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制:基本學制為4年,彈性修業年限為3-8年
電子信息工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具有扎實的信息技術基礎理論,掌握電子技術與信息系統的基本理論,在信號獲取與處理、電子設備與信息系統、信息處理等多方面有較強的能力,能夠從事各類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應用與開發的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原理、數字電路技術基礎、模擬電路技術基礎、大學物理、信號與系統、高頻電路、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微機原理、單片機技術、電子測量、數字信號處理、信息理論與編碼、C語言程序設計、電子系統設計、EDA技術等。
學位: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通信工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以通信工程和應用為特點,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具有扎實的信息技術科學基礎,掌握現代通信系統理論,能在通信網與交換、光纖通信、無線通信、信息處理與多媒體通信等方面從事科學研究、工程設計和網絡運營的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原理、數字電路技術基礎、模擬電路技術基礎、通信原理、高頻電路、電磁場理論、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微機原理、C語言設計、數字通信、光纖通信、射頻通信、移動通信、程控交換技術等。
學位: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與半導體產業緊缺的人才需求緊密結合,培養具備良好的個人品德、扎實的專業理論、較強半導體產品和工藝開發能力及工程實踐能力的專業人才。通過4年培養,學生基本具備在科研院所和企事業單位,從事光電系統設計與加工、電子材料與器件的測試與表征、集成電路設計、封裝和測試等技術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線性代數與概率論、固體物理、普通物理、理論物理導論、半導體物理、半導體器件物理、電子技術基礎、集成電路設計基礎、EDA技術、半導體器件工藝原理、光電子技術基礎、工程制圖和半導體專業實驗等。
學位: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培養目標:本專業與新能源產業緊缺的人才需求緊密結合,培養具備良好的個人品德、扎實的專業理論、較強半導體產品和工藝開發能力及工程實踐能力的專業人才。通過4年培養,學生基本具備在科研院所和企事業單位,從事新能源材料的制備、光伏器件及系統的設計及施工、半導體器件的工藝加工等技術和管理工作能力。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線性代數與概率論、太陽能電池原理與基礎、固體物理、普通物理或力學、理論物理導論、工程制圖、光電檢測技術、電子技術基礎、光伏發電系統原理與技術、硅材料太陽能電池基礎與測試、薄膜物理與技術、太陽能光伏工程技術等。
學位: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自動化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電工技術、電子技術、自動控制理論、智能控制技術、檢測技術及儀表、信息處理、系統工程、計算機技術與應用和網絡技術等較寬領域的工程技術基礎和專業知識,能在運動控制、工業過程控制、電力電子技術、檢測技術及儀表、計算機應用技術、信息處理等領域從事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運行、科技開發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原理、數字電路技術基礎、模擬電路技術基礎、大學物理、電機與拖動、電力電子技術、自動控制理論、微機原理、單片機原理以應用、傳感器檢測技術、計算機系統仿真、計算機網絡、過程控制、計算機控制技術、PLC原理與應用、C語言程序設計等。
學位: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會計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培養適應中小型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會計師事務所、金融機構等組織的崗位需求,獨立地從事出納、會計核算、會計審核、會計報表編制與分析的普通會計崗位,助理審計、審計等崗位及會計管理崗位等工作。以市場為導向,以崗位技能培養為辦學特色,重點培養學生的會計核算和分析能力。
主要課程:經濟學、管理學、經濟法、統計學、金融市場學(融資管理)、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1、中級財務會計2、高級財務會計、財務管理、 稅法、 審計學、成本管理會計、會計報表分析。
學位: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工商管理
培養目標:本專業面向地方和區域產業集群,培養適應現代市場經濟需要,具備人文精神、科學素養、誠信品質及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現代管理理論和知識體系,具有國際化視野、團隊精神、創新和創業意識,擁有較強的管理決策、溝通與執行能力,能夠在制造業企業生產運營管理領域的作業現場、倉儲與庫存、質量、技術、安全和設備管理等崗位的中基層從事管理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主要課程:經濟法、管理學、經濟學、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企業戰略管理、組織行為學、生產運作管理、市場營銷學、物流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標準化管理、項目管理、公關與溝通。
