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藝術”是指環境藝術工程的空間規劃,藝術構想方案的綜合計劃,包括環境與設施計劃、空間與裝飾計劃、造型與構造計劃、使用功能與審美功能的計劃等。環境藝術,是一個新興的、邊緣的、綜合藝術系統工程,是一個跨學科的綜合性專業,涉及美術、雕塑、裝飾文化、建筑基礎知識、園林藝術、人體工程學、設計流派、材料學、心理學等多個領域,無論在專業理論的廣度,還是在專業技能的多樣化上,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據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年度報告中指出,2009年全國裝飾行業實現產值14000億元,年增20%以上。裝飾行業是目前最具有潛力的朝陽產業之一,未來30-50年都將處于一個高速上升的階段。面對高速發展的行業,裝飾行業人才的供應出現較大的缺口。目前中國約有室內設計師20多萬人,缺口達70萬。按現有開設室內設計專業的大中專院校培養速度,18年才能滿足人才缺口。
此專業最具代表性的公司有香港梁志天設計有限公司、華然裝飾、百度裝飾等,其中梁志天設計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由囊獲多項國際獎項的香港十大頂尖設計師之一梁志天創辦。其作品如香港的東涌Novotel Citygate酒店、星河國際花城、萬科青青家園、東方新世界等項目在國內外均獲一致好評。根據國家人事部的權威統計,有7成的年輕人希望成為設計專業人才。另外,隨著城市化建設的加快,房地產業的興旺,國內外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將為建筑和家裝業帶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而新華正是培養這類專業人才的搖籃。
環境藝術專業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預見性:面向當今社會,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是專業建設的首要目標和前提,是專業得以發展的動力。把握社會需求狀況,一方面要進行需求調查,另一方面還要進行需求預測,這樣才會有的放矢,依社會發展制定相應的人才培養計劃,為培養適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做好前期準備。提升環境品質的需求已是當代社會,更是未來社會追求的目標。目前,我國環境藝術方面建設的層面主要是在室內設計和裝飾、裝修等內容上,環境藝術教育也側重于此。但隨著時代發展,環境藝術設計的內容將大大擴展,涉及的范圍也將更加廣闊,展望未來,培養新時代需要的設計人才是環境藝術設計教育的目標。
二、系統性:環境藝術設計是一項極其綜合的系統性行為,包含著與之相關的若干子系統。它集功能、藝術與技術于一體,涉及藝術和科學兩大領域的許多學科內容,具有多學科交叉、滲透、融合的特點。系統性特點和要求,要有與之相適應的教育內容體系。如何能培養出知識面寬,綜合素質強,具有整體思維能力的環境藝術設計人才,是制定專業建設計劃思考的重點。
三、特色性:這里所談及的“特色”是指辦學特色。就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建設而言,不同性質、基礎的學校都有各自發展方向和目標。建筑類院校發展這一專業具有更廣闊的可能性和前途。從行業發展和管理的角度看,環境藝術是建筑系統中的一部分。從建筑學科群的角度,環境藝術設計被包含在這個大家庭之中,所以在建筑院校中發展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得天獨厚。鑒于以上特點并結合其它專業特點,建設以建筑學為依托,側重于建筑內環境設計、建筑外環境設計、公共藝術設計研究和教學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構成高職院校開辦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獨特辦學特色。
四、創造性:創造是設計的靈魂。環境藝術設計是創造對人的生活環境進行規劃和提出方案的思考。設計教育中不能只滿足于設計方法和技藝的傳授,在藝術和設計之中,創造是它的主要特征,也是生命活力之所在。在課程建設和教學上,要充分強調創造性的特點,樹立以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思維方法、解放學生的創造力為主線的設計教育思想。
五、適應性:在環境藝術設計方面,它所涉及的范圍應該遠比現在廣泛的多,圍繞著建筑環境,小到一個標志設計,大到環境景觀設計,都將是環境藝術設計師所要面對的工作。對知識面、知識結構的要求將更高,它需要有相應的能力來適應并擔負起這樣的社會角色和責任。社會的需求就是學校培養人才的目標和方向。面對未來的人才市場,要求具備較強的適應性,這種適應性來自扎實的基礎知識和較廣的專業知識面。抓住環境藝術設計涉及面廣,要求設計者適應性強這樣的特點,高職院校在制定教學內容和培養計劃時要充分認識這一點,結合其專業的特點制定有效可行的教學計劃。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