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目標】
1.掌握高等學??茖W研究的地位和作用,明確高??蒲械奶攸c和原則。
2.明確高??蒲械某绦蚺c科研方法。
3.了解教育科學研究的方法論原則和大學生的科研指導。
第一節 高等學??茖W研究的地位與作用
一、教學與科研結合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客觀要求
首先,參加科研是大學生獲取直接知識的渠道。實踐表明,把科研引入大學教學過程,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富有探索性和創造性的科研是磨礪大學生思維的工具。
其次,科研有利于擴大知識面,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參加科研活動,會遇到一系列的理論與實際問題,這就迫使大學生突破原來的知識范圍,比較自覺地圍繞一個明確的方向構筑起有效的知識結構。
再次,科研活動能滿足大學生高層次的心理需要,增強他們敢于攻堅、勇于突破的信心。重要的是在于大學生可以通過科研活動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建立進一步學習的自信。
最后,科研活動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手段。
四、科研是發展新學科的基礎
科學研究是發展學科和創建新學科的基本途徑。牛頓在前人基礎上進行卓有成效的科學研究,從而在創立科學的天文學、光學、力學和微積分等方面作出巨大貢獻;我國許多新學科的建立受到過科學上領先國家的影響,但在形成和建立這些新學科的過程中,廣大教師和研究人員同樣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五、科研是學校直接為社會服務的重要渠道
大學是通過出人才、出成果為社會、經濟服務的。大學科研與社會的發展緊密相連,其應用和開發研究的課題常常來自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各個方面,研究成果也能很快應用于實際領域。20世紀70年代以后,由于斯坦福大學周圍的“硅谷”的成功和美國政府科技政策的影響,許多大學相繼與企業建立廣泛的聯系,各種形式的“科學園區3紛紛涌現。麻省理工學院與300家公司建立了“大學一工業聯合計劃”,學校為公司提供各種科技服務;我國大學通過技術開發,采用科研一生產聯合體等方式,直接為經濟建設服務,同時也獲取社會對學校發展的投資。北京的中關村、武漢的東湖區、廣州天河區、沈陽的南湖區、上海漕河涇地區、重慶沙坪壩區、昆明園西路地區等相繼辦起了一批以大學為核心,以研究機構為依托,以高新技術開發為主要內容的智力密集型新興科技產業試驗區,極大地推動了我國高新技術的產業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