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本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本專業培養具備電氣工程理論基礎,掌握電力系統技術知識及應用能力,熟悉電力工業的科學技術與發展,獲得電氣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較強的綜合素質和一定的創新能力,能夠從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領域相關的生產制造、工程設計、系統運行、系統分析、技術開發、教育科研、經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特色鮮明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符合學業授予要求,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主要課程設置:高等數學、計算機語言及應用、信號與系統、電子技術基礎、自動控制理論、電路、電機學、電磁場、電力系統分析、電力電子技術、發電廠電氣部分、高電壓技術、繼電保護等。
在本專業中包含: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繼電保護與自動遠動技術、電力電子技術、高電壓及信息技術4個專業方向。學生具有本專業領域內一個專業方向的基本專業知識與實際操作技能,獲得較好的工程實踐訓練,具有綜合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的職業目標是電氣工程師。
就業去向:電網公司、電力設計院、電力規劃院、電力建設部門、超(特)高壓公司、電力科研開發部門、發電廠以及與電力生產密切相關的設備制造企業、公司等。
農業電氣化
本專業培養掌握豐富的專業知識的同時具有較高的外語水平以及較強的計算機應用和開發能力,具備成為我國地方電力系統當代高級經營管理者所需的較全面的知識和良好的素質,適應地方電力系統需要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符合學業授予要求,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主要課程設置:電路、電機學、自動控制理論、電子學、計算機技術、電力工程、供電技術、用電技術、電網規劃、配電網自動化、高電壓技術、電力電子技術、電氣控制技術、計算機網絡與控制技術、地方電力經營管理等。
就業去向:地方電力系統和大型企業供電系統從事有關的科研、設計、建設、運行、供電及用電管理等方面的技術工作。
電子科學與技術
電子科學與技術集物理電子學、光電子、微電子學及固體電子學和電路與系統為一體,是一個寬口徑的專業。符合學業授予要求,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具備現代電子技術的寬厚理論基礎、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較強的實踐能力和較好的發展能力,能夠從事各種光電系統、集成電路系統和微電子系統的設計、開發、集成、制造以及新材料、新工藝的應用技術等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員和專業研發人員。
本專業研究領域和方向包括:電子材料與器件、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光電子技術、微電子技術、電路與系統。主要課程設置:電路理論、電子技術基礎、C語言程序設計、數理方程、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數字通信原理、通信電子電路、現代光技術基礎、薄膜材料、電子材料、量子力學、固體物理、電動力學、半導體物理、半導體器件、半導體集成電路、光電子技術、傳感與檢測技術等。
就業去向:電力、IT、通信、航天電子、國防電子等所有涉及電子技術的行業和部門以及科研和教學單位從事科研,技術支持,產品設計、研發和檢測、軟件開發、新材料的制備、集成電路的設計和制造等工作。
電子信息工程
本專業是一個電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較寬口徑專業。本專業學生按照教學計劃修滿所規定的學分后,準予畢業。符合學業授予要求,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本專業培養具備扎實的信息獲取、處理、傳輸、應用能力以及電子技術和信息系統的基礎知識,具有較高的外語水平,一定的創新能力、較強的實踐能力和良好的發展能力,能在信息產業及國民經濟各部門從事各類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集成、制造、開發、應用等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信號的獲取與處理、電子設備與信息系統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受到電子與信息工程實踐的基本訓練,具備設計、開發、應用和集成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基本能力。
主要課程設置:電路理論、電子技術基礎、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可編程邏輯器件原理與應用、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傳感器檢測、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嵌入式系統、DSP技術及應用、通信原理、數字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系列課程。
就業去向:既可以在從事硬件設計、軟件開發的高新技術企業工作,又可以在與電力系統自動化相關的科研、教學等企事業單位工作。
通信工程
本專業培養具備通信技術、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等方面的知識,具有良好的外語能力,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較強的實踐能力和良好的發展潛能,能在通信領域中從事研究、設計、制造、運營及在電力系統通信部門和電力系統以外的工業中從事開發、應用通信技術與設備制造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符合學業授予要求,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本專業主要學習課程設置包括:電路理論、信號與系統、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電子技術基礎、電磁場與微波技術、通信電子電路、信息論基礎、單片機原理與應用、數據庫技術及應用、C語言程序設計、數字信號處理、通信系統原理、數字通信原理、通信網理論基礎、交換技術、光纖通信技術、無線通信技術、數據通信、寬帶數字網技術、微機原理與接口等。
本專業學生的就業去向主要是在電力、電信、航空航天以及其它系統從事相關專業領域的研究、設計、開發、調測、運行管理和工程應用等工作,也可從事教學或管理工作。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本專業培養具備扎實的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受到嚴格的科學實踐訓練和初步科學研究訓練,能適應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其相關領域發展需要的高級專門人才。該專業集微電子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和測控技術于一體,是一個寬口徑專業。符合學業授予要求,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主要課程設置:電子電路基礎、脈沖數字電路、電子設計自動化(EDA)、數字信號處理基礎、DSP與實時信號處理、電子測量與儀器、嵌入式系統、專用集成電路設計、集成電路應用、微機原理與接口、高級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機軟件設計技術、信息通信網絡技術、傳感器原理與應用、現代電子技術等。為了適應電力系統的需要,還開設了電力工程、企業管理概論等課程,并設置了39周的集中實踐環節。
就業去向:在信息產業、高新技術企業從事科學研究、軟硬件技術開發、產品設計、信息系統集成以及生產技術管理等工作。
智能電網信息工程
本專業是依據國家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需要,緊密結合智能電網發展對人才的迫切需求而開設的新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本專業培養具備信息工程和電氣工程理論基礎,掌握信息與電力技術知識及應用能力,熟悉智能電網發展動態,能夠從事電氣工程與信息工程領域相關的生產制造、工程設計、系統運行、系統分析、技術開發、教育科研、經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特色鮮明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符合學業授予要求,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專業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和一定的創新精神,掌握信息采集和處理的基本理論和電力系統通信技術,掌握電力系統生產、運行的規律和特點,并對智能電網體系結構和關鍵技術有一定認識,可以在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的電力系統領域從事研究、開發、設計、制造、運行維護與管理等工作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設置:高等數學、大學物理、計算機語言及應用、信號與系統、電子技術基礎、自動控制理論、電路、電機學、電磁場、電力系統分析、電力電子技術、智能電網技術、通信原理、物聯網、無線傳感網絡、傳感器與檢測、單片機原理、嵌入式系統等。
就業去向:電網公司、發電公司、科研設計、高等院校、相關行業或部門從事設計、開發、生產運行與管理、科學研究、技術支持等工作。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