及《傳輸原理》等成為校級優秀課程,并正在積極進行精品課程建設。
先后承擔科研課題150余項;主持國際合作專項、973項目、863項目、國家重點支撐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青年基金及省部級項目10余項;參與“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重大項目2項,國家十一五、十二五專項3項,“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重大項目2項,國家863、973項目4項,國家科技支撐和重大項目2項,國家自然基金11項,國際合作2項,國家級項目68項;校企協作課題多項。申報國家專利50余項,獲授權30余項,發表論文580余篇,其中SCI/EI收錄40/150余篇。
主要課程:
生態熱力學、生態系統物質循環、普通生態與生物學、系統工程、工業生態學、資源循環與高效利用、工業能源轉換與高效利用、生態環境破壞與修復、環境與生態評價、產業與城市生態規劃及設計、鋼鐵冶金與生態環境等學科基礎和專業必修課。
人才培養:
培養適應我國生態環境建設需求,掌握扎實的生態學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基本技能及相關研究方法的高素質綜合型人才。
國際交流:
與美國耶魯大學、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瑞典皇家工學院、日本東北大學、比利時魯汶大學、國際鋼鐵協會、歐盟和聯合國環保署UNEP等國家知名院校和組織等建立了科研或學生聯合培養關系。聘請了知名教授兼職參與講學與科研工作,如,與國際工業生態學會的主席、美國耶魯大學院士GRADUEL教授合作,加強化工業生態方向的教學與科研。
與教育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環保部、環科院、鋼研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兄弟單位及中國金屬學會、中國生態協會、環保產業協會及企業界有很好的學術交流與合作。
未來發展:
本科畢業生50%左右在國內或國外讀研,每年都有1-3名學生保研(或考入)北京大學,多名進入中科院、北師大等著名科研院所深造;多名進入歐美著名高校深造。本科畢業生還可以直接在科學研究、工程設計部門或高等院校從事科研、設計和教學工作,也可在政府和企業從事生態環境保護、工業和城市區域規劃、技術開發和管理等工作。
國家“十二五”期間預計在生態環保方面給與3-4萬億元以上的資助。國際環境、國家政策導向、全員生態保護意識的增強、企業自身責任及利益的驅動等都預示工業生態方向有很好的發展前景,該專業培養的學生將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