學位: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市場營銷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培養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具備人文精神、科學素養和誠信品質,富有創新精神,掌握管理學、經濟學、市場營銷學的基本理論方法和市場營銷專業技能,具備市場調研、市場開發、銷售管理、營銷管理工作能力,在商貿流通領域從事市場營銷與管理工作以及在教學、科研領域工作,理論基礎扎實,具有一定創業能力,有良好職業道德、較強責任心和較高職業能力的適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市場營銷學、管理學、市場調查與預測、消費者行為學、零售學、銷售管理、網絡營銷、公關與溝通、企業戰略管理、市場營銷策劃、ERP沙盤 、供應鏈沙盤
學位: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物流管理
培養目標:物流管理專業的總體目標是滿足物流行業發展需要,培養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型、能力型”中基層物流管理人才。具體來說,本專業根據未來物流管理的發展趨勢,堅持以“物流信息化管理”為特色;根據企業物流和物流企業的需求,分別設置 “企業外貿物流”、“企業物流規劃”、“物流企業營銷”、“物流企業運營”四個專業方向;并在系統掌握相關理論知識的基礎之上,著力打造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學生畢業后具備運用現代物流信息技術、物流管理理論與方法進行物流規劃、協調、組織和決策方面的業務能力,能夠在物流企業或企業的物流管理部門從事物流信息化管理、物流系統規劃、物流業務管理等工作。
主要課程:物流學、供應鏈管理、采購與供應管理、倉儲與庫存管理、運輸與配送管理、物流設施設備、物流信息系統、物流系統工程、物流經濟學、國際物流、物流管理平臺開發、商務軟件應用、物聯網、虛擬現實技術等。
學位: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漢語國際教育(師范)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漢語基礎扎實,外語水平高,對語言學理論、中外文學、文化有較全面了解,懂得教育教學理論,具備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能獨立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等工作的高素質、復合型、國際化雙語人才。畢業生能夠勝任在國內外各級教育機構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工作,在國內中小學從事語文英語教學工作以及在行政機關、新聞出版部門、涉外機構、外資與合資企業、旅游部門等單位從事文秘、翻譯工作,也可以繼續在國內外高校攻讀碩士學位。
主要課程: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對外漢語教學法、對外漢語教學心理學、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近現代文學、外國文學、中國文化概論、西方文化概論、跨文化交際學、英語口語、英語翻譯與寫作、英漢語言對比、第二外語等。
學位: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化學(師范)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需要,具備扎實、深厚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實驗技能,具備一定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新精神,具備進行化學教學和一定科學研究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學生畢業后,能在初、高中及職業技術等學校從事化學教學和管理工作,以及與化學相關的單位從事研究工作。
主要課程: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儀器分析、物理化學、結構化學、化學課程與教學論、現代教育技術、教育學、心理學等。
學位: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應用化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需要,具備化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較強的實驗技能,掌握精細化學品的合成原理和生產工藝,能夠運用現代化儀器設備獲取物質化學組成和結構信息,并具備科學研究和一定的工程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專業技術人才。學生畢業后能在科研機構及企事業單位從事產品研發、檢驗、合成及相關管理工作。
主要課程: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儀器分析、物理化學、化工原理、有機波譜分析、精細化學品化學、精細化工產品合成原理、精細化工工藝學等。
學位: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環境科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21世紀社會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需要,具備環境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富有時代特征、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環境科學領域的應用型專業技術人才。學生畢業后能在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及行政部門等從事有關環境科學方面的環境管理、環境監測、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工程及污染治理等崗位的工作。
