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克利斯朵夫》的主要內容:
第一,通過平民音樂家克利斯朵夫頑強奮斗的一生,揭示十月革命前西歐進步的知識分子追求——反抗——幻滅的心靈,謳歌他們孤軍反抗不合理世界的“不健全文明”的英雄主義精神;
第二,通過克利斯朵夫的生活遭際,反映當時以德、法為主的歐洲國家的黑暗現實,抨擊依賴于金錢與權勢的虛偽、墮落的藝術,倡導真誠的能凈化道德的藝術,以此創造健全的文明;
第三,克利斯朵夫為之奮斗的社會理想是反對西歐各民族間的仇恨和戰爭,并可看出作家企圖以“情愛”作為實現人類的和諧與團結的紐帶。
《約翰克利斯朵夫》藝術特色:
①首創了長河小說這一新體裁。傳統性和現代性交融于一體是這部小說在藝術上的一個突出特點。
②音樂性是這部小說的另一個獨到的藝術特色。小說的結構是按交響樂的結構方式設計的。作品的主要人物關系上體現了音樂中的“調性”:克利斯朵夫 是這部樂曲中的主音,處于核心地位;奧里維、安多納德和葛拉齊婭是其余的基本音,它們都傾向并圍繞著主音。更重要的是,音樂是主人公生命活動中不可缺少的 組成部分。這種無所不在的音樂,在克利斯朵夫心里都有回響。正因為如此,評論界一致公認它是一部音樂小說。
克利斯朵夫形象
約翰克利斯朵夫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中的主人公,是一個為追求真誠的藝術和健全的文明而頑強奮斗的平民藝術家的形象,他身上最突出的特點是強烈的反抗精神和為實現理想而不懈追求的英雄氣概。
①克利斯朵夫是從逆境中成長起來天才音樂家,他的成長道路上有兩個人的影響最直接,祖父最早發現并培養了他的音樂才能,舅舅教導他創作要發自心聲,要真誠,引導他去野外聆聽大自然的音樂。(起步)
②克利斯朵夫個性倔強坦率,又有點魯莽,但心靈世界極其豐富而敏感,從小就飽嘗了人間不公。當發現巴黎文藝界簡直像個雜耍市場,就對法國文藝 界、文學界乃至整個法國社會進行了無所顧忌的抨擊。為要使自己的音樂成為人類相互溝通的橋梁,他開始走出藝術的象牙塔,到民間去,到工人區去,與工人交朋 友,還想辦一所平民音樂學校。(反抗)
③奮斗無望后的克利斯朵夫認為解決如此嚴重、復雜的問題的唯一手段是藝術,惟一思想武器是“愛”。他追求的真誠的藝術是超階級的“純藝術”,是 超乎一切社會斗爭之上的精神力量,這種認識基于其博愛主義,最終也使他走向妥協。創作上,他潛心于宗教音樂的創作,藝術境界變得清明恬靜,失去了往昔的戰 斗氣息。就這樣,克利斯朵夫在他所追求的心靈的和諧中走完了自己人生的道路。(心靈的和諧)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