主要課程:環境學概論、環境監測、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環境化學、環境生態學、環境影響評價、環境規劃、水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工程及環境微生物學等。
學位: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環境工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需要,具備扎實的水、氣、聲、固體廢物等污染防治、控制規劃和資源保護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較強的實驗技能,掌握環境工程設計、施工、運營管理的環境工程領域的應用型專業技術人才。學生畢業后能在科研機構、環保部門、設計單位、政府部門、工礦企業、規劃及管理等部門從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開發等崗位的工作。
主要課程:環境學概論、大氣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電工學、工程預算與經濟分析、環境工程微生物學、環境工程施工與管理等。
學位: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食品科學與工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食品化學、生物化學、食品微生物學、食品工藝學和食品工程技術等方面基本理論知識,掌握食品生產技術、食品質量管理、科學研究、食品工程設計與技術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具備食品加工、食品資源利用和食品保藏方面的能力,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學生畢業后,能在食品企業、食品行政管理、食品科學研究及教育等領域,從事食品加工技術、食品新產品開發、食品資源綜合利用、食品加工過程品質控制、食品工程設計及教育等方面工作。
主要課程:機械制圖與AutoCAD、食品化學、食品微生物學、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機械基礎、食品工藝學、食品儀器分析、食品營養學、食品機械與設備、食品分析、食品工廠設計等。
學位: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食品質量與安全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食品化學、生物化學、食品科學以及食品質量與安全等方面基本理論知識,掌握食品質量與安全行政管理、食品質量監督與檢驗、食品質量安全與控制、食品質量安全教學和科學研究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具備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技術、食品質量分析檢驗技術、食品微生物檢驗技術、食品質量監督與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級科學技術人才。學生畢業后能在食品安全、食品企業、食品行政管理和食品科學研究等領域,從事食品質量控制、食品質量檢驗、衛生防疫、食品質量監督、品質管理和安全評價等方面工作。
主要課程:生物化學、微生物學、食品安全學、食品毒理學、動物流行病學、食品儀器分析、食品理化檢驗、食品微生物檢驗、動物性食品衛生學、食品工藝學概論、食品質量管理學、食品企業管理等。
學位: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教育技術學(師范)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21世紀社會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富有時代特征、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育技術領域的應用型、復合型專門人才。學生畢業后,能分別在各類學校從事教育技術、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和各級網絡教育中心、電教館從事各類教學軟件的設計、開發、制作工作,以及在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和影視攝制等相關工作。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普通物理、電子技術、教育技術學導論、教學設計、攝影技術、教育電聲系統、網頁設計與制作、電視原理與教育電視系統、信息技術與教育、遠程教育學基礎、C語言程序設計、教育技術研究方法、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論等。
學位:授予教育學或理學學士學位。
教育技術學(小學教育)(師范)
培養目標:本專業(方向)主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21世紀社會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的初等教育領域的應用型、復合型小學教育專業人才。學生在畢業后,從事小學教育、教學、科研、管理等工作。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基礎、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教育學原理、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課程與教學論、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學、兒童心理學、文學概論、漢語通論、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小學科學課程與教學論、小學教育管理等。
學位:授予教育學學士學位。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適應社會需要的具有社會體育組織管理和指導能力,能從事組織社區體育活動、體育經營開發、體育健身鍛煉指導以及中小學體育教學、訓練與科研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體育概論、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心理學、教育學、科研設計與方法、運動損傷康復學、田徑、體操、社會體育學、主修項目理論與實踐一、主修項目理論與實踐二等。
學位:授予教育學學士學位。
法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忠誠于憲法和法律,適應21世紀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基礎知識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富有時代特征和創新精神的司法和法律服務領域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法理學、憲法學、刑法學、民法總論、行政與行政訴訟法學、刑事訴訟法學、行政訴訟法學、經濟法學、中外法制史、國際法學、國際經濟法學、國際私法學、民事訴訟法學、知識產權法學、物權法學、侵權責任法學等。
學位:授予法學學士學位。
金融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21世紀經濟建設和科學技術進步需要的、熱愛祖國、有合作精神、有強烈的事業心和社會責任感,基礎扎實、知識面寬、綜合素質高,具有健康個性、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并能勝任銀行業務、保險業務、證券投資業務和國際金融業務的復合型、應用型的專門人才。本專業的畢業生主要去向是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證券經營機構、保險機構、基金管理機構、企業集團、上市公司和研究機構,從事銀行業務、保險業務、投融資業務、證券業務和政策研究等相關工作。
主要課程: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貨幣銀行學、金融市場學、國際金融學、投資學、公司金融、會計學原理、保險學、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項目融資、統計學、證券投資學、期貨與期權等。
學位: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
經濟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比較扎實現代西方經濟學理論,比較熟練地掌握現代經濟分析方法,知識面較寬,具有向經濟學相關領域擴展滲透的能力,系統掌握經濟學基本理論和相關的基礎專業知識,了解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熟悉黨和國家的經濟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中外經濟發展的歷史和現狀;具有運用數量分析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進行社會經濟調查、經濟分析和實際操作的能力。能夠熟練應用經濟學原理和方法,分析經濟現象和問題,具有開展市場調研與預測、進行市場開發、運營與策劃的能力,能在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金融機構和企業從事經濟分析、預測、規劃和經濟管理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西方經濟學、政治經濟學、財政學、會計學、統計學、計量經濟學、國際金融、管理學、產業經濟學、發展經濟學、區域經濟學、投資經濟學、經濟法、運籌學等。
學位: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
旅游管理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旅游管理基礎理論扎實、專業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富有時代特征、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旅游管理領域的高級應用復合型管理人才。學生畢業后,能在旅游行政、星級酒店、旅行社、風景區等旅游企事業單位從事管理工作,也可以在高校、科研單位從事旅游教研工作或繼續攻讀相關專業、相關學科的碩士學位。
主要課程:管理學、旅游學、旅游學概論、旅游經濟學、旅游心理學、旅游市場營銷、飯店管理原理、旅游規劃與開發、旅游社管理、旅游文化學概論、中國旅游地理、導游業務、總臺與客房管理。
學位: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旅游管理(飯店管理)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飯店管理基礎理論扎實、專業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富有時代特征、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飯店企業管理領域的高級應用型、復合型管理人才。學生畢業后,能在星級飯店、旅游管理部門等旅游企事業單位從事管理工作,也可以在高校、科研單位從事教學研究工作或繼續攻讀相關專業、相關學科的碩士學位。
主要課程:管理學、會計學、酒店管理原理、酒店財物管理、酒店市場營銷、酒店人力資源管理、酒店管理信息系統、酒店餐飲管理、酒店前廳與客房管理、酒店服務技術、酒店服務禮儀。
學位: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數學與應用數學(師范)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數學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基本方法,具有運用數學知識,使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勝任中小學數學及管理工作,能夠為進一步深造打好基礎,以及在科技、金融和經濟部門從事研究、教學和管理工作或是在生產經營及管理部門從事實際應用、開發研究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空間解析幾何、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常微分方程、復變函數、實變函數、泛函分析、拓撲學、近世代數、普通物理、數學建模、數學實驗、運籌學、最優化方法、離散數學、數學教學論、心理學、教育學、C語言、數據庫設計等。
學位: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信息與計算科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數學素質,掌握信息科學與計算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受到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能用所學的知識和熟練的計算機技能解決實際問題,能在科技、信息處理、教育、金融、經濟和管理部門從事研究、教學、應用開發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C語言、數據結構、計算機圖形學、管理信息與系統概論、數據庫設計與管理、網絡技術及應用、VB應用開發、數學分析、高等代數、空間解析幾何、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常微分方程、復變函數、普通物理、數學建模、數學實驗、運籌學、最優化方法、離散數學等。
學位: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物理學(師范)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21世紀社會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科學文化素養,掌握較扎實的物理學基礎知識、教育理論、物理實驗技能和教師職業技能,具備進行科學研究的初步能力,勝任中學物理教學的教師、教育科研人員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理論力學、電動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量子力學、數學物理方法、電工學、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計算機基礎、基礎物理實驗、現代教育技術、物理教學論、中學物理實驗與教學技能基本訓練等。
學位: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日語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適應21世紀社會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基礎知識扎實、素質優良、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外事、經貿、文化、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門從事基礎翻譯、教學、研究、管理工作的日語專門人才,具備比較熟練的口語表達能力, 能勝任日語的翻譯,文秘以及與日語專業相關的工作。
主要課程:日語中級語法、日語中級翻譯、初級日語IV、中級日語IV、日語聽力IV、日語寫作II、日語泛讀II、高級日語I、日本文化概況、日本近現代文學、日本禮儀、旅游日語、日語口譯、商務日語等
學位: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法語
培養目標:本專業以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高層次語言文化素質的人才為教學目標,培養擁有扎實的法語基礎知識和比較廣泛的文化知識、富有創新精神的學術科研型人才,要求具備一定的分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科研能力, 并為今后進一步從事科學研究以及專業深造打下良好基礎。擁有扎實的法語基礎知識和比較廣泛的文化知識,具備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業精神,在外事、經貿、文化、旅游等部門從事跨文化的翻譯、咨詢、管理以及外語文秘工作的國際性、應用型法語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法語精讀、法語泛讀、法語視聽、法語口語、翻譯理論與實踐、法語寫作、法國文學、法語語法、法國文化、法語筆譯、法語口譯、商務法語、旅游法語等。
學位: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英語(師范)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熟練的英語語言技能、基本的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知識和其他相關專業知識、扎實的說課技能和中英文表達能力,具備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較強適應能力,能在英語教育、外事或涉外企業等部門熟練運用英語和本族語從事教學、翻譯、管理、研究等各種工作的英語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綜合英語、高級英語、英語閱讀技巧、語音基礎、英語口語、英語寫作、英語聽力、翻譯理論與實踐、英美文學、英美概況、中學英語教學設計、中學英語語法概要。
學位: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新聞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系統的新聞理論知識與技能、深厚的文化與科學知識,熟悉我國新聞、宣傳政策法規,能在新聞、出版與宣傳部門從事編輯、記者與管理等工作的新聞學高級專門人才。畢業后可從事新聞、編輯、文秘以及相關工作。
主要課程:新聞理論、中國新聞事業史、外國新聞事業、新聞采訪與寫作、新聞編輯與評論、馬列新聞論著選讀、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讀、大眾傳播學、新聞法規與新聞職業道德、新聞攝影、廣播電視學、新聞事業管理、廣告學與公共關系學等。
學位: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漢語言文學(師范)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系統的中國語言文學基礎理論知識和較強的思辨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文學鑒賞能力、寫作能力及教學研究能力,并能初步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的理論和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從事初中語文教學的技能,具備一定的創新精神和較高人文素養且達到學士學位水平的語文教育教學人才。學生畢業后適宜到教育部門、中等學校從事教育和教學工作;事宜到機關或企事業單位,從事文化、宣傳、教育、文秘等工作;也可以繼續深造、攻讀漢語言文學及其相關學科的碩士學位。
主要課程: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文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文學批評史、外國文學、基礎寫作、語文教學論、教材分析與試講、大學英語、計算機應用、社會學、中外文學史等。
學位: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科學素養、系統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包括計算機硬件、軟件與應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熟練地從事程序設計和使用數據庫技術和網絡技術解決實際問題,能在科研、企事業、技術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科學研究和應用的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英語、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離散數學、編譯原理、電子技術基礎、程序設計基礎、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軟件工程、Web技術基礎等。
學位: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開發)
軟件與服務外包學院是按示范性軟件學院創辦的、由渤海大學與中軟國際有限公司校企強強聯合共建的新型學院,屬公立全日制本科性質。學院采用校企合作、中外合作、產學研結合新型辦學模式,采用CDIO的教學理念,實行“辦學專業化、運行企業化”機制,充分利用校企雙方優質的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一流的師資隊伍、一流的軟硬件條件、一流的學習成長環境。學院推行“訂單式”培養的新型教育體制,面向軟件開發與服務外包等高新技術產業,打造實用型、國際化的軟件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一門軟件開發技術體系,如JAVA、.NET或移動互聯等;熟練運用一門外語,如對歐美外包的英語溝通能力、對日外包的日語溝通能力等;了解某一行業領域的管理流程,具備團隊協作與溝通能力、文檔寫作能力、職業素質與創新能力等良好的綜合素質的實用性、國際化的軟件開發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程序設計基礎、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與算法、數據庫原理與應用、軟件工程導論、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軟件測試技術、計算機組成原理、Web技術基礎、互聯網開發技術、軟件項目管理、JSP技術、XML語言、RIA設計與開發、面向服務的設計與開發、日語等。
學位: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歷史學(文化遺產開發與管理)
培養目標:本專業(方向)主要培養具有綜合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和較高的管理素質,掌握歷史學、文化旅游學、博物館學和管理學的基本理論,具有文化遺產保護、評估與管理的基本知識與技能,適應文化遺產開發與管理的高級應用性、復合型人才。畢業生在世界遺產地、博物館、紀念館、文化遺址遺跡、文物與藝術品經營單位、海關和文化、教育、文物、旅游等管理部門、研究機構從事文化遺產保護、文化旅游規劃設計、文化遺產評估鑒定和管理等工作。
主要課程:文物學概論、考古學概論、文化遺產保護概論、中國通史、世界通史、中國歷史文化遺產、世界遺產概論、博物館學基礎、民俗學概論、民族學概論、文物鑒賞、遺產經濟學等。
學位:授予歷史學學士學位。
歷史學(師范)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21世紀社會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富有時代特征、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歷史學教育領域的高級應用型、復合型歷史課師資和教育管理專門人才。學生畢業后,能在各類學校、企事業、政府機關、文博旅游等單位從事教學、管理、服務及其他工作。
主要課程:中國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世界近代史、中國現當代史、世界現當代史、歷史學概論、考古學概論、歷史教學論、歷史文獻學、中國史學史、西方文明史、中國文化史、西方文明史、國際關系史等。
學位:授予歷史學學士學位。
思想政治教育(師范)
培養目標: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主要培養具有基本的政治素質、道德素質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具有哲學、政治學、教育學、歷史學、法學、管理學等多學科基本理論知識,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具有突出的工作能力、實踐能力、領導組織能力、協調與溝通能力,能在中等以上學校從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管理、能在機關事業單位企業等社會各行業管理工作或自主創業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政治學、社會學、國際政治與國際關系、科學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論、倫理學、文化概論、教育學、心理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等。
學位:授予教育學或法學學士學位。
物聯網工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系統地掌握物聯網工程領域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本專業所需的電子、計算機、自動化和通信等相關學科知識;掌握物聯網感知與標識的基本理論與技術、物聯網信息處理技術;掌握物聯網體系結構、數據傳輸與安全技術;掌握物聯網系統的硬件、軟件設計和開發能力,具備在物聯網系統及其應用方面進行綜合研究、開發和集成能力的工程應用型高級人才。
主要課程:物聯網工程概論、物聯網算法基礎、物聯網硬件基礎、傳感網與微操作系統、JAVA語言程序設計、RFID射頻識別技術、物聯網嵌入系統開發、物聯網移動應用開發、傳感器與檢測技術、物聯網信息安全、移動計算、現代物流技術、物聯網與WEB服務、物聯網組網技術等。
學位: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地方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應用型創新人才,掌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所必需的基礎理論、專業技術和和工程實踐技能,能夠從事與電氣工程有關的系統研究開發、系統運行控制與維護、設備研制以及工業生產管理等領域工作,且具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工程項目設計能力的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數字電路技術基礎、模擬電路技術基礎、大學物理、電機與拖動、電力電子技術、自動控制理論、微機原理、電器理論基礎、測技術與儀表、工程供電、電機拖動自動控制系統、過程控制、計算機控制技術、PLC原理與應用、電氣控制技術、樓宇自動化、工廠電氣控制技術等。
學位: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播音與主持藝術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一定藝術素養、新聞素養、文化素養以及較強邏輯思維能力、口語表達能力、駕馭節目能力、現場應變能力和藝術表現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播音主持藝術人才。培養的學生不僅能夠承擔廣播電視播音與主持工作,同時還有能力自主創業,承擔與語言相關的其他工作。在此基礎上,為了適應當前廣電媒體發展的新趨勢,我校播音主持專業還側重培養以編、采、播為主要核心能力的記者型主持人、出鏡記者等具有較強專業競爭力的播主人才。
主要課程:播音主持藝術導論、普通話語音與播音發聲、播音創作基礎、廣播節目播音主持、電視節目播音主持、新聞學、傳播學概論等。
學位:授予藝術學學士學位。
廣播電視編導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廣播電視節目編導、策劃、創作、制作等方面的專業理論知識與技能的廣電領域人才,培養的學生能夠具有專業創新和創業能力,勝任廣播電視新聞機構及其他傳媒、企事業單位廣播電視節目策劃、創作、編輯、制作、撰稿以及宣傳、管理等方面工作。在此基礎上,為了適應廣電媒體發展的新趨勢,我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將注重培養以實踐能力為核心、具有獨立策劃與制作電視新聞與紀實欄目能力的具有較強專業競爭力的編導人才。
主要課程:傳播學、廣播電視編導、廣播電視欄目策劃、視聽語言、電視編輯藝術、廣播電視采訪與寫作、藝術概論、影視導演、影視編劇、電腦圖文設計等。
學位:授予藝術學學士學位。
繪畫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堅實的科學文化和藝術理論知識,具備某一繪畫門類(油畫與綜合性繪畫、中國畫、書法)藝術創作、教學、理論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在現代繪畫材料技法實踐、藝術策劃、繪畫與公共環境研究等方面有專長,能夠在專業藝術領域和各類美術教育等單位從事創作、教學、策劃、研究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色彩靜物、色彩肖像、工筆花鳥、寫意花鳥、正書、行書、大型石膏像素描、古典油畫技法、素描風景寫生、畢業創作、公共環境主題性繪畫創作、現代多媒體繪畫研究、公共藝術材料拓展與實踐、山水畫臨摹、工筆人物畫技法、中國畫創作、篆刻創作、楷書臨摹與創作、行書草書臨摹與創作、美術策展、美術市場策劃等。
學位:授予藝術學學士學位。
環境設計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堅實環境設計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具有創新能力和設計實踐能力,能夠在環境設計機構從事公共建筑室內設計、居住空間設計、展示空間設計工作,并具備工程項目策劃與施工管理能力的高素質環境設計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裝飾圖案基礎、裝飾繪畫、裝飾工程制圖與CAD、手繪效果圖表現技法、裝飾材料與施工工藝、人居空間設計、計算機建模與渲染、古建筑寫生、水景與綠化設計、畢業創作、餐飲空間設計、娛樂空間設計、商業空間設計、展示設施設計、展示形象系統、商貿會展設計等。
學位:授予藝術學學士學位。
音樂表演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堅實的科學文化、藝術理論知識,并具備某一音樂表演門類(聲樂演唱、鋼琴演奏)藝術表演、教學、理論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及藝術審美能力,在聲樂演唱、鋼琴演奏、鋼琴伴奏、合唱訓練等方面有專長,能在專業文藝表演團體、文化館站、中小學從事音樂表演、音樂教學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和聲基礎、視唱練耳、中國音樂史與名作賞析、外國音樂史與名作賞析、形體訓練、音樂美學、電腦音頻制作、曲式作品分析、歌曲創作與改編、音樂文獻檢索與論文寫作、鋼琴伴奏與彈唱、合唱理論與指揮、第二樂器、鋼琴伴奏、合唱訓練等。
學位:授予藝術學學士學位